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步》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策略

2018-12-15张皓月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部编本散步人教版

张皓月

在2017年刚刚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概念被明确提出。它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四者共为一体,不可分割。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要求变高,下面笔者对《散步》在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中不同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可选择的教学策略。

一、教科书中《散步》学习活动的嬗变

人教版教材为《散步》设计的学习活动以课后习题的方式展示为三项,部编本中五项。

人教版:

第一项: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项:“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第三项:下面这篇短文(林文煌《三代》)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部编本:

第一项: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一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第二项: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第三项: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他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四项: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第五项: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与同学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试着通过朗读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

二、学习活动变化指向的教学内容变化

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前两道考查点相似,侧重于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并让学生改换角度重新拟题。但表述方式略有不同,人教版中的问法可以明显感到编者身份的存在,是一种封闭式的提问。而部编本更加开放,给师生预留了发表意见的空间。后半句的表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阅读理念,平等对话式的设问有助于拉近学生与编者、作者、教材之间的距离,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

部编本教材在設置问题的数量上明显增多,第三、四题能够反映出编者具有了将读与写结合起来的意识,着眼点落在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上。

而人教版中的第三题与部编本中的第五题相似,在与其他文章进行比较上设问,但略有不同。

首先从选取的对比文章来看,人教版在选取时忽略了初中生起点能力,《三代》是一篇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新文章,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异,对文章层次结构的把握能力也各有不同,理解起来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而部编本选取的《秋天的怀念》,是与本文同一单元并且是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理解起来没有障碍,且全班学生理解程度趋于同步,这种与旧知识进行对比的教学方法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接受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

其次,从表述方式来看,人教版的表述看似开放实则会让学生回答起来没有切入点,大多数程度一般的学生的回答更多的是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重复和归纳总结,程度稍差的学生甚至会胡谈一通,而对于学生做出的答案的评价和反馈则需要教师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进行指导和纠正,这个过程又极容易演变为“说教课堂”。而部编本教材的这道题前半句的提问指意明确,即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后半句中为学生指明了这篇课文的重要学习方法——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这也与课前预习导语部分形成了呼应。比较之下,部编本中的这道题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有助于“以讲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转变。

三、基于教学内容变化提出的教学建议

1.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以披文入情

如今的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的回归,因此“咬文嚼字”“精雕细刻”式的语文教学十分必要。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文章“说了什么”很容易,不容易的是理解作者是“怎么说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如文章第三段,可以重点分析“太迟,太迟了”“挺”“总算”“熬”这几个词语。首先,“太迟,太迟了”并不是说时间上这个春天来得晚,而是饱含了作者对于春天姗姗来迟的不满和对母亲终于平安度过这个冬天的欣喜与庆幸。还有需要重点赏析的景色描写,比如“新绿”“嫩芽”“冬水”这些词语透露着一种生命的萌动和力量,是作者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教师要通过这些词语的推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蓬勃。

2.结合作者的创作动机以赏情悟理

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与作者进行交谈,柯尔特先生对“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孝”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视若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于是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没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由此产生。“孝”不应仅是一种理念,更应该是一种实际行动。“孝道”包含着一家人的和谐亲情、中年人的责任担当以及对于每一个生命阶段的敬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情感倾向引向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方面。

3.结合情节和语言渗透读写结合理念

孙绍振教授曾说:“故事情节就是不断的‘结和‘解。”这里的“结”就是矛盾,“解”就是矛盾的解决。一件事有“结”有“解”才能叫故事。如果简单从头至尾叙述“散步”的过程,那只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一件事,而不是故事。这篇课文之所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就在于散步中发生了分歧,有了分歧——也就是有了“结”,解开“结”的过程自然就形成了故事发展的进程。学生理解了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把记叙文写成流水账这一问题。

这篇文章在语言的运用和句式的设计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示范,比如文中的:“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这样对称方式的语言表达,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语言习惯。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要从专业阅读的角度出发,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找出这篇课文在新教材中发生变化的部分,变化了的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从这些变化中找到教学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文本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部编本散步人教版
散步的收获
散步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