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研究
2018-12-15李娟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时代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试图在充分挖掘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高校档案编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展开。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档案编研;现状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重点建设高校背景下我校档案编研机制研究”(课题编号:YB201778)的研究成果
1 大数据提出的背景、概念与时代特征
大数据这一专业术语最早来源于APache Org的开源项目Nutch,指的是更新网络搜索索引所需的大量数据集合[1]。它具有4个“V”的特征:1)数据规模大(Volume),超大型数据的集合,数据量从 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2)数据种类多( Variety),数据格式和种类超越传统范畴,除了以事务为代表的机构化数据,更多的是半结构化数据(如网页)和非结构化数据(如视频和语音信息)等多类数据,非逻辑性数据占绝对多数;3)价值密度低(Value),一个连续不断的视频监控里,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只有数秒而已;4)处理速度快(Velocity),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快速且易获得高价值的信息,堪称“1秒定律”[2]。
2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現状
1994年,第一个高校档案编研室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 ,从此我国高校档案编研事业开始正式发端。
2008年8月,教育部与档案局联合发布《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27号令),其中明确规定了高校档案机构具有“编制检索工具,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职能,这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1 在机构设置方面
20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许多高校都设立了编研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档案编研机构设在校档案馆下,但具体的名称可能各不相同;2)设在校长办公室下,是党校办的一项工作职能。比如,北京大学档案馆就下设了技术编研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和计划、编写档案工作简报等[3]。云南大学档案馆下设立党史校史办,主要是配合档案馆传统的基础汇编及校史志、部门志、人物志等的编研。
2.2 在编研特征方面
目前,高校编研成果一般涉及校史丛书、校志、年鉴和著名人物传记等。如复旦大学档案馆编纂的《百年复旦》《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历史料选编》[4];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的《光华的足迹》;厦门大学档案馆的《厦门大学校史》;清华大学档案馆的《老照片集锦——周恩来总理与清华园》[5];中山大学档案馆的《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的《武汉大学名人名师讲演录》;同济大学的《百年同济百名院士》等,这些档案编研成果代表了国内较高的编研水平,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还有很多档案编研成果存在档案信息开发程度浅、特色性不强,成果多停留于档案原件的编辑、加工及信息的汇总、整理上,更多的发挥着一种工具性作用。目前档案编研的成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编研成果滞后,时效性短,与学校发展的速度不匹配,不能及时服务高校;编研成果多为独立编研,范围限于档案部门内部,合作范围狭窄;编研成果传播范围局限、时效性差,对编研成果的传播、推广重视不够[6]。
2.3 在编研人才培养方面:
目前许多高校档案编研工作随意性很大,没有实施规范化管理,相关工作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和健全,人事制度上缺乏保障。在编研人才方面,往往是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缺乏专业的选拔和后续的专业培养。
3 大数据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带来的机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种技术分析手段不断涌现,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大数据开发等使可供编研的信息空前繁荣,为高校档案编研提供了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无限可能。各个高校也对档案编研越来越重视,为高校档案编研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1 编研对象空前繁盛
大数据的发展,特别是微信、网络等的广泛应用,高校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急剧汇集,产生出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如各种数据、文件、影像资料等,使档案编研对象空前增多。
3.2 编研的手段日趋先进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字化加工、各种多媒体编研不断发展,为编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档案编研的手段得到了不断提升,为档案编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3 编研成果呈现多样化
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及各种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档案编研成果呈现多样化,产生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编研成果。
4 大数据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带来的挑战
4.1 对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全面
大数据时代的编研工作,不仅要求档案编研人员具有档案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编研人员需具备文学、历史、文献编纂学、档案学等专门知识,同时也应适当具备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能[7]。这些技能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和整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形成满足社会需要的信息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知识结构全、知识水平高的档案编研人才。
4.2 对数据的筛选能力要求提高
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低的特点,一个连续不断的数据里,有用的可能就一点,这就需要我们档案编研人员有较强的信息鉴别能力,在众多档案信息中选择适合编纂的,将其变为编研材料。
4.3 对数据分析的能力有更高要求
众所周知,档案编研不同程度上会涉及到对现有档案信息分析和利用。在现有的大数据环境下,全球数据量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已经无法胜任,档案编研面临的数据分析数量空前增加。因此,对档案编研人员的选拔和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档案编研人才必须拥有一定的档案数据分析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2]刘阳.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变化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5.
[3]吴顺仙.湖北地方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调研报告——以湖北省十堰市地方高校为例[J].卷宗,2017.33:108-109.
[4]贾雪萍.略论新时期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协调发展[J].兰台世界, 2010.12:27-28.
[5]刘俊.高校档案编研思路浅探[J].湖北档案,2012.12:27-28.
[6]侯英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发展前景分析[J].兰台世界,2016.17:13-15.
[7]赵海峰.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0.10:20-21.
作者简介
李娟(1984-),女,汉,山西晋中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浙江大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档案编研、年鉴编纂、干部人事档案、实物档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