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书籍设计的妥帖之美
——编辑设计《鲁迅与社戏》的一点感悟
2018-12-15江西人民出版社南昌330006
⊙章 雷[江西人民出版社, 南昌 330006 ]
《鲁迅与社戏》是我身兼责任编辑与书籍设计的首部作品,通过两个多月的磨砺,我学习领悟了很多,它也给我随后的编辑与设计之路打开了一扇门。
《鲁迅与社戏》由绍兴文理学院寿永明、裘士雄两位先生主编。书稿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鲁迅有关社戏(戏剧) 的作品和理论;第二部分是国内外学者关于社戏(戏剧) 的论文,以及当事人对社戏的真实记录、介绍;第三部分是附录绍剧几个传统剧目演出本,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都曾经谈及它们。稿子质量非常高,是关于社戏的研究不可多得的戏剧理论文集,更难得的是,作者提供了大量颇具文献史料价值的精美照片,这让我们如获至宝,兴奋不已。
提到社戏,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鲁迅先生的代表作《社戏》,文章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了一段年幼时从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生活情景,一派诗情画意,引人入胜。文章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绍兴的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火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简洁干净,生动传神。
演社戏是我国浙东一带农村集镇过去的一种民俗。旧时乡村里分为一个一个的“社”,每个社有社庙。社庙大多临河而筑,前面留一大片空地,对面临河筑一个永久性的戏台。台柱是用石头做的。戏台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河上。演戏目的是祭天地、敬鬼社,祈求全社太平、富足。演戏的时间一般在丰收后的农闲季节,各社出钱请戏班演戏,一连演好几天,非常热闹。
德国著名书籍设计师冯·德利希指出:“重要的是必须按照不同的书籍内容赋予其合适的外观,外观形象本身不是标准,对于内容的理解,才是书籍设计者努力的根本。”
在仔细分析了书稿背景后,我们给整本书定位——要体现文化格调和书卷气,即要有 “知性美”,知性美是这本书的生命源泉。同时,由于社戏这一主题具有的强烈地域性,我们还将赋予此书一种水乡的温润之气。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在这一定位下完成,不能有一丝多余的笔墨,不张扬,安静,妥帖。要做到这些,我们在编排设计时就要整体考虑,保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和谐,不仅要保证形式上的美感,还要保证这种美韵,表现不能脱离主体,我们将寻找的是一份书籍妥帖的美。
我们从文稿内容、图片质量及成本考虑,选择正文用双色表现,既能使整本书看起来有一种沉静的氛围,用色不喧宾夺主,且容易表现图片的层次,又能合理地控制印刷成本。
在书籍设计中,版式的编排属于核心位置,其最终目的是以最佳、最有效的方式传达书籍的内容信息,版式设计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信息,表达观点,优秀的版面设计是完美表达内容和充分体现设计思想的高度统一体。因此在版式编排中如何运用视觉语法进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版式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书籍的视觉美感、实用性以及阅读效果。优秀的版式编排,既不显得华而不实,也不显得呆板枯燥,而是符合书籍内容及所承担职能而进行的创新设计。
《鲁迅与社戏》的切口有意留得特别大,书眉及页码安排在切口中间位置,双码放一张小小的在绍兴水乡看社戏的版画,直面主题,让读者在翻阅时不断重复加强印象,而且这一元素在封面设计中也将考虑到。单码对应位置放一张相关章节所用图片,反映此章节的内容,书眉文字竖排,既简洁又有中国传统韵味。正文字体选用宋体字,宋体字端庄稳定,阅读效果好,整齐均匀,是一般书籍最常用的字体,也符合这本书的内在气质。视觉具有延伸性,即字行虽然是由单个字体所组成,但是由于视觉的延伸使得它具有直线的特征,从而不至于发生视线的断裂,但是当行距减小到一定程度,线状字行就会形成片状的字面,导致跳行的错误。所以,用小一些的字号,加上适当的行距,比使用大字号小行距好得多。因此,我把字号做了微调,正文字采用了自行设定的扁宋,这样一来既不会使字看起来过小,影响阅读,又能把行距适当拉开,方便阅读的同时也使版心疏朗有序。整本书所用字体很少,搭配清晰合理,既美观又能很好地承载内容。
《鲁迅与社戏》是本图文书,插图在其中占的比重不小。如何处理好插图,也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好的版式要处理好插图与插图、插图与文字的关系,合理使用插图,对插图如何配置,也是在整体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书籍就像凝固的音乐,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正如音乐节奏的变化,一本书的编排也会产生节奏和韵律。要判断一本书的装帧是否优秀,其中一点就是要看它的各部分结构是否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节奏是否恰到好处,而插图往往就是调配节奏最有效的音符。
一个好的书籍封面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不管封面本身用什么手法表现,它必须服从这本书的精神内涵,服从装帧的整体效果。材料设计作为书籍装帧的重要内容,将材料自身的魅力融入书籍形态之中,适宜的材料是一种无声的设计语言。《鲁迅与社戏》采用软精装,护封采用卡其色的特种纸,色度温和优雅,手感丰富,其色彩感觉也与《社戏》中描写的“月夜下的豆麦、船行时潺潺流动的河水”贴合,能很好地切中文艺理论书的书卷气质,更能赋予此书一种水乡的温润之气。在本书的封面设计上,力求传达一种书卷气,简洁大方。护封主题图案沿用书眉上的社戏版画,书名字体用南宫体,图案与书名等文字全部集中于封面中央,四周大量留白,构图简约精致,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水乡韵味。书脊设计也相当重要,它所占面积很小,但它却是封面和封底的连接点。当图书立于书架上时,它又作为图书的整体形象的代表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的书脊色彩对比鲜明,黑底反阴书名,版画中古戏台的局部居中放置,既让读者一目了然理解书的内容,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且与封面、内文相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是护封式软精装,除了护封之外,还有内封,在内封设计上,还是以整体性为原则,书脊上的古戏台图案很精致地放置中间,内封不放书名,只在内封书脊上打上书名,字体与护封一致。
《鲁迅与社戏》 印刷装订由江西新华印刷厂完成,从图片分色、制版,再到调色印刷、装订,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在每个环节都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正文、内封专色在统一整本书的基调上非常关键,护封的卡其色是最合适的选择,但困难的是,正文用纸与内封是完全不同种类,相同的颜色印上去呈现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所以,光是内文和内封的专色调墨,印刷工人师傅就实验了不下二十次,直到确保印在内文的纯质纸上的专色、内封铜版纸上的专色与封面特种纸的颜色一致,这样一来,此书从颜色上就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了。
写到这里,《社戏》 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这样富有韵味和画面感的文字又仿佛出现在我眼前,而寻找书籍装帧的妥帖之美也将是我今后设计的根基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