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55岁以上患者腰椎减压手术的辅助价值探讨
2018-12-14王俊喜康利伟
王俊喜,康利伟
(1.郑州市骨科医院 450052;2.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450006)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是以监测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氧合指数(CI)为导向的围术期液体管理方法,多应用于胃肠类手术,关于老年骨科手术较少涉及[1]。本文纳入2015-05-2017-07我院择期行腰椎减压手术治疗的55岁以上患者76例,分析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的辅助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5-2017-07我院择期行腰椎减压手术治疗的55岁以上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56-68岁,平均(62.15±5.10)岁;Ⅰ级 10例,Ⅱ级 15例,Ⅲ级13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53-69岁,平均(62.12±5.15)岁;Ⅰ级 11例,Ⅱ级 14例,Ⅲ级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均在入室后连接监护仪,局麻行颈内静脉置管及桡动脉置管,接Flotrac/VIgileo监护仪,录入基本数据,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01-0.03 mg/kg,芬太尼 1-2 μg/kg,丙泊酚 1-2 mg/kg,罗库溴铵0.6-0.8 mg/kg。术中维持血氧饱和度(SaO2)≥94%,血红蛋白(Hb)>80 g/L,核心体温>37℃,心率(HR) 在 50-100次/min,MAP在 60-100 mmHg。术后均进入麻醉恢复室接受标准监护。术中液体治疗如下:
1.2.1 对照组 依据常规方案行容量管理:输入液总量=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丢失量,生理需要量和累计缺失量依据“4-2-1”法则应用平衡液补充,计算方法:第1个10 kg体重依据4 ml/(kg·h),第2个10 kg体重按2 ml/(kg·h),第3个10 kg及以后按1 ml/(kg·h)。麻醉诱导后第1 h补充累计缺失量1/2,余下1/2在随后的2 h内补足。晶体及胶体比例为2:1,余下晶体均使用乳酸钠林格氏液进行补液,胶体均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补液。
1.2.2 研究组 依据GDT流程进行补液管理:于全麻、机械通气下连接LIDCO监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HR、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每搏输出量及其变异率SVV),术中以SVV及收缩压(SBP)为监测目标,若SVV超过13%或SBP下降超过30%,则进行液体冲击实验(SV最大法):给予3 ml/kg乳酸林格氏液,5 min内输注完毕,观察并记录△SV变化,若△SV上升>10%,则继续予以液体冲击,直至△SV<10%,若此时SBP复常,则继续监测,若SBP仍下降>30%,则考虑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1.3 观察指标
1.3.1 记录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排尿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输液量、排尿量均在麻醉诱导后第1 h-手术结束后30 min进行统计,输液量即为乳酸钠林格氏液输注量,排尿量以集尿管中尿量进行统计。
1.3.2 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术后即刻(T1)、缝皮后即刻(T2)、术后 4h(T3)时MAP、Lac、D-D,MAP 采用 LIDCO 监护仪测定,另采集颈内静脉血2 ml,测定Lac、D-D。
1.3.3 采用MoCA、VAS量表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疼痛度,MoCA量表满分30分,得分<26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VAS量表满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3.4 记录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头晕、尿路感染等。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及及术后住院时间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液量、排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 1。
2.2 MAP、Lac、D-D 比较
与T0时比较,T2时两组MAP下降(P<0.05),Lac、D-D 均增加(P<0.05),且均在T3时恢复至与T1相当水平(P>0.05);研究组T2时MAP高于对照组,而 Lac、D-D 低于对照组(P<0.05);T0、T3时组间上述时点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 2。
2.3 认知功能及疼痛度比较
术前两组MoC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 MoCA评分、VA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术后3d 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1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是围术期液体管理的新模式,以血流动力学指标为补液目标,依据围术期持续变化的液体需求进行个体化补液,继而预防围术期潜在的血容量不足或过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期有学者将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应用于老年开胸术、结肠癌手术中,取得了满意疗效,但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在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术中的辅助价值较少报道[2-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输液量、排尿量、住院时间低/短于对照组,若在短时间内SVV持续高于13%,说明患者循环血量不足,这种情况下反复实施上述液体输入直至患者SVV低于13%,达到最佳灌注水平,有利于减少输液量、排尿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尽早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T2时(缝皮后即刻)Lac、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T2时MAP高于对照组,T3时(术后4 h)组内上述指标与T1时(气管插管术后即刻)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因而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相比于常规液体管理,对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影响小,可维持机体氧供在一定水平,使组织灌注最优化,避免组织低灌注及肝脏Lc清除率下降[4]。在预后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个月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头晕、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夏迪[13]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看出,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的应用可使液体负荷达到最佳循环状态,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术中对患者灌注、心输出量的影响可能间接影响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这种个体化液体治疗可明显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从而改善其预后。
表1 两组术中情况及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点MAP、Lac、D-D比较
表3 两组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及疼痛度比较(±s,分)
表3 两组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及疼痛度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MoCA评分 VAS评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n=38) 27.15±3.01 25.78±2.70* 4.15±0.45 2.01±0.22*对照组(n=38) 27.10±3.08 24.17±2.66* 4.19±0.41 3.17±0.38*t值 0.072 2.619 0.405 16.285 P值 0.943 0.046 0.687 0.000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