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思维模式,体悟作品神韵

2018-12-15陆红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悟建构文本

陆红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每年的得分率都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一直就没有出现专家们所期盼的改观。究其根源是学生的审美能力欠缺,缺乏对教材作品的体悟与思考。对此,我们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务实研究,以期尽快、高效地解决这项横亘在师生面前的教学难题。

文学类文本解读的难题出在思维上,这关涉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需要更新教与学双向的思维模式。下面,笔者就以高中教材中小说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一、精准诊断,把握学的思维特点

教学要依据学情,客观地讲,经由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高中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只不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顺畅地解构、鉴赏文学作品的地步,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为此,从教学准备来看,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对他们现有的能力进行一个精准的诊断。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把握,需要一个测评,而且要选准测评的把手。实际上,这个测评属于综合性的,因而也就需要选择一个可供综合测评的媒介。在笔者看来,要选定一篇经典文章,让学生围绕这篇经典文章展开一段综合性的鉴赏。

以鲁迅的经典作品《祝福》为例,教师可以在执教之前,让学生先行自主阅读文章,然后自由任意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在学生写成之后,教师要对这些文字进行梳理,从优点与不足、共性与个性等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总体综合评判。再具体划分的话,教师更要精准地分析出学生在审美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笔者的教学经历为例,我就发现不少学生在审美活动方面经常纠结于思维的单一性。比如,对祥林嫂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祥林嫂,学生更多地将思维定位于她一个人,将全文的悲剧意义缩小到祥林嫂一个人身上,而不能上升到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封建社会下层劳动妇女这个层次。再如,对鲁镇这个环境的认识,就局限于这一个镇子,而不能上升到整个封建社会。用文学评论的术语来讲,学生的鉴赏障碍在于没有认识到文学的典型意义。说直白点,学生在审美活动时倾向于“这一个”,而没有建构起对“这一类”的认知模式。于是,对于小说主题的认知,就拘泥于眼前的“这一个”,不能上升到造成“这一个”现象的社会根源上。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不少学生存在这种思维障碍,这已经成为学生审美活动的共性问题了。对于这类共性问题,教师自然要密切关注,而对于一些个性问题,教师同样不能轻视。

例如,对《祝福》结尾处“爆竹声”和“团团飞舞的雪花”的描写,就有学生不能发现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实际上,这是对小说中环境描写“实”与“虚”功能的模糊。学生很容易就将其作为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而不能将其与小说主题的表达关联起来。事实上,作为小说“三要素”的人物、情节、环境,都要指向小说主题的表达,而且“三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明晰了这一点,学生的审美思维才能算作基本架构成功。不过,对于文学教育而言,教师先要发现学生在审美之中存在的思维不足,然后继之以针对性的教学指引和助推。

二、恰当引导,调适教的思维模式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得好,“学”就容易到位,效果也就值得预期。反之,“学”会有不少障碍,甚至还有灾难。在学生的审美能力教育过程中,“教”的作用尤为重要,毕竟这种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它并不是学生所熟知的,“学”有一定的难度。据此,在上文述及的“精准诊断”基础上,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起“教”的作用。

实际上,在审美能力培育这个领域,不少教师在“教”的思维模式方面存有问题。据笔者观察,相当一部分教师喜欢这样的教学:教者先行对文学文本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然后在课堂上则将这些认知加以展示,并把这种认知直接告诉学生,越俎代庖,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接着让学生完成一些预先设定的习题。如果将其提炼为思维模式的话,那就是:教师自己发现了文本中的美,接着就想当然地将这些美呈献给学生,然后再期盼学生能加以运用。实际上,这种思维模式在相当的范围内存在着,而且不少教师依然是乐此不疲,即使这样的思维模式带来的教学效益不高。对这种思维进行透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堪称“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发现的就应该教给学生,学生就应该能接受。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大多表现为一厢情愿。首先,教师要教的,学生未必就喜欢学。其次,教师教的,学生未必就能接受得了。

以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教学为例,教师着力引导学生认知大工业化生产给手工业生产带来的冲击,试图从这个高度引领学生鉴赏哥斯拉的悲剧命运。客观地讲,主人公悲剧的原因之中有这一条,但是这个原因由教师直接揭示,效果则明显不同。因为学生是被动接受的,他们并没有借助自己的思维力量发现蕴含于文本之中的悲剧美及造成这种悲剧的缘由。正因为不是自己主动的,学生表现得难以接受,后续的学习活动也因此受到影响。为此,就审美能力的培育而言,教师不可以自己的“教”包办学生的“学”。教师必须调适自己的教学思维模式,让学生乐于学,认知来源于文本,多多地自主发现美、体悟美。

三、适度交流,建构新的审美思维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处于高中阶段的他们在审美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毋庸置疑。于是,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学生都需要不断建构全新的审美思维。学生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他们总是生存在一个群体之中,而群体中的人彼此都有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群体之中寻觅到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对象。为此,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开展审美活动的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将《林黛玉进贾府》作为目标文本,让学生自主鉴赏这篇取自于《红楼梦》的经典文章。之后,则开展一个以文会友的交流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发现了文中以林黛玉为视角介绍贾府的写法,有学生发现了不同的描写传达不同人物身份、性格等因素的特色……这些发现以及富有个性的审美咀嚼,自然会引起同伴的赏识,进而会有仿效性的审美活动。其实,这就是榜样的激励作用在审美教育过程中的直观体现。据此,教师就可以明确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的全新审美思维了。当然,這个建构过程是长期的,是需要不断更新的。

总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才能真正融于文本,去更新思维模式,加强思考,从而体悟出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对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培育而言,师生双方都需要转换思维模式,多依托活动式的交流,不断推进全新审美思维的建构。

猜你喜欢

体悟建构文本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体悟书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