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视阈下高校资助评价体系的优化
2018-12-14焦中宁
焦中宁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资助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的重点环节。高校资助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资助育人成效问题,需要从制度、监督、机制等领域入手,寻求有效解决方案。高校资助工作评价是上级主管机构对下级资助实施部门关于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综合考核,是对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成效的有效检验。鉴于资助评价的重要地位,资助评价的功能已不限于考核工作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导向,引导高校资助工作者为实现资助目标而追求工作方式的改进。因此,优化资助工作评价体系,创新资助工作体制,更好地发挥资助评价对育人工作的导向监督作用,是探索建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有力举措。
新时代资助育人的使命、内涵得到丰富,实现路径多元化、体系化,开展新时代资助育人研究成为新的方向。关于资助评价和资助育人的研究尚处于初始并行状态,如单独研究评价体系或资助育人机制,鲜有研究将两者结合。本研究尝试两个主题进行交叉,将育人理念融入资助评价,以改进资助评价体系,从资助评价体系视角探讨资助育人途径,拓宽资助育人实现路径。本文立足育人目标对资助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以新时代育人使命为背景,以学生发展实际需求为基础,突出问题导向,阐释了新时代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剖析了传统资助评价在资助育人上的局限性,分析了资助育人的实现路径与资助评价的保障作用,提出了资助评价新的判断标准,进而指出资助评价体系优化的方向,以更好地发挥资助评价的引领价值,从而规范资助行为,提高资助效率,增进育人实效。
1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的新任务
党的十九大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随着国家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为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育人目标不能达成,精准资助的意义会大打折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资助育人成为资助工作的新任务,高校资助工作需要在精准资助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将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有效结合,逐步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高校贫困生资助服务之目的不在“济困”而在“育人”,成人成才教育才是高校助学开发的核心,要充分重视成才教育的引导,思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握贫困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1]。资助工作育人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诚信状况、励志表现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应包含四个因素:通过经济的帮扶使其顺利成长,通过科学的管理收获育人成效,通过贴切的教育获得健康人格,通过素质的拓展锤炼专长特长[2]。受资助学生不仅能顺利完成学业,更能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实践活动、社会公益等各方面表现优异,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回馈社会的意识和行动,从长远来看,能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传统资助评价的工作重心与育人功能的局限性
传统资助评价以规范资助为导向,追求资助过程的规范性与项目落实精准度,注重精准资助的实现状况,而育人理念尚未融入,缺少对育人成效的检验,弱化了对资助进程中育人细节的考量,因此,在育人功能上有很大局限性。
2.1 传统资助评价的主要特征
高校资助工作内容复杂程序繁琐,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开展资助工作,实施方的精力集中于资助政策落实,而资助评价的重心也就放在责任主体工作规范开展状况上,具体表现为:一是在考量前期的评审程序上看重组织保障力度,重点评价组织机构完善度、资助流程规范性、评审公开公平公正性等;二是在考量中期的评审结果上看重业务管理水平,主要评价资助材料完整性、项目落实精准度、资金发放及时性等;三是在考量后期的资助效果上看重短期资助影响,注重考核学生满意度、资助研究成果等。总之,传统资助评价内容上重规范材料轻评审过程、导向上重物质帮扶轻精神支持、结果上重短期行为轻育人成效。
2.2 资助育人困境下资助评价的价值失位
资助工作体系漏洞是资助育人困境的主要原因。资助工作物质灌输的惯性做法给学生造成了认知偏差,让资助学生难有价值提升的动力。“帮困”为主导的资助工作模式,忽视了贫困学生学业、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关注,受助学生生活以外的困难难以获得相关支持。以无偿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弱化了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和行为惰性,出现了“等靠要”“不要白不要”等现象。总之,在传统资助政策和管理体系下,忽视对育人效果的把控,资助育人将面临困境,部分学生励志意识淡薄,在校表现平平或者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甚至出现伪造材料虚假申请资助的情形,违背了资助的初衷。
资助育人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不仅是资助结果的体现,也在资助工作进程中得以实现,资助工作实施体系如政策宣传、评审过程等对学生观念行为形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育人成效。资助工作体系和资助育人机制是育人成效的决定因素,而资助评价通过影响资助工作体系形成传导机制产生育人结果。传统资助评价未能对资助模式的改进进行合理的引导,未能对学生形成有效激励与约束,就容易导致学生感恩励志行为的缺失,从而加剧了资助育人的困境。
3 资助育人的实现路径与保障机制
在新时代资助工作新任务和要求下,为实现资助育人,必须首先优化高校资助工作模式,将育人理念融入资助体系和进程,形成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高校资困助学必须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发展型资助”,实行由单一资助向多元资助、由无偿资助向相对有偿使用、由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范式转换[3]。资助育人是以资助项目落实为前提,以精神资助渠道为辅助,以资助宣传为保障,以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为抓手,以学生资助效果反馈为参照的综合性工作体系,通过资助政策宣传、项目落实、日常管理、过程监督、结果反馈等系列途径,构成了资助育人实现路径(如图1)。
图1 资助育人的实现路径
资助评审是资助工作的关键环节,资助育人目标的实现,前提是将资助项目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个人,而且评审过程要规范有序,让资助学生接受认同资助政策,接纳国家、社会、学校的帮助,从根本上产生感恩之心。资助宣传是资助工作实施的思想保障,让学生明确资助目的意义是育人的前提,典型资助学生的带动能让学生产生励志动力。精神帮扶是资助育人的核心,让受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学业、就业等实际困难与解决生活困难同等重要。资助学生的日常表现是育人效果的直接体现,对资助学生在校表现进行监督管理可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压迫力。资助工作学生评价反馈是对资助工作效果的有效检验,资助工作不是单向的程序,受助群体对资助的体验评价是改进工作模式方法、提高资助温度的重要参考。
高校资助评价是以精准资助、精准管理为目标,以政策组织实施、资助效果反馈为主线,以监控项目资金运用和程序规范运行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全方位的监督工作。资助评价不仅是对资助工作规范性的整体性评判,更是从理念指导、制度设计、过程监控到结果运用的系统性工作机制。随着国家扶贫力度加大和资助体系完善,在精准资助和资助规范提升的新要求下,资助工作评价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评价程序更加规范,考核指标更加细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和严格。资助工作评价对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实现精准资助、提高资助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监督保障和推动作用。资助工作评价不是单一的考核程序,在导向、监控、监督、反馈资助工作过程中,通过改变资助条件、规范主体行为、引导价值取向等途径达到育人目的。
4 资助育人下资助工作评价的新维度
资助评价价值标准是指资助绩效的判断标准,是资助工作的导向,成为资助工作模式创新的参考依据。资助评价标准围绕育人使命和实现路径,以精准规范资助为前提,但更注重育人的举措与实效,评价的重点在于以下方面:
4.1 项目评审的规范性
资助评审作为资助项目落实的关键程序,始终是资助评价的主要领域,围绕项目落实规范精准度,资助评价应突出评审环节的考核,注重对影响评审结果细节的考量。评审的关键环节在于对申请人条件的甄别、评定流程的可操作性、评议小组成员的挑选、对学生隐私和自尊心保护状况等,体现了评审程序的科学性和人文关怀度。
4.2 资助宣传的实效性
资助宣传在资助过程中的分量应得到加强,宣传有实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资助的认知,让学生产生内生动力。宣传内容多样,涵盖资助政策、诚信教育、资助典型等,宣传方式多变,改变传统单向传输模式,根据学生个性特征,采用典型带动、家庭走访等新方式,让学生对资助有全面正确认识,增强责任、诚信、征信、励志意识。通过宣传增加资助政策透明度,让全体学生共同监督,让家长了解扶贫政策,使国家政策深入人心,发挥全社会的敦促效应。
4.3 帮扶手段的多样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呈多样化态势,要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设立经济帮扶打基础、学业帮扶添助力、心理帮扶作保障、实践锻炼鼓干劲、公益活动做引导等多元资助方式[4]。学生发展的特点不同,资助工作应精准施策,保障资助形式多样性,通过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就业帮扶等不同渠道解决学生生活以外的实际困难,帮助学生实现长远发展。
4.4 学生管理的严格性
对资助学生学习成绩、实践活动、社会公益等在校表现提出考核要求并监督,体现对资助学生的后续管理的重视,强化学生对资助的认知。提高奖学金申请门槛,促进资助学生全面发展,除学习成绩外,对道德品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等提出具体硬性要求。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提升综合素质。
4.5 育人成效的显著性
资助对象是学生,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育人成效是资助工作的最终目的。育人成效是多方位的,资助学生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改善、产生感恩励志之心是育人的最低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实现全面发展,获得实践成果是育人的理想目标。资助学生励志成才,工作后能够立足岗位做贡献,积极回馈社会,关心学校发展,成为爱心人士,是育人的最高境界。
5 高校资助评价体系优化的方向
高校资助育人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多方合作、长期坚持的社会系统工程[5]。高校资助评价也是系统工程,需要在传统评价体系基础上,拓宽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指标,建立完善评价实施的保障机制。
5.1 拓展资助评价内容,多面关注育人机制
资助评价体系应顺从资助工作模式的创新,对高校资助的考核不仅停留在资助项目的落实情况,更应向资助宣传、资助形式、资助管理和育人成效等维度进行拓展(如图2)。以安徽某高校为例,资助工作评价内容分为工作机制、资助工作、资助育人三大模块,下分资助工作领导情况、认定程序、工作流程、监管方式、教育引导、个性帮扶、资助调查、工作研究、创新做法等10项二级指标,考核内容以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为主线,将育人成效检验融入评价全过程,在评价规范资助基础上,重点考察育人举措和育人成效。
图2 高校资助工作评价内容的维度拓展
5.2 改进资助评价指标,多点考查育人举措
资助评价不能依靠资助工作管理者、执行者和学生的主观判断,而需要客观的指标衡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开展资助绩效评估研究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同时也是获得有效评估结果的重要先决条件[6]。资助育人导向下的资助评价指标需要在传统评价指标上适当改进与优化,做好加减法,保留原有的能够客观衡量资助水平、促进资助工作规范运行的指标,取消一些不影响工作整体进程、甚至有碍育人机制的指标,新设一些反映育人工作成果的指标。科学合理的将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工作措施、育人成效等纳入相应的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客观地衡量育人工作水平和效果。育人工作机制和措施可以通过创新做法体现,如励志、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建立院系国家奖助学金管理机构、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组织贫困生爱心公益活动等,而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就业状况、励志表现等育人成效可以通过设立量化指标来衡量。
5.3 完善资助评价机制,多方保障育人成效
将资助育人理念真正融入资助评价机制,从观念、制度、实施上支持资助评价工作的开展。理念上,围绕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两大目标开展评价资助工作,改变传统政绩观,在实现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准资助基础上,审视资助育人效果;制度上,保证不同层次主体考核标准要求的一致性,细化基层考核标准,尤其是奖惩制度,将育人成效与资助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运行上,实现学生工作职能联动,将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与资助管理评价有效联动,拓宽资助评价作用范围;监督上,实施多方主体评价,让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资助评价,尤其是建立与社会资助方的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保障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性[7];反馈上,将资助学生学习、实践情况、励志成才等育人成效进行反馈,发挥资助评价引导工作改进的作用。
6 结语
新形势下,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两大关键任务,而资助评价是任务实现的有效保障。传统资助评价以政策落实为导向,资助育人功能受到制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资助育人导向,有利于资助育人目标的实现。资助工作评价体系的优化,必须立足新时代育人使命,依照资助育人实现路径,确立新的资助评价标准,进而从评价内容拓展、指标设计改进和运行机制保障上进行优化。为增强资助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资助工作效率,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本文对资助评价进行了体系再梳理与功能的再认识,分析了资助评价对育人目标实现的机理,阐释了新时代资助育人使命的内涵,提出了资助评价体系优化的维度,为探索建立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