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校际合作中“软件”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8-12-14李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软件

李妍

〔摘要〕聚焦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问题,尝试探讨通过校际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方式改善高中生涯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强、生涯规划课程推动困难、社会资源不均等问题。文章以天津市北辰区三所高中校在生涯规划教育校际合作中师资、课程、活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依据,总结合作中的有效做法,结合经验与问题,提出对生涯教育校际合作中“软件”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生涯教育;校际合作;软件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17-04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为目标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浙江、上海作为首批试点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山东、海南、天津、北京等地也于2017年正式实施,其余省份紧随其后加入改革行列。选择权的增加使学生在能够依据自身情况择其所长、择其所爱的同时,也给不少学生和家长增添了焦虑和迷茫。而生涯规划教育以其能够科学指导学生完成自主选择的重要作用,而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1]。

然而,在各校的生涯指导实践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及校领导对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生涯师资队伍薄弱专业化不强;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教育内容落实不到位;社会配套资源难以满足实践需要;教育途径单一,这一系列难题都制约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开展[2-3]。

一、天津市北辰区三校高中生涯规划校际合作的实施背景

2017年,天津正式启动新高考改革,各校结合上级要求与自身实际,针对选科走班、导师制、生涯规划教育等问题展开设计规划与实施。天津市瑞景中学生涯工作组在实践生涯教育一年后,归纳总结了本校的经验与问题。2017年底,在区教育局德育科的支持与配合下,天津市瑞景中学牵头对本区内全部7所、区域外随机12所,共19所高中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在调研中发现,70%以上的学校表示在实践中存在生涯师资力量薄弱、培训不到位,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少,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可参考资源少等问题;50%左右的负责人员表示学校对生涯规划不够重视,生涯规划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在关于生涯规划校际合作意愿、合作内容与形式的调查中,100%的学校表示期望与其他学校开展合作;80%以上的学校选择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生涯活动开展作为主要合作内容;85%以上的学校希望合作形式包括生涯资源库共享、生涯活动交流,70%以上的学校希望生涯教师参与跨校集体备课、课程交流展示等活动。

可见,多数学校在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实践困难,问题多集中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不强、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职业调研及体验社会实践资源不足等方面。同时,大多数学校对生涯规划校际合作实施都有较强的意愿,期待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方式带动本校生涯教育再上新台阶。鉴于各校在生涯规划专项经费落实方面情况不一,“硬件”资源,如生涯辅导中心建设、生涯测试平台购置等难以统合,天津市瑞景中学工作组特将生涯教育合作的方向定位于师资培训、课程实施及生涯活动开展等“软件”建设方面,期待以瑞景中学在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的优势,协同区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较大影响力的第三中学、第五十一中学共同合作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以点带面,带动区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二、校际合作的实施原则与准则

校际合作主要指学校之间在相互信任与平等互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开展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合作关系[4]。校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学校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作为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校际合作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必须在合作实施前加以明确,方能保障合作的顺利开展和长久运行。例如,合作的起点、合作的参与者、合作成员的地位关系以及互动方式、合作覆盖的广度与合作深度等等[5]。因此,本着平等自愿、求同存异、精诚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则,我们需要在生涯规划校际合作中将了解合作伙伴的需求、建立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内容、实现合作伙伴的价值与利益,将对伙伴关系的共同治理和问责制度作为具体实施的准则指导我们的实践[4]。

在实施思路的规划中,三所学校归纳总结本校生涯教育实践的先进做法,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各自的价值、资源及合作需求,制定合作目标与具体任务,为后期的校际合作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中生涯规划校际合作中“软件”建设的实践探索

明确了生涯规划校际合作的目标与各自的主要任务,北辰区三所学校开启合作的新篇章。在为期一年的合作中,三校总结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未来的生涯规划校際合作的“软件”建设规划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一)以合作方式,促进行政支持

从前人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发现校际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如果只靠几所学校自发的尝试,收效十分有限,必须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应政策,使其形成制度,并将制度日常化[6]。在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三所学校主动争取本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区德育科及区教研室,行政、科研两个渠道入手寻求支撑与配合。在项目开展初期,项目组邀请区主管部门领导、区学科教研员、三校校领导共同参与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并请德育科领导为三所学校授牌,校际合作实践基地的挂牌为争取区级、校级的行政支持打下了良好基础。

合作带来的互利共赢不仅于此。区内三所学校的“强强联合”带来的辐射作用,也使得区教育主管部门在推动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打开了新思路。在北辰区后期的德育及教研计划中,顺理成章将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纳入其中,区德育科邀请三所合作校牵头开展活动,带动和促进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

(二)以合作方式,建设师资队伍

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生涯规划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然而在具體实施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生涯师资队伍薄弱,且专业性不强。例如,大部分学校生涯教师角色一般由学校仅有的1~2名心理教师承担,生涯导师多由本班班主任担任。而由于生涯教师培训体系尚未完善,多数参与生涯规划工作的教师都是通过自主学习或自费参与相关培训的方式提升专业能力,这也使得各个学校内系统掌握生涯规划知识与生涯辅导技能的教师凤毛麟角,不利于生涯教育的有效开展。

1.生涯教师跨校教研

在校际合作的实践中,三所学校依照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思路,制定了跨校教研的具体计划。全年共16个主题,隔周一次围绕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本教研以区内中学心理教师为核心,各校生涯导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每次跨校教研活动中,参与的教师提前依照主题查找相关资料完成自学后,设计生涯辅导课或生涯体验活动,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分享,相关资料素材由专人整理成册,作为共享资源分享给各高中校。

2.“以点带面”加强生涯导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2018年9月,瑞景中学27名一线生涯导师参与了国际生涯规划师培训,并取得了相关资质。生涯导师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后,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培训过后,27名生涯导师结合生涯主题隔周进行校内培训研讨,利用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而其他区内高中由于不同原因尚未对生涯导师开展此类型的专业培训,专业师资队伍出现了不均衡发展的局面。在实践中,瑞景中学邀请区内其他中学心理教师、生涯导师共同参与校际集备研讨,发挥本校资源优势,为区域内其他学校教师提供了生涯规划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为推动区域内的生涯课程建设助力。

(三)以合作方式,完善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上好生涯规划课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生涯规划方法,完成自我探索、环境探索,做好生涯决策和生涯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7]。然而,当下天津市的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体系尚未建立完成,生涯教师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甚至部分学校因重视不足等原因不开或不能系统、定期开设生涯规划课,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生涯规划课程的推进与发展。在校际合作的“软件”建设中,三校特别将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1.结合本校实际完善生涯规划教学体系

由于各校实际情况不同,因而生涯规划课的开展形式也不尽相同。结合各校情况,我们汇总了两类生涯辅导课的操作方式,供不同学校参考。一者为每周或隔周一节,以班级为单位的生涯辅导课;一者为每学期定期开展,全年6~8场面向全体高一学生的生涯辅导讲座。前者以瑞景中学、五十一中学为代表,后者以第三中学为代表,三校各自梳理本校生涯规划课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将教学资源整理成集,形成区级生涯课程资源,供区域内不同情况的高中参考使用。

2.积极开展跨校“赛课”及“作课”活动

无论是生涯规划课的实施,还是生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推动。在后期的合作实践中,我们计划将生涯规划教育划分为生涯唤醒、自我探索、社会环境探索、选考科目与专业探索、生涯决策与管理五大部分。针对每一部分的特点,每学期一次开展区域内的教学设计、微课、录像课比赛,通过这一实践过程,既可以逐步提升生涯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辅导技能,同时也可以汇总各校课程资源,尝试解决生涯导师提出的在教育实践中“参考资料少”的一大难题。此外,比赛中的获奖教师可被推荐做区级展示课,当我们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的同时,也能带动各校生涯导师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生涯课程的建设中来。

3.建设网络平台,共享各校生涯“微课”资源

2018年,“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了南开区生涯发展指导课程,该课程共30节,涉及自我探索与学业选择、职业探索与职业准备、学习管理与学习力提升三大部分,汇集了南开区内八所学校的生涯教师录制的微课资源。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可以通过该登录平台学习浏览生涯规划相关主题的微课程,掌握生涯规划方法。这样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统合了各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利用网络平台的建立,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减轻各校整理课程资源负担的同时,也方便了师生和家长,是生涯规划校际合作的一项颇有意义的举措。

(四)以合作方式,开展生涯活动

由于各校地理位置相距甚远,学生活动时间不易统一,生涯活动的校际合作开展多借助于网络实施。结合各校提出的生涯实践社会资源不足的情况,三校在制订计划时,即将生涯资源库建设作为合作的重点任务。而在日常各校生涯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交流与互动也极大地促进了三所学校师生在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的互联互通。

1. 共建生涯资源库

开展高中生涯指导离不开职业调研与体验活动,这就需要拥有一定量的职场人资源以及企事业单位资源,以为学生提供调研和实践的机会,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社会配套资源还远远不足[3]。由于三所学校生源多来源于周边区域,生源质量与和平、河西、南开等教育发展先进区域存在一定的差距,可利用的学生父母职业资源与发达区域不可同日而语。为弥补这一劣势,校际合作共建生涯资源库是丰富社会资源的必由之路。在前人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家长资源、校友资源、社区资源都是学校生涯实践中经常利用到的重要资源[8]。实践中,我们以各自学校为单位,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生涯教育校外职场人志愿者招募活动,请对生涯指导感兴趣的职场人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及可提供的相应服务,并询问志愿者是否愿意为本区域内其他高中服务。随后,对各校的职场人志愿者资料进行汇总与分类,将优秀资源进行区域内共享,以方便本区各中学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职场人讲座、职业调查、职业体验、参观学习的活动中来。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互动

由于近些年网络共同平台的建立与建设,师生不出校门也可以完成与其他学校师生的交流互动。2018年寒假期间,三所学校步调一致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开展了假期职场人访谈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了访谈记录表及访谈清单,对节后提交的素材进行了统一。开学后,三所学校的学生均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了职业访谈的文字、图片、幻灯片资料。三校筛选优秀作品后,利用“瑞景中学生涯规划”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发布,这不仅使三校师生能够共享职业访谈资源,也可以促进合作校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分享生涯实践成功经验。

在后期的实践中,公众平台可继续用于对三校学生职业访谈、大学专业探索、职业体验等实践资源的展示,除此之外,我们亦可以利用公众平台开展学生职业微视频拍摄、职业(专业)介绍电子海报设计、生涯实践征文等活动的跨校比赛与评选,从而使合作校在生涯活动中交流心得、互通有无,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

3.共同参与大学参观实践活动

瑞景中学在与天津商业大学及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七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大学专业汇报会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大学对与高中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有着较强的意愿——在大学可以为高中生提供生涯指导和实践机会的同时,高中也可以满足大学每年在招生宣传任务开展方面的需求,可见,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涯教育也为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搭建了桥梁。

在高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校际合作中,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是建立和长久维持合作关系的基本准则。未来,我们也将在实践中发掘更多高校资源,除将大学招生办“请进来”之外,也带领三校學生“走出去”,让他们亲自踏入大学校园,开展调研及参观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收获感悟与成长。

四、生涯规划教育校际合作中的思考与展望

在历时一年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校际合作的尝试探索中,北辰区三所学校深切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彼此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互惠双赢。而该项目的实施在使本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区生涯教育工作的整体进展。

然而在合作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亟待解决:例如,行政角度的推动力度依然不足,导致各校对生涯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因而各校在参与的积极性尚需进一步调动;在合作初期,仅明确了合作目标与需求,未明确各校在合作中的责任、义务及监督、评价机制,致使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学校的付出与贡献不均衡,这些都不利于合作关系的长久维持。

未来期待教育主管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政策,加大推进力度,提供制度支持。同时在生涯教育的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校外资源整合、生涯活动开展等“软件”方面为区域内学校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创设合作机会,“以点带面”发挥先进校优势带动区域共同发展,使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能够如心理健康教育一样,形成体系,形成规模,形成常态。

参考文献

[1]王爱芬,雷晓.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33-37.

[2]刘静云.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6(3):9-11.

[3]雷兰川,周慧,甘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前沿问题探讨,2018(3):19-25.

[4]薛海平,孟繁华.中小学校际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1(6):36-41.

[5]胡志强.当前中小学校际合作的实践类型核心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13-16.

[6]王东民.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J].宁夏教育,2006(Z1):7-8.

[7]张岁玲,王晶.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5):128-132.

[8]沈琳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中校友资源的利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6):1-4.

(作者单位:天津市瑞景中学,天津,300134)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软件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57)
遗留或损坏 软件卸载没商量
有趣的识花软件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北京中学课堂兴起“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