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踝针对颈椎病患者镇痛疗效及血浆β-EP、SP含量影响

2018-12-14陈盼碧王甜杨孝芳崔瑾夏志鸿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颈痛腕踝针体征

陈盼碧,王甜,杨孝芳,崔瑾,夏志鸿

(1.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2.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广州528244;3.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阳550003)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其患病率约为3.8%~17.6%,男女之比约为6:1[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颈椎病患者数激增,其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2]。在临床中,颈痛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3],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0%~18%,在人一生中的发生率为30%~50%,主要表现为颈项部酸胀、疼痛、不适、有僵硬感,活动时有异常作响,颈部软组织受凉后症状加重等。颈痛作为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明显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在治疗方面,西医对颈椎病颈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及物理治疗等,虽然疗效较好,但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禁忌证多,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传统针灸在治疗痛症方面具有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其镇痛效果已获国际公认,目前也是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有效方法之一。腕踝针是1976年由张心曙创立的一种针刺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疼痛类疾病,对于局部及全身性疼痛均有显著镇痛效果[4-6],尤其对于颈椎病颈痛患者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症状[7-11]。但腕踝针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镇痛效果呢?目前腕踝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均是从主观量表进行,本试验从客观实验室指标出发,阐明腕踝针对颈椎病颈痛的镇痛疗效,以期为临床进一步推广腕踝针疗法提供客观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来自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住院部,年龄在23~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腕踝针组、传统针刺组,每组30例。腕踝针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3~60岁,平均(39±12)岁;平均病程(4.3±2.1)d。传统针刺组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4~60岁,平均(40±14)岁;平均病程为(4.53±2.33)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颈椎病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1]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②以颈痛为主诉者;③发病时间≤7d;④年龄18~60岁。

1.4 排除标准

脊髓型颈椎病、精神病、心肾等严重疾病患者,以及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腕踝针组

参考《刺法灸法学》[12]制定取穴及操作,且加以补充。

2.1.1 取穴

主要取上4、上5、上6。先辨明患者颈痛部位在何条手三阳经的皮部循行区域,再确立腕部进针点,施行腕踝针。如胸锁乳突肌前缘疼痛,辨为手阳明大肠经皮部,取上4;项部斜方肌至肩峰端区域疼痛,辨为手少阳三焦经皮部,取上5;颈椎正中、棘突下旁开1.5寸、肩胛区疼痛,辨为手太阳小肠经皮部,取上6。若两经同病,则相应取两点;若左右两侧同病,取双侧。

2.1.2 操作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穴区常规消毒,选用长40mm毫针,以押手固定在进针点的下部(腕部),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尖与皮肤呈15°~30°,针尖向心方向快速刺入皮下,将针平放,使针身呈水平位顺皮下沿直线缓慢进入25~30 mm。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患者自觉针下无痛、胀、酸等感觉。同时在局部行扫散手法,右手拇指尖搁置在皮肤上,以拇指为支点,手握针柄在水平方向上作来回扇形摆动,持续扫散约2min(约100次/min),边扫散边嘱患者活动颈部,患者疼痛减轻则停止扫散。最后医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2 传统针刺组

取穴及操作参照《针灸治疗学》[13]。

2.2.1 取穴

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悬钟,皆取双侧。

2.2.2 操作

各穴施毫针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量表

参照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项目和评分标准[14]。研究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主观症状、适应能力、体征方面分别给予0分、1分、2分、3分4个等级计分,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 min后、治疗24h后、治疗1个疗程后,记录患者得分情况。

3.1.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参照《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15]。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卡,正面无刻度,背面是标有刻度和数字的10 cm长线。卡上有可移动的游标,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大程度的疼痛。请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0 min后、治疗24 h后、1个疗程后,面对VAS卡无刻度的一面,将游标挪动至当时最可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医生通过查看VAS量尺背面相应刻度,记下患者分数。

3.1.3 血浆β-EP和SP含量测定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空腹经肘静脉用EDTA抗凝管采集血样标本4 mL,轻缓摇匀,于4℃3000 r/min离心20 min,取血浆并置于﹣20℃冰箱保存待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

3.2 镇痛疗效标准

参考VAS加权值的计算方法[16]。VAS加权值=[(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

治愈:VAS加权值≥75%。

显效:VAS加权值为50%~74%。

好转:VAS加权值为25%~49%。

无效:VAS加权值<25%。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0 min后、治疗24 h后、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评分值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皆使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两组治疗30min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h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传统针刺组比较3)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0 min后 治疗24h后 治疗1个疗程后传统针刺组3056.27±9.3557.60±9.071)62.10±10.132)82.00±11.502)腕踝针组3058.33±8.1759.73±6.991)69.03±6.502)3)87.27±9.252)

3.4.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0 min后、治疗24h后、治疗1个疗程后VAS值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01),说明两种治法均可缓解颈椎病疼痛;在治疗30 min、24h后VAS评分组间比较,腕踝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P<0.01),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传统针刺组比较3)P<0.05,4)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0 min后 治疗24h后 治疗1个疗程后传统针刺组307.55±1.406.55±1.921)5.66±1.712)2.74±1.812)腕踝针组307.46±1.265.57±1.432)3)4.46±1.342)4)2.11±1.622)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β-EP、SP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浆β-EP、S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均明显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血浆SP含量均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S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β-EP、SP比较(±s,ng/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β-EP、SP比较(±s,n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传统针刺组比较3)P<0.05,4)P<0.01

?

3.4.4 两组镇痛疗效比较

治疗30 min、治疗24 h后,两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6。

表4 治疗30 min后两组镇痛疗效比较(例)

表6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镇痛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腕踝针是由张心曙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疾病的经验基础上,从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来的一种简便、无痛、有效的针刺疗法[17-18]。现代临床研究显示,腕踝针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起效迅速[19-21]。

颈痛是颈椎病最早、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位在颈项,乃手三阳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循行之处,且“头为诸阳之会”,颈项部成为各经的循行要塞。本研究主要通过腕踝针配合辨经取穴疗法,在辨经确立三阳经病变后在腕关节附近相应的皮部上进行腕踝针针刺治疗。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30min后、治疗24h后、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评分值和V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说明两种治疗方法皆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颈椎病疼痛;在治疗30 min后、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 h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腕踝针在治疗24 h后,改善颈椎病颈痛患者症状、体征的作用优于传统针刺组。在治疗30min、24h后两组间VAS评分、镇痛疗效比较,腕踝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VAS评分、镇痛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腕踝针组在治疗30min后、治疗24h后即刻镇痛作用优于传统针刺组。

现代医学认为腕踝针疗法可启动内源性痛觉调制,从而引起β-EP释放和SP的抑制继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4]。β-EP属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22],SP是外周组织的致痛化学介质,研究认为SP的降低是针刺发挥止痛作用的机制之一[23-2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均明显升高,血浆SP含量均明显下降,但腕踝针组β-EP和SP含量变化较传统针刺组更明显。说明腕踝针疗法及传统针刺法对颈椎病颈痛患者体内血浆β-EP、SP均有调整作用,其产生的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释放β-EP,抑制SP而达到镇痛作用。

以上结果显示,腕踝针疗法及传统针刺法对颈椎病颈痛患者均有肯定疗效,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引起体内血浆β-EP的释放与SP的抑制有关。然而相比传统针刺疗法,腕踝针进针及留针全过程均要求无痛、无针感,对机体属非伤害性刺激,避免了患者进行传统针刺时的痛苦和恐惧,其应用更安全,而且治疗过程中腕踝针疗法的即刻镇痛作用优于传统针刺,因此在临床上腕踝针疗法更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1]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M].北京:中国康复医学会,2010:3.

[2]徐腾,廖军.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188-190.

[3]Binder A.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neck pain[J].BMJ,2007,334:527-531.

[4]胡侠,顾伟,周庆辉,等.腕踝针对肝癌疼痛的镇痛疗效及对神经肽类物质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3):131-133.

[5]蔡亚红,叶富英.腕踝针镇痛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3):82-85.

[6]蔡雄茂,吴巧珑.腕踝针对常见运动损伤镇痛效果的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4):21-23.

[7]陈世忠.腕踝针治疗颈椎病105例[J].中国针灸,1999,19(5):318.

[8]马升觅.腕踝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3:20.

[9]古得宁.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3:32.

[10]孙孝斌,王鸿度.不同针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7):62-64.

[11]刘成峰,夏春发.腕踝针配合推拿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6例[J].现代中医药,2010,30(4):44-45.

[12]方剑乔,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8-122.

[13]高树中.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8-29.

[14]张鸣生,许伟成,林仲民,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51-154.

[15]王世端,李瑜,王士雷,等.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60.

[16]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0.

[17]马莉莎,周庆辉.腕踝针治疗疼痛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7,12(11):2847-2850.

[18]刘春亮,陈辉,熊源长,等.腕踝针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2):94-96.

[19]苏江涛,周庆辉,李锐,等.腕踝针对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作用: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8):617-622.

[20]石敦康,唐小山.腕踝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33-35.

[21]王永福,王会霞,李菊莲.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4):106,108.

[22]韩济生.疼痛机制研究对疼痛治疗的推动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1):8-9.

[23]郭虹忆,尹晓华,杨铸锋.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指压内关穴对结肠镜检查患者镇痛效果和血清β-EP、SP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15):5-6.

[24]梁志鹏,黄海,张军.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5-HT、NO、SP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4):217-219.

[25]姜恩魁,马华,吴炳宇.针刺镇痛与血清中P物质含量变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2,12(4):36-37.

猜你喜欢

颈痛腕踝针体征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腕踝针疗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大学生低头族颈肩痛影响因素调查及原因分析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
腕踝针通过提高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