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年期妇女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与分类

2018-12-14薛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理诊断分类

薛荣

摘要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与分类。方法:收治更年期妇女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及诊断性刮宫,对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50岁妇女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发生率较<50岁妇女明显降低(P<0.05);≥50岁妇女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较<50岁妇女明显升高(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病理类型较多,临床需及时实施诊断,及早根据患者实际病理类型实施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更年期妇女;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病理诊断;分类

更年期即围绝经期,是指女性绝经前后时期,包括女性卵巢功能衰退至绝经后1年时间,该时间段内女性性激素波动明显,且呈现逐渐减少状况,常导致女性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况,并引起女性出现一系列神经心理症状,易引起女性出现多种异常症状。不规则阴道流血是更年期妇女较为常见的症状,但其出血原因较为复杂,及时了解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状况在不规则阴道流血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更年期妇女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巧。例,年龄40~59岁,平均(48.8±6.3)岁;≥50岁62例,<50岁8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32~83d,平均(56.3±11.2)d。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存在不同程度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更年期妇女;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配合阴道超声检查及刮宫术病理检查妇女。

排除标准:非更年期女性;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因宫内节育器异常或不适,近期手术引起的阴道出血患者;认知、精神、意识障碍患者。

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彩色多苷勒超声检测仪实施检查,经阴道探头频率5~9MHz。实施三维扫描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形态、肌层状况、子宫附件状况、盆腔状况,选择子宫内膜和宫腔为容积框,获得子宫立体图像。检查结束后,对患者实施诊断性刮宫,并将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

观察指标:①分析患者病理检查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病理类型状况。②分析不同年龄妇女子宫内膜病理类型检验结果。

观察标准:①病理诊断以WH02003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为标准。②由2名副高职称病理医师复诊病理诊断。

数据统计: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检出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病理检查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分析:正常子宫内膜84例,子宫内膜炎8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8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1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3例,子宫内膜癌9例。

不同年龄妇女子宫内膜病理类型检测结果:,50岁妇女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发生率较<50岁妇女明显降低(P<0.05);≥50岁妇女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子宮内膜癌发生率较<50岁妇女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讨论

更年期妇女以卵巢功能变化为主要生理特点,该时期女性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呈现总体波动性下降状态,部分女性受药物、情绪、生活状态、疾病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高雌激素状态,而女性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及器官均接受雌激素控制及支配,当雌激素分泌异常时,将引起妇女全身多器官及组织病变,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2]。不规则阴道出血是更年期妇女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更年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因较多,及时确定出血原因,及早实施针对性治疗是临床处理该病的主要原则。黄少丽等[3]的研究中阴道三维超声检测符合率达93.18%,说明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可有效辅助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但超声检查仍存在漏诊和误诊风险,病理性刮宫在患者病因诊断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研究中采取病理检查显示150例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检出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为正常子宫内膜84例,子宫内膜炎8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8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1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13例,子宫内膜癌9例。说明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病理类型较多,因此临床需对患者实施病理诊断,及早明确患者实际出血原因及病理类型,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在各病理类型中,正常子宫内膜发生率最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更年期女性以卵巢功能衰退为主要表现,受雌激素下降影响,极易导致月经周期受影响,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而在出血原因中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较高,需加以重视。≥50岁妇女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发生率较<50岁妇女明显降低(P<0.05);≥50岁妇女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较<50岁妇女明显升高,说明<50岁妇女子宫内膜多表现为正常,患者多为卵巢不排卵、炎症、单纯性增生等因素导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而≥50岁更年期妇女多因子宫复杂性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等因素导致子宫出血,患者病变状况多更为严重,且临床需将≥50岁更年期妇女作为子宫癌变的重点筛查人群,及早防治,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更年期妇女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病理类型较多,且≥50岁更年期妇女癌变风险高,临床需及早确定患者病理类型,及早实施针对性诊治。

参考文献

[1]刘宇佳,周染云,金舒宇,等.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认知水平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②:14-16.

[2]祁燕,徐桂冉,郁金芬,等.80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分布及恶性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4):22-24.

[3]黄少丽,王洁,汪菊,等.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5,35(11):1687-1688.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病理诊断分类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与临床因素研究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人工流产术后即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