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中的“说破”艺术
2018-12-15周俊红
周俊红
相传昆曲界有句话:“一白、二引、三曲子。”主要人物上场,首先念引子,然后念定场诗,自报家门,叙述身世经历,再开唱曲子。这种自报家门的程式——“说破”,即在演出前就将剧情与角色兜底向观众做出交代。不讲求层层环扣、步步推进,却丝毫不影响观众的欣赏。
高三语文复习讲评中,是否也可以一语道破,揭开答案看似神秘的面纱,进而探求答案的真谛呢?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题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该部分考点比较固定,阅读量不大,所以比较适合在第一时间公布答案。
钱梦龙老师说:“学生始终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感知,旁人是无法代劳,也不必代劳的。”试卷讲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公布答案后,学生可以先行订正反思,对于知识性的内容能及时更正;对于不懂的题目,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订正情况后结合对答题卡的填涂情况的分析,判断出学生答错的原因,并归纳出错误类型,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改正的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讲评的针对性和讲评的效率,何樂而不为?对于记忆性题型如文化常识的考查,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答题情况了解自己的知识欠缺在何处,及时反思、更正。例如: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学生往往错选A(A.殂:死亡。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指称死亡也因人而异,天子死亡叫“崩”,诸侯死叫“薨”,而“殂”字各色人等都可以使用,文中就用在了契丹君主身上),在公布答案后,学生即可自行对照手头的讲义,纠正自己的记忆错误,巩固复习A、C(C.科第:科举及第。科举制是我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汉武帝时开始出现,唐朝时真正成型,明清时已经十分完备)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课上通过补充拓展,进一步完善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尤其是到复习的后期,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学生有这样的“自愈”能力。
试卷讲评不是简单的分辨对错,也不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强调,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再运用的过程。这时的“说破”——直接呈现答案,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才能产生最佳效应。
其实“说破”不仅仅意味着直接出示答案、“兜底交代”,更意味着讲话说彻底,将答案讲到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里的“必要的学习资料”也可以指学生在答卷过程中的问题答案。语文试卷中文字表述题占比较大,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复杂,“呈现——诊断——解惑——巩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而这里所说的“呈现”即呈现出学生的问题答案,通过课堂互助学习,理清答案的思维结构。说就要说破,讲就要讲彻底。教师可利用问题答案引导学生从审题、理解文本及答案表述等角度找出错因,回归正道。
例如:请简要赏析颈联“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的表达效果。
问题答案:①动静结合。“急雨打窗”是动景,“危楼望远”是静景,更具有画面感。②远近结合使画面更具有层次感。③借景抒情。借凄凉之景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心碎、不舍、担
忧。④渲染烘托,以乐景衬哀情,营造萧条的氛围,更突出了诗人哀愁的心情。
呈现出问题答案,学生诊断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有对“诗人送别时的心碎、不舍、担忧”表示否定,有对“营造萧条的氛围”这样的表述搭配表示遗憾……学生的回答不无道理。但这还只停留在对答案本身的分析上,还不能站在对诗句甚至是对整首诗的理解的高度来评价答案。就答案评答案不是教师呈现问题答案的根本目的。批评容易,建构难。质疑本身不能创造价值,此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凸显,带领学生读诗、解题,进而理出问题答案的实质:“急雨打窗”是写景,固然不错;但“心共碎”“涕俱流”明显是写人,只抓写景句的表达效果明显不合题意。
每门学科都有其基本结构,这种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规律等稳定性最强、沉淀性最强的内容。掌握了这种结构,才能从整体上驾驭它。点到关键,讲得彻底,这是我对“说破”的另一种理解。
高三复习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样的系统复习中,对“说破”技巧的把握运用要做到“因时而异”。复习前期对该考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逐个梳理,讲透彻。不仅要讲清这个考点,更要考虑到复习的序列,讲清与之关联的其他考点。到了复习的中后期,“说破”的功课就得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了。从专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学生应该练就一种自我纠错的能力,能识破问题答案的症结,能通过答案更精准地理解文本,吃透命题意图,从而自己能“识破”答案,科学作答。
当然,对于不讲也能理解或讲了也不能理解的,直接呈现参考答案效率可能更高,借助题目来解读文本,反而可以提高解读的准确性。
答案并不神秘,讲评也须遵循规律。一语就要道破“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