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入路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2018-12-14王兴平

颈腰痛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椎板椎间入路

王兴平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区州中心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1]。当前对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内窥镜治疗主要有两种手术入路,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interlaminarendoscopic discectomy,PIED) 和经皮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60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讨两种入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01-2016-01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椎间孔组和椎间盘组,各30例。椎间孔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6~70岁,平均(41.32±6.41)岁;病程 6~27 个月,平均(14.87±4.02)个月。椎板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9岁,平均(43.55±6.19)岁;病程 7~28个月,平均(15.11±4.32)个月。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椎间盘微创治疗学》[2]中关于LDH的诊断标准,且经X线片、CT或MRI检查确诊为 L5-S1单节段 LDH;(2)年龄 20~70 岁;(3)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患者;(4)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合并腰椎结核、脊髓肿瘤、骨折、骨性椎管狭窄和(或)腰椎滑脱者;(2)合并内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者;(3)合并偏头痛、心绞痛等其他影响腰腿痛评价的疾病者;(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1.2.1 椎间孔组 取俯卧位,保持腹部悬空,沿棘突标记后正中线,再标记两侧髂嵴体表投影线,在C型臂正位X线透视下标记经椎间隙中央水平线,其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为椎间盘中心。沿棘突后正中线旁作一条12~14 cm的平行线,穿刺点选取该线与髂嵴最高点的交叉点。采用1%的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后,在C型臂透视下穿刺,当穿刺针达到Kambin安全三角区椎间盘后缘后,将穿刺针取出,沿导丝逐级将扩张套管置入,将工作套管置入,在C型臂下确认位置,选取正确后将椎间孔镜置入,并持续冲洗,将蓝染变性的髓核组织切割清除、取出,进行神经根探查,对于神经根周围有瘢痕组织或粘连组适当清除,彻底减压,给予双极射频辅助彻底止血,修补纤维破坏口,将套管拔除,切口缝合1针,并覆盖无菌敷料。

1.2.2 椎板组 全麻后取俯卧位,保持腹部悬空,在C型臂X线下确认病变位置,于相应节段正中线旁开2.0~2.5 cm切口,将定位针插入,插入深度以达到关节突表面为宜。定位手术节段棘突旁5 mm处作纵形切口,长度为7 mm左右,将深筋膜切开,置入扩张管,并沿扩张管旋入工作管道,在透视下确定满意后,将扩张管拔除置入内窥镜。切除部分黄韧带和影响手术视野的脂肪组织,逐层进入椎管,调整工作管道探查神经根,并用神经剥离子松解神经根,暴露椎间盘,将髓核突出组织摘除,并调整内窥镜,观察S1神经根,彻底减压,并摘除周围髓核组织,见神经根搏动正常后,给予双极射频消融、止血,将器械拔除,并缝合切口1针,给予无菌敷料覆盖。

1.3 观察指标 随访12~18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程度。

1.4 疗效标准 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进行判定[3],能正常参加社会活动和工作,无运动受限和疼痛为优;可参加调整好工作,临床主要症状显著改善,偶发神经性疼痛为良;处于残废或不能参与工作,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可;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神经根受损处于持续状态,不得不再次手术治疗为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经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描述,经卡方(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椎间孔组治疗优良率为86.67%,与椎板组的83.33%相当(P>0.05),见表1。两组术前VAS评分和DO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DO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 2。

2.2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MacNab优良率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和DO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和DOI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与术前相比,P<0.05;#表示与椎板间组相比,P>0.05

观察时间 椎间孔组 椎板间组VAS评分 ODI评分 VAS评分 ODI评分术前 7.32±1.15#62.13±10.84#7.40±1.28 60.83±11.84术后3个月 2.53±1.24*#21.63±8.42*#2.55±1.16*22.31±8.92*末次随访 1.89±1.64*#19.42±6.82*#1.90±1.59*19.35±6.16*

表3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透视次数 术后卧床时间(h) 住院时间(d)椎间孔组(n=30) 85.22±15.23 26.15±8.38 5.55±1.26 4.63±1.23椎板间组(n=30) 65.35±16.84 6.21±1.52 6.02±1.09 4.59±1.20 t 4.793 12.824 1.545 0.127 P 0.000 0.000 0.128 0.899

2.3 安全性 两组均顺利实施手术,无脊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切口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研究显示,腰5骶1椎间隙宽度达到21~40 mm,S1神经根较腰5骶1椎板间有18~26°射角,是腰椎椎间隙最宽者,PIED术中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操作,且其适应证较广,除了腰椎不稳和合并腰椎感染患者,其可广泛治疗旁中央型、游离脱垂型、极外侧型和中央型椎间盘突出[4]。相对来说,对于高位移位的LDH患者和椎管内巨大型脱出的LDH患者,采用PTED入路操作空间则相对受到限制,可能会出现髓核清除不彻底,导致手术效果欠理想,但对于极外侧型和中央型的LDH患者,采用椎间孔入路可以达到椎间孔外侧区域,摘除髓核组织更方便和安全[5]。对于游离脱垂型的LDH患者,采用椎间孔入路难度则有所加大。本研究显示,椎间孔组和椎板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其MacNab优良率分别达到了86.67%和83.33%,两组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DO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减少,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6]。

查圆瑜、金伟[5]等人认为,对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PIED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本研究也显示,椎板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较椎间孔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在安全性上,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脊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切口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提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均安全。值得注意的是,PTED手术需要从椎间孔区域进入椎管内,但是由于腰5骶1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施术者需要注重髓核摘除的彻底性,同时,对于部分关节突阻挡患者,需要行椎间孔扩大形成术,会对侧关节突出部分的骨性结构造成一定破坏[7],其对患者脊柱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还需要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椎板椎间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