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当前赛前高原训练发展形势及展望

2018-12-15钟立国张阳光张一帆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原教练员运动员

钟立国,张阳光,张一帆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高原训练即利用高原的低压缺氧环境,通过激发运动员的机体潜力,提高运动员机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目前的多种训练模式亦是遵循这一原理进行研究开发。我国高原训练的发展经历了训练高度方面的探索、不同项目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探索、初步解决了高原训练场地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何时下高原等方面的问题。但亦只是初步了解而已,还有很大的细节需要进行探索,例如如何提高高原训练的运动强度等,此类问题不仅困扰着我国的诸多教练员与研究员,亦是国外探索的关键。

1 我国对高原训练的探索历程

(1)我国高原训练发展初期只是为丰富运动员的训练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探索已经发展为为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而进行的赛前训练。在此探索过程中,我国优秀教练员克服了没有实验数据的困难,逐步发展到现如今能针对部分有氧运动项目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目前国外已经发展到针对运动员进行高强度以及爆发力的训练计划,这可以作为我国下一步高原训练研究的方向进行探索。

(2)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以及实验研究的积累,我国对训练高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当前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表明,2000~2500米是较为适合运动员实施运动训练的高原高度,且2400米是颇受各国教练员欢迎的高度。我国也已能在此类高度进行合适的训练。但针对高原训练高度的研究,国外已有方向对更高海拔进行探索,例如意大利、墨西哥等地已有在3500~4000米的海拔对竞走运动动员进行训练。在此研究方向可以建议那些依赖有氧耐力以及长期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运动员进行初步探索,亦可走位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当然目前我国较国外对高原训练的研究略显浅薄,不可一蹴而就,需针对当前阻碍我国研究的因素进行逐步改善。

2 国内高原训练发展研究的困境

(1)通过对目前国内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发现,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选择性较低,大多数运动员须服从教练员安排,不能很好的做到训练的针对性。且目前国内对高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教练员不足,碍于教练员能力,高原训练积累的经验以及高原训练的危险性及高原环境的不确定性,目前的研究发展较为缓慢,但基于我国地理环境丰富多样,高原训练可选择场地多,为研究提供了便利。且举国体制下,训练所需资金、设备等压力较轻,而且基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科技实力,打破高原训练现有屏障的困难将会降低。

(2)对于国家级运动员来说,高原训练并不是触不可及,但对于大多的普通运动员,高额的费用成为了制约运动员训练的一大因素。低压睡眠舱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等方式虽然有效的减少了训练成本,但并不能有效的达到高原训练的效果。对于普通运动员佩戴专业运动口罩似乎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手段,但训练效果与努力程度相比较,可想而知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3 研究总结与分析

基于高原训练研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客观环境的威胁以及主观状态的因素),且我国优秀教练员以及经验丰富教练员的数量较少,自开始高原训练以来积累的经验较少,不太建议贸然挑战高原训练新模式。训练模式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都不太完善,但这类方面可以借鉴国外训练的形式。本人认为当前我国可以在针对运动员年龄、遗传基因以及运动员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拓展研究,找出更加适合我国运动员的高原训练高度、训练强度以及训练模式。

4 研究结果

(1)经过我国多位优秀教练员、研究员的努力,我国高原训练已经逐步追赶上许多国外的研究进度,不再保持落后。但在新兴研究方向方面与国外进展快的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2)在运动员个体差异方面,可以就遗传基因不同、个体生活环境不同、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员年龄进行进一步的细致研究。

(3)根据国外研究发展,可以从研究模拟高原训练环境方面,寻找更有效的方式。目前的高原模拟舱等设备,在运动员进行完模拟高原训练结束后,并不能很好地激发运动员潜能。

(4)就运动项目而言,国外已有针对武术、搏击、散打等的具有对抗性项目的实验研究,已经不再拘泥于中长跑等以耐力性为主的运动项目。

(5)虽然国外研究已有对挑战更高高度、更大强度的训练计划的研究,但基于我国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并未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还是希望能够着重加强对我国运动员受高原环境影响程度的研究。

猜你喜欢

高原教练员运动员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高原往事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