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2018-12-15管学庆
管学庆
【摘要】目的 研究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比较患者的骨质密度(BMD)。结果 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合并内科疾病、年龄、术后康复训练不当、外固定不当等,延迟愈合患者较正常愈合患者的骨质密度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过程中保证内固定的牢固稳定性,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同时采取积极的磁力导航髓内钉治疗应对措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延迟愈合;原因分析;处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02
骨折是骨科极为常见的疾病,由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导致,引起一处或多处发生骨折。积累性劳损及暴力均为发生骨折的原因,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疼痛、休克、大量出血等,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后可恢复正常。患者入院后需进行X线、CT等检查,以确定患者的骨折类型及具体部位,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临床通过复位、固定、功能训练使受伤肢体最大程度恢复功能,但仍然存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四肢骨折愈合延迟尤为突出。研究表明[1],骨折致残率极高,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同时延迟愈合会加重病情发展,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延迟愈合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恢复,并增加患者的痛苦,加大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避免四肢骨折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找到患者延迟愈合的原因极为重要,可为医师指明治疗方向,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延迟愈合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本研究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展开报道,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四肢骨折诊断标准[2],且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意识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心脑血管、肝肾肺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0.32±6.94)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8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11例,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9例、胘骨干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3例、其他8例,钢板固定9例、克氏针固定7例、髓内钉固定8例、螺丝钉固定10例、其他6例。
1.2 方法
所有四肢骨折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行手术前均采用常规的石膏进行外固定,防止骨折进一步对软组织造成伤害,同时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在患肢处作长为2到3 cm的切口,把深筋膜下的骨膜分离以建立软组织通道,通道连接后植入钢板,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并通过C臂X线机保证钢板位置是否正确,在钢板的远端和近端切口将螺钉植入,保证钢板位置正确后植入3~4单皮质锁定螺钉,以上操作均严格控制无菌环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延迟愈合的原因;②比较患者的BMD。
1.4 统计学与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判定标准
据参考文献[3],四肢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6个月后及以上表现为关节异常活动,两骨折端变钝、萎缩,叩击痛,髓腔闭塞,局部压痛,X线片示骨折线增宽或清晰,骨小梁连接少,无骨痂形成,断端硬化等。
2 结 果
2.1 比较患者延迟愈合的原因
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合并内科疾病、年龄、术后康复训练不当、外固定不当等,见表1。
2.2 比较患者的BMD
正常愈合患者的平均BMD为(0.87±0.07)g/cm3,延迟愈合患者的平均BMD为(0.79±0.06),延迟愈合患者较正常愈合患者的骨质密度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四肢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且四肢骨是人体骨重要的组成部分,若发生四肢骨折将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证实[4],骨折愈合过程较为漫长,若延迟愈合则会加剧病情恶化,四肢骨折延迟愈合将会导致患者合并肢体缩短、功能丧失、关节强直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延迟愈合表现为关节异常活动,两骨折端变钝、萎缩,叩击痛,髓腔闭塞,局部压痛等,甚者会导致重新手术,再次手术难度增大,且风险增加,故尽早研究四肢骨折患者延迟愈合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剖析,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该项工作已成为骨科科室人员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表明,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合并内科疾病、年龄、术后康复训练不当、外固定不当等,骨断端的完整性是骨折愈合的前提,若处于不稳定的界面易使患者力学性骨质不愈合,手术过程应保证骨折外膜的完整性,同时保护周围的神经组织和软组织,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通过植骨弥补缺失的骨组织,使其恢复正常并诱导生成骨细胞,利于骨断端的再血管化和连接作用[5]。内固定松动会使患者骨折周围愈合受到影响,引起断端微动、骨痂无法稳定塑性;患者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严重营养不良、严重骨质疏松等疾病均会使骨折愈合延迟;患者术后缺乏正确的指导,盲目进行康复训练也会使骨折愈合延迟,部分患者术后的训练强度过大,负重活动过多,会使局部肿胀、关节僵硬,并逐渐形成血栓,严重阻碍骨折愈合[6]。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在老年时期,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极易合并多种内科疾病,且患者的骨质疏松更为明显[7];外固定不当亦会使四肢骨折患者愈合延迟,包括换药不及时、针道出错等,以上原因皆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延迟愈合的原因,术中选择优质的固定材料保证内固定的稳定性,及时更换外固定的药物并检查针道等情况,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同时将磁力导航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其具有定位准确、锁定成功率和灵敏度高等特点[8],在手术过程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可以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但目前其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领域较少,更多的临床优点有待进一步医学循证。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过程中保证内固定的牢固稳定性,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同时采取积极的磁力导航髓内钉治疗应对措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 帆.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J].养生保健指南,2017,21(2):369-371.
[2] 吴 晓,翁伟峰.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68-170.
[3] 欒效华,梁东生,李 锋,等.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及处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6,6(14):110-112.
[4] 黎荣华,农新盛,黄 超,等.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相关因素的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4):731-733.
[5] 贺金龙,乔 锋,廖永华,等.磁力导航技术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5,29(21):431-433.
[6] 张少辉.股骨干骨折磁力导航髓内钉与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创伤程度与及骨代谢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3):373-375.
[7] 李 伟,罗江洪.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折愈合后内固定装置取出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6(31):520-522.
[8] 史宗新,王世坤,丛云海,等.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3):268-270.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