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锚定法与Arch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8-12-14杜东升
杜东升
(辽宁省阜新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分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CSM的常用术式,关于其开门侧的固定方式,目前多采用Arch钢板或锚定法进行处理[3,4],为进一步对比两者的疗效差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09-2015-03采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70例CSM患者,进行两种术式疗效对比(包括JOA评分改善情况,椎管扩大情况,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等方面),为此类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例CSM患者均为我科2013-09-2015-03,收治并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手术者,均存在典型的四肢感觉、运动或括约肌功能障碍,经X线、MRI等检查提示有退变性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脊髓多节段受压(3个以上节段)。依据开门侧固定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Arch钢板组37例和锚定组33例。Arch钢板组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47-66岁,平均(52.3±4.8)岁;患者病程为 10个月-6年,平均(13.4±2.6)个月;术前 JOA 评分为平均(7.3±2.2)分。锚定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9-67岁,平均(53.7±5.2)岁;病程 9个月-5年,平均(14.2±5.3)个月;术前 JOA 评分平均为(7.5±1.8)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头低略屈颈,作C2-7或C2-T1棘突的后正中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并分离椎旁肌,以良好显露两侧椎板及部分关节突。依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的受压部位,选择具体的减压节段,以症状轻的一侧为门轴侧、症状重的一侧为开门侧。以气动磨钻将椎板磨开后,门轴侧以磨钻在椎板上磨制成深达椎板深层皮质的“V”形骨槽作为铰链,开门侧则磨透椎板内侧皮质骨直至硬膜囊。而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开门侧固定方案。
锚定组:分别于C3-7侧块置入4枚12 mm长度的带线锚钉,在待开门的棘突根部进行打孔,而后将锚钉尾端的缝线穿过孔洞,以完成开门。而后,拉紧缝线并打结,保持椎板处于开门状态,以咬骨钳将黄韧带清除、分离硬膜上粘连的韧带,对硬膜囊进一步减压,确定椎管形态良好后,将碎骨植入门轴背侧以辅助其骨性融合。Arch钢板组:探查椎板间黄韧带,并以咬骨钳将其咬除,探查并扩大外侧神经根管。分别于每一节段,以合适型号的Arch钢板置于开门口,其两端分别置于开门侧棘突根部椎板与侧块中点位置,并以螺钉固定。确定椎管形态良好后,将碎骨植入门轴背侧以促进其骨性融合。两组患者进行上述处理后,冲洗切口并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术后3天将头颈部固定,术后7天可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4周后可渐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
1.3 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31个月,平均26.1个月。术后随访期间,进行以下指标的评估:(1)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24个月进行JOA评分,以评估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17-术前)×100%。(2)于术后3个月,进行CT及MRI检查,测量其椎管正中矢状径,并计算其椎管扩大率,计算方式为:椎管扩大率=(术后-术前)/术前×100%。(3)统计患者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例数,并对两组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年龄、病程、JOA 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手术前后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轴性症状的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一期切口愈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2.2 JOA评分改善率比较
分别于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24个月,计算其JOA评分改善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两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24个月,Arch钢板组的改善率显著优于锚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改善率对比(%)
2.3 椎管扩大情况
术后3个月进行CT、MRI检查,Arch钢板组的椎管扩大率为(54.1±15.2)%,显著高于锚定组的(37.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28;P<0.05)。
2.4 其他情况
两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情况比较:Arch钢板组术后出现3例,发生率为8.1%;锚定组术后出现8例,发生率为24.2%。两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71;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铰链侧均达到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再关门现象,Arch钢板组患者无内固定松动、脱落现象。典型病例见图1-4所示。
3 讨论
3.1 “开门侧”的固定处理
关于开门侧的固定方案,传统上是采用丝线悬吊方法,将棘突根部以丝线固定于门轴侧的椎旁肌及小关节囊上,以防止术后再关门。但悬吊法处理后,患者易发生轴性症状[8]。另外,由于其开门侧仅以丝线悬吊,无支撑固定作用,若丝线发生松弛、断裂或软组织切割,或门轴侧的周围肌肉组织收缩挤压已掀开的椎板,易导致开门侧的固定不稳,甚至发生再关门现象[9]。
其后,学者们对传统悬吊法进行了改良,利用颈椎侧块置入铆钉,并利用螺钉自带的不可吸收缝线通过棘突拴线,从而达到固定效果,被称为“锚定法”。由于该方法无需将缝线缝合于软组织和关节囊,避免了悬吊对小关节囊的刺激,同时减少了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10]。但锚定法仍有一定的弊端:首先,该方法仍然是继承了缝线固定的模式,由于缝线张力不均衡,门轴侧固定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可导致门轴侧骨质愈合慢、再关门现象;同时,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来说,存在单枚螺钉固定不牢固的情况[11]。而与之相比,Arch钢板则可在掀起的椎板与同侧侧块之间建立稳固的桥接结构,开门侧可形成真正的刚性支撑,术后即刻稳定,可防止再关门或开门的角度减小;同时,Arch钢板固定对门轴侧也可起到牢固的稳定作用,有利于其门轴背侧的骨性融合,防止椎板的原位还纳。
图1 术前MRI片
图3 术前侧位X线片
图4 Arch钢板固定术后侧位X线片
3.2 Arch钢板固定的优势
为了进一步对比这两种固定方法的差异,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我们对37例采用Arch钢板固定、33例采用锚定法固定的CSM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发现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为相近(P>0.05),且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24个月,Arch钢板组的JOA评分改善率显著优于锚定组(P<0.05),提示Arch钢板固定后,患者远期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两组术后24个月均未发现再关门或铰链侧不融合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病例数较少,以及我们重视对再关门的预防处理有关(例如,我们术中注意清除增生的黄韧带,并确保内固定较为稳定,要求患者术后3个月内坚持卧床休息,并严格在支具保护下方可下地活动)。但Arch钢板组的椎管扩大率为(54.1±15.2)%,显著高于锚定组的(37.6±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两组均为我科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我们均采取相同的开门标准,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取得相近的椎管扩大率,但结果提示Arch钢板组更佳,说明其可更好地维持术后开门效果,也体现了Arch钢板的“刚性固定”优势;而相比较,锚定法虽未出现再关门病例,但术后3个月有潜在的椎管正中矢状径丢失现象,即椎管和脊髓的有效减压面积有明显丢失。另外,在轴性症状发生率方面,Arch钢板组仅发生3例,发生率为8.1%,显著少于锚定组的8例(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性症状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分析Arch钢板固定后轴性症状发生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1)该钢板为钛合金材质,切迹低,相对不可吸收缝线而言,其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炎性刺激作用;(2)其属于真正的刚性固定,术后有更佳的稳定性;(3)Arch钢板的铰链侧暴露范围较小,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关节囊。
3.3 手术注意事项
虽然Arch钢板可取得良好的刚性固定效果,但应注意,其仅靠螺钉的垂直固定,在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螺钉把持力不足,可能导致松动、塌陷,增加了术后再关门的风险,因此不适宜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人群。
另外,颈椎单开门的角度不应过大或过小。理论上来说,其角度越大,则椎管的扩大效果越好,脊髓减压也越好。但实际上,若开门角度过大,使得脊髓向后飘移的幅度也有所增加,无形中增加了术后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的危险,甚至导致门轴侧椎板完全离断、开门失败;若开门角度过小,则椎管面积增加有限,不利于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同时,由于锚定法固定后,存在椎管扩大率丢失现象(本研究中,锚定组术后3个月的椎管扩大率显著低于Arch钢板组),因此在行锚定法固定时,术中应注意适当预留可能丢失的开门角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