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疗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BDNF-TrkB表达的影响
2018-12-14周刚王佳君
周刚,王佳君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黄冈 438000)
近年来随交通运输及建筑业发展,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尚无治疗ASCI的理想方法,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其治疗处于多途径多学科探索阶段。高频电场疗法(简称高频电疗)是一种应用波长为10-100 m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于生物体,以达到治疗目的。有基础研究表明[2],高频电疗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抑制Caspase3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而发挥脑保护作用,但在ASCI中应用较少。本文应用改良Alen’s法建立大鼠ASCI模型,观察高频电疗法(无热量短波、超短波、微波)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及损伤段脊髓BDNF-TrkB表达的影响,为ASCI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SPF级成年雌性SD大鼠75只,均10周龄,体重22-24 g,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在20-22℃、50%-60%湿度下饲养1周,自由进食和饮水,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泸)2013-0016。
诱捕早春出蛰活动的成虫。可在院内按一定距离投放废笋,一般上午8时~9时投撒,下午1时~2时收集捕杀。幼虫活动性差,爬行缓慢,成虫在清晨也很少飞翔,在其捕食为害时极易扑捉,利用成虫的假死性用网虫扑杀效果也较好。
1.2 主要仪器 手术器械,注射器,微细咬骨钳,modelⅠ型NYU脊椎冲击损伤仪(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神经科学联合中心);日本伊藤SW180短波治疗仪,南京产微波治疗仪MTC-3-500,UWM-02型超短波治疗仪(日本丸高);石蜡切片机(德国莱卡),数显恒温漂片仪(常州中威),全自动HE染色机(丹麦 Dako),台式高速离心机 (德国 Eppendorf),Olympus BX41显微镜(日本Olympus)等。
1.3 主要试剂 抗BDNF兔源单克隆抗体(美国ABcam公司);抗TrkB兔源多克隆抗体(美国Millipore公司);DAB显色液(DAko)。
计算出d(Ei,Ej)后,再计算两证据之间的相似度Sij=1-d(Ei,Ej)(i,j=0,1,2,…,k),得到相似度矩阵S。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所有数据均经软件检验呈正态性分布且方差齐性,行t检验,服从正态分布各变量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相关系数r表示两资料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Zea-Longa评分比较 随时间延长,损伤各组评分均降低,但损伤各组各时点Zea-Longa评分均高于 S1组(P<0.05);各时点 S2、S3 组 Zea-Longa评分低于S4、S5组,且S3组各时点Zea-Longa评分低于S2组,2周、3周时S4组Zea-Longa评分低于S5组(P<0.05)。见表 1。
1.4.3 干预治疗 治疗前均排空尿液,将其俯卧位固定在自制木制槽型装置,在造模后1 d对损伤部位进行治疗。S2组给予无热量短波(频率27.12 MHz,鼓形辐射器直径7 cm)照射治疗,辐射器垂直置于伤口上方及皮肤间隙2-3 cm,选择连续输出,照射强度10W,10min/次,1 次/d,照射至取材前 1 d;S3 组给予超短波治疗,两电极板对置于大鼠损伤区脊髓两侧,电极板与脊髓皮肤间隙2-3 cm,选择第1档输出功率,照射强度10 W,10 min/次,1次/d,照射至取材前1 d。S4组给予微波治疗(频率2450 MHz,辐射器直径10 cm),辐射器垂直置于伤口上方及皮肤间隔8 cm处,连续输出,照射强度10 W,10 min/次,1次/d,照射至取材前1 d。S1组仅切除低T10胸椎及其上下棘突与椎板,不进行脊髓打击,不进行物理因子治疗;S5组在ASCI造模成功后不给于损伤部位物理因子干预。
1.4.2 ASCI模型制备 应用改良Alen’s法建立大鼠ASCI模型。按0.33 ml/100 g的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以T10棘突为中心备皮,将大鼠俯卧位固定在手术板上,以碘伏消毒,铺无菌洞巾。沿T10中心在背部正中切开皮肤,逐层分离筋膜肌肉,后将T9-T11棘突与两侧椎板充分暴露,咬除T10及部分T9、T11棘突和椎板,暴露脊髓背侧硬膜,确保硬脊膜完整。应用NYU脊椎冲击损伤仪在自硬脊膜25 mm高处自由垂直落下撞击T10段脊髓硬脊膜,撞击能量25 mm×10 g,损伤直径2.5 mm。打击后大鼠身体痉挛性颤动,尾巴出现痉挛性摆动,双后肢及躯体回缩样扑动,双后肢弛缓性瘫痪,且硬膜表面充血水肿,即表明造模成功。术毕,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缝合,棉布巾覆盖保温,苏醒后放回笼中饲养。在后肢肌注青霉素G20万U预防感染,并人工挤压膀胱协助排尿。S1组(假手术组)仅单纯咬除T9-T11段椎板、棘突,而不损伤脊髓。
上述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际学的“修辞转向”重申了通过承认不同主张、文化或个体来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或世界,而不是对文化差异摆出不加分辨的宽容态度的重要性。
1.5.1 采用Zea-Longa五级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0分: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左前肢,轻度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2分:向左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失;3分:向左侧倾倒,重度神经功能缺失;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水平低,评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于术前、脊髓损伤后1d、1周、2周、3周进行双盲法评分。
1.5 观察指标
1.2.3 感官评价。参考其他水产品的感官评定标准[7],制定克氏原螯虾的感官评定标准。由6名经过训练的感官评定人员进行,按照表1进行综合评分。在克氏原螯虾冻结后0、10、20、30、40、50、60 d进行色泽、体表、肌肉及90 ℃水煮5 min 的气味和汤汁评价。总分值在10分(最好品质)和0分(最差品质)。
1.5.2 BDNF、TrkB测定 ①取材及切片制备:于神经功能评分同时点取材,以10%水合氯醛腹腔内注射麻醉,动物麻醉后断头,排空血液,打开暴露脊髓,剪取损伤区尾端L2-L5段脊髓组织,置于10%中性甲醛中固定;②经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采用BDNF、TrkB试剂盒行免疫组化染色,中性树脂封片保存,以PBSA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以相应的阳性对照切片作阳性对照,在显微镜下(400×)观察阳性细胞数(棕黄色),并拍照,以单个视野中阳性细胞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2 结果
1.4.1 分组 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S1、S2、S3、S4、S5五组,各15只。
表1 Zea-Longa评分比较(,分,n=15)
2.2 损伤各组BDNF、TrkB细胞阳性数比较 损伤1周时各组BDNF、TrkB细胞阳性数达高峰,且S3组最高,S2组次之,S4、S5 组低于 S2、S3 组(P<0.05);随后均下降,2周时S2、S3组高于S4、S5组,S3组高于S2组(P<0.05);3周时S5组低于初始水平,且S2、S3、S4组高于 S5组,S3组高于 S2组、S4组(P<0.05);损伤 1d、1周、2周 S4组 BDNF、TrkB 阳性细胞数与S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表 3。
表2 损伤各组BDNF细胞阳性数比较(±s,个/视野,n=15)
表2 损伤各组BDNF细胞阳性数比较(±s,个/视野,n=15)
注:与同组损伤1d比较,①P<0.05;与S2组同时点比较,②P<0.05;与S3组同时点比较,③P<0.05;与S4组同时点比较,④P<0.05。
组别 1d 1周 2周 3周S2 5.64±0.62 13.16±1.15① 10.13±1.12① 6.64±0.71①S3 5.63±0.64 16.10±1.63①② 12.44±1.35①② 7.83±0.91①②S4 5.65±0.63 10.25±2.06①②③ 8.13±1.21①②③ 5.89±0.74①②③S5 5.66±0.63 9.82±0.99①②③ 7.91±0.85①②③ 5.19±0.62①②③④
表3 损伤各组TrkB细胞阳性数比较(±s,个/视野,n=15)
表3 损伤各组TrkB细胞阳性数比较(±s,个/视野,n=15)
注:与同组损伤1d比较,①P<0.05;与S2组同时点比较,②P<0.05;与 S3组同时点比较,③P<0.05;与 S4组同时点比较,④P<0.05。
组别 1d 1周 2周 3周S2 6.35±1.20 15.69±1.61① 10.56±1.17① 6.69±0.71①S3 6.32±1.23 19.88±2.10①② 12.89±1.34①② 7.35±0.75①②S4 6.34±1.21 12.56±1.31①②③ 8.99±0.91①②③ 6.53±0.58①②③S5 6.36±1.18 11.37±1.24①②③ 8.54±0.86①②③ 5.40±0.57①②③④
2.3 Zea-Longa评分与 BDNF、T rkB相关性分析ASCI大鼠损伤后3周内,Zea-Longa评分与BDNF、TrkB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见表4。
表4 Zea-Longa评分与BDNF、TrkB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ASCI是临床较严重的创伤性疾病,机体在外力、机械力所致的原发性损伤后,脊髓周围结构局部缺血、出血、微循环损伤,继而导致继发性损伤,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动物及人体研究表明[3-4],脊髓损伤后即使未经治疗,缺损的神经功能也可部分恢复,证实脊髓存在一定的可塑性,这也提示临床在治疗ASCI时可由神经保护转向促进神经再生,即促进神经元存活及替换,通过轴突再生与重塑而建立新的神经回路,部分代偿丧失的神经功能。高频电疗是以生物体在高频磁场中可表现出导体、电容、电介质、线圈等性质的原理的物理疗法,治疗时电极板发出高频电磁波,产生震荡电磁场,带电离子在电场强度最大瞬间向磁场方向伸展,在电场强度最小瞬间离子又恢复原状,当电磁波连续或脉冲式作用于生物体时,可产生电流,发挥热效应或非热效应,当电场频率适当时,细胞受到刺激而引起生物学作用,其中最常见的为短波、超短波、微波,研究证实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有确切疗效,但目前在ASCI中应用较少[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延长,损伤各组评分均降低,但损伤各组各时点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S1组,而S2、S3组在各时点Zea-Longa评分优于S4、S5组,2周、3周时 S4组 Zea-Longa评分低于S5组,但S5组损伤后1-3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较同组损伤1d呈下降趋势,提示ASCI后,神经功能是一个自我恢复的过程,而采用高频电疗对神经功能损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缩短恢复时间,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但微波疗法不宜过早使用,且剂量应小,这与Pang等[6]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相近。BDNF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重要成员,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作用与邻近细胞膜特异性受体TrkB结合而促进神经元存活、增殖,突出其可塑性作用,继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轴突再生与修复[7-8],Zhou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BDNF可能通过与其受体TrkB结合,而启动众多信号通路传导,发挥其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可见BDNF、TrkB在ASCI神经系统修复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损伤1周时各组BDNF、TrkB细胞阳性数达高峰,且S3组最高,S2组次之,S4、S5组低于S2、S3组,在损伤后1-2周时这种差异最明显,而在3周差异趋势减小,甚至在3周时S5组低于初始水平,而S2、S3、S4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相关分析显示 ASCI大鼠损伤后 3周内,Zea-Longa评分与BDNF、TrkB阳性率呈负相关,这与谢财忠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无热量短波或超短波可较好调动内源性BDNF合成增加或转运增加,促进局部运动及感觉神经元的存活、轴突生长,阻止神经元死亡、促进其存活与修复;微波也能刺激BDNF-TrkB表达,加快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但效果较短波或超短波弱,考虑与微波超高频电磁场中发生振荡较短波、超短波更为剧烈,偶极子旋转、有极分子摆动过于剧烈有关,对尚处于损伤急性应激刺激阶段的脊髓来说可能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高频电疗可明显改善ASCI大鼠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上调BDNF-TrkB表达而发挥作用。
叶总接过话茬:“这么看来,我猜的就八九不离十了。老贾成功骗过我们之后,就剩下钓你教授上勾了。那天我提前离开酒席之后,他怕夜长梦多,便用钱盒子为饵,促成交易。仔细想想,看来老贾真的是以为这个盒子不太值钱,所以才把它当陪衬送给了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