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典诗词,涵养人品情操
2018-12-15曹仲华
曹仲华
在中学语文各种文体的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从而导致其人文价值被忽略。古典诗词蕴涵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是祖先留下的取之不尽的宝藏。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古典诗词中的人文元素,做到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努力挖掘诗歌中的人文情怀,同时注重人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往往注重从艺术形式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却忽略了古典诗歌的人文价值。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保持从容的心态,离不开古典诗歌潜移默化地熏陶渐染。
一、把“育人”当做最高的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师要始终把培养能在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人作为最高追求。教学设计也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具体篇目的特点,合理地拟定教学目标。
如《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的名作,作者借归途中遇雨的偶发之事,抒发了自己从容不迫、苦乐随缘、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的潇洒气度。郑文焯评此词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联系作者生平背景,结合学情分析,教师可将三维目标定为:①通过展示交流课前准备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常识;②通过诵读、讨论、教师点拨,进行自主学习,理解词句涵义,学习赏析、评价诗词的方法;③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词人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对照自我,学会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丰富情感世界。
上面案例目标的设定,既有知识和能力(了解苏轼生平和思想、词的常识等),又注重过程和方法(展示交流资料、诵读、讨论等),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体会词人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对照自我,正视人生坎坷等)。在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同时,凸显了人文性,用作者乐观豁达的性格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挖掘诗歌中的人文情怀
古典诗词蕴涵着丰富细腻的情感,但因为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有时被简单地理解为所抒发的只是彼时彼景的际遇情感。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对诗词中的人文元素有敏锐的洞察力,努力挖掘其中的人文情怀。
如杜甫的七律名篇《登高》:这首诗写景雄浑开阔,抒情沉郁悲怆,格律严谨奇绝,明代胡应麟称:“此诗自当为古今律诗第一。”在引导学生把握此诗的主要意象、鉴赏诗歌艺术魅力、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的过程中,就有多处可以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第一是对题目的解释:置身高山或者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汇处。面对无垠的空间,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因此,登高的行为极易引发人们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第二是颔联中诗人通过落木和江水的对比,感叹在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如此的短暂。但是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杜甫并不消沉。他豁达、坦荡、胸襟开阔,在处于萍踪未定的逆境之中,仍不忘登高赏秋抒怀。
第三是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个“苦”字,表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年老多病。而这种忧愤、心急如焚的心情,使其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已是“百年”之龄,浑身是病。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这三处使得学生在走近杜甫、理解意象、赏析诗歌语言的同时,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做。”通过挖掘人文元素,学生深切感受到杜甫在《登高》中所抒发的并不是一己之悲,也包含了对国运衰微的哀叹,这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联系社会生活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找准古典诗歌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使学生对其兴致浓厚,乐学好学。
如前文的《登高》,解释题目时,可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登高的经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有过置身旷野登高远望的经历,联想自己登高远望时的所思所感,学生就会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在赏析尾联时教师可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和平的教育:安史之乱造成社会动荡,杜甫被俘,小儿子饿死。电视报道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常年战火不断,那里的人们饱受战争带来的苦难,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联系生活实际,对照古今中外,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因素,联系生活实际,搭建一座古典诗词和现代人文教育的桥梁,用古典诗词蕴涵的思想情感、民族传统和诗人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力争做到引导學生走进古典诗词,涵养人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