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的研究

2018-12-14庄严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职业能力实践教学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导向,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实施高校、企业、项目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专业学位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26-01

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1)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2)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3)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通过实验、工程实践等教学活动方式使学生直接通过感性的学习、研究等手段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实现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

注重培育人才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强调训练研究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这类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对于整个专业学位教育来说则显尤为重要。在前面3个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中,第一、第二种能力是可以在学校实践教学中培养的,而第三种能力需要研究生在3年中持续的有自我意识的学习和培养。如何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制定专业研究生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制定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应从社会调研入手,认真了解行业背景、人才需求状况,提炼专业能力要素。其次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切入点,形成“课堂教学-企业实践-参与企业项目完成毕业论文”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1],如图一所示。即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进企业现场学习实践+参与产品研制与工程项目技术攻关等工程应用(完成毕业论文)。

二、实践教学中的理论课程设置

在课程学习环节中,要为任职资格的职业能力打下基础,即把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总结凝练,融合到课程及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若干模块化课程,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打下基础,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具备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能力。

三、实践教学中的实践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包括企业实践和参与企业项目完成毕业论文2大模块,它们是在各方向模块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拟经过企业实践,并结合项目来进一步锻炼提高研究生职业素质[2]。

首先在第三学期的企业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职场的氛围,明确所在企业以及相关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其逐渐意识到不足从而改变去适应职场。

其次在第四、五学期通过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选定实践项目,进行综合型、创新型及学位论文三个层次的“全方位、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实的接触到了企业的日常活动,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制作,综合分析数据结果,学习并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一步提高职业素养。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学生会了解自己对这些工作是不是感兴趣,进一步对职业生涯进行提前规划。

再次在参与企业实践项目的同时,完成毕业论文。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考核

首先在课程理论知识考核基础上,增加职业能力資格证书测评。其次,以职业能力评价为基本要求,在专业实践阶段的考核评价,参照执业工程师资格对能力要求的内容,着力构建工程实践考评体系,以企业培养基地的第二导师为主,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建斌, 屠远, 刘维平, 周全法.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基于江苏理工学院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7.(8):57-61

[2]罗劼,文卓琼等. 大工程观下独立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6.(10):71-73

作者简介:

庄严(1980.11-),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锂电正极材料合成及改性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职业能力实践教学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