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安钢琴前奏曲第五首《不可触及的梦中之声》音高组织研究
2018-12-14赵一凝
赵一凝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31)
奥利维尔·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他也是杰出的鸟类学家,教育家。他的创作体裁及内容涉及范围都很广。在他的创作中,宗教、自然、爱情所占比例很大。钢琴作品在梅西安的创作中具有独特意义,它贯穿作者创作过程的各个时期,体现了梅西安在不同时期创作技法的成熟与演变。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形象生动、构思巧妙;有的表现了虔诚的宗教敬仰,寓意深刻、结构庞大;有的则是对爱的感悟、真挚动人。《前奏曲》是梅西安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作品,也是在巴黎音乐学院就读时完成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使梅西安的创作风格逐步成熟,属他的非宗教类作品,在这几首作品中初步体现出梅西安的音乐与色彩,视觉与听觉,的观念以及有限移位,不可逆行节奏的创作手法。一共包含了八首曲目,每首曲目富有标题。从标题看,作品描绘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通过对景物、光影、风声、钟声等的描绘,用音乐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本文选取了其中的第五首——《不可触及的梦之声》为研究对象从音高材料的组织方式为角度进行论述。
一、曲式结构
二、音高材料运用特征
(一)音高材料的运用
A-a是全曲开始1-6小节,右手部分由相同的持续音组构成(由第一小节重复五次,到第六小小节时减缩出现)所采用的音高材料为九声增调式A(1,2,1)来自于梅西安有限移位模式的模式三,如谱例中,所出现的音高按顺序排列即为D E F #F #G A 降B C #C D
谱例1
左手声部是旋律声部,建立在八声减调式(模式二)上。A部分在全曲共出现四次。B部分为7-16小节,其中第七小节为八声减调式(模式二)的音高材料,接着第八小节为第七小节下方大二度模进。第九小节是7、8小节最后一拍三连音的材料连续模进发展,同样是减调式(省略音的减调式)
谱例2
第10-11小节则是建立在A和声大调上的音高进行。第11小节为A和声大调的属九和弦。
谱例3
第12-14小节是由A和声大调逐渐转向有限移位调式(减调式)的过程:第12小节是A和声大调的音高材料,13小节是减调式加上了和声大调的特征音,到了第14小节则是省略音的减调式。
谱例4
第16小节,所采用的音高材料则是建立在八声增调式(模式六)。
谱例5
B部分在全曲共出现三次,其中中间一次为变化发展的形式,其他两部分则是完全相同的。C部分为22-32小节。C部分是由倒影卡农模仿的手法创作。左右两声部合起来可以看作是使用了八声增调式(模式六)上,而左右手相互形成倒影模仿的旋律也可当作是建立在a旋律小调上。
谱例6
B’部分为33-43小节。第33小节的音高材料是九声增调式(模式三)。
谱例7
34-35小节建立在F和声大调上,35小节为F和声大调属九和弦。
谱例8
36-38小节是33-35小节上五度模进,即37-38小节为C和声大调。
谱例9
尾声部分为第65-68小节,其中第65小节为八声减调式(模式二),第67小节华彩部分的音高材料为a自然小调音阶,下方低音时A的持续,直到最后一小节形成了以A为低音的九声增调式(模式三)的纵向叠置。
总结:全曲出现的音高材料有有限移位调式,包括模式三、模式二、模式六及A和声大调、F和声大调、C和声大调和最后出现的a自然小调。可以说音高材料有人工调式与传统调式的共同运用,使音响色彩丰富多彩。
(二)音高材料之间的统一
在A部分的左右手声所采用的有限移位调式之间出了不同的两个音#D、G(八声减调式中包含)及F(九声增调式中存在)其他各音均相同。
B部分中,第10-12小节A和声大调中的音则都存在于第七小节及经过下方大二度模进的第八小节的模式二调式的移位中,而经过一小节的过渡,乐曲又很自然的进行到了模式六,八声增调式,这一小节即包括后一小节调式中而前一调式中不存在的特征音,两个调式音的综合之后才进入到清晰的模式六的音高组织中。
二、模式的转换
梅西安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使色彩有所变化、对比,经常使用各种方式的模式转换,来达到奇异绚烂的音响效果。“因为模式本身并无明确的调性含义,而需要通过音乐展开过程中对其中某些音级进行特殊的强调和处理,才能使这些模式获得某种调性意义。这样,就有可能在同一模式材料中,通过对不同的音的强调,出现调性上的转移,使音乐呈现动力性的发展,或反之,在调性中心不变的情况下,却不断换用不同模式,以取得色彩的变化。”[1]
(一)同模式不同高度
在谱例1中,主音为E,第二小节第四拍上的和弦左右手声部运用了有限移位模式二的音所构成,而开始音则为F。这种转换以和弦为单位,停留时间较短,在听觉上较难察觉变化。
如谱例1,在乐曲的7-8小节中,第七小节为模式二(八声减调式);第八小节则是第七小节下方大二度移位,仍是属于模式二。
在第33-38小节中,第33小节为模式三,九声增调式;第36小节则是33小节上方纯五度的模进(不完全)。第9小节也是模式二的不同高度(相差大二度)的模进及在尾声第65小节和第66小节分别为模式二的不同形态。
(二)同模式不同主音
B部分的第13-14小节,其中第十三小节是主音为#C的模式二所构成,即#C(2,1);第十四小节则是主音为C的模式二,即C(1,2)。
C部分第22-32小节中,可分为四个乐句,都是建立在模式六(八声增调式)上的。其中22-24小节,主音为A。第25-26小节,主音则为D。第三乐句27-28小节,主音为#F,最后一个乐句29-32小节,则回到了与第一乐句相同的主音A上。
尾声部分的65-66小节,则是由A为主音的模式二转到第66小节的E为主音的模式二上。
(三)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
乐曲中不同模式之间转换的顺序为:A部分1-6小节右手声部为模式三,之后到B部分中的7-9小节为模式二,之后10-11小节是A和声大调的组织材料,12-16小节,则为A和声大调逐渐过渡到减调式,再经过一小节(15小节)过渡,转到八声增调式(模式六),之后回到A部分为模式三,之后进入C部分为八声增调式(模式六),此时模式六的写作技法为倒影卡农模仿形式(第22-32小节)。
实验组孕妇和家庭其他人的满意率为96.3%,对照组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B’乐段又转为九声增调式和和声大调的调式范畴,之后再现部分重复呈示部的内容。
第64-65小节是以E为主音的模式三(九声增调式)转向了A为主音的模式二(八声减调式)上的不同模式的转换。
在尾声部分是模式二八声减调式转换到模式三,最后全曲结束。即为模式三—模式二—A和大—模式六—模式三—模式六—模式三—F和大—模式三—C和大—模式三—模式二—模式六—模式三—模式二—模式三。
三、和弦运用特征
(一)和弦的构成
1.传统大小调式和弦
梅西安作为20世纪富有创新性的作曲家之一,传统大小调式和弦在他的作品中虽不常见却也是他丰富的和声语汇中的一部分。在梅西安的第五首钢琴作品中,如谱例1中所示,第11小节是A和声大调的属九和弦,第35小节是F和声大调的属九和弦,第18小节是C和声大调的属九和弦。
2.附加音和弦
在以三度叠置为基础的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中附加一个音使之与其中某个和弦音之间构成二度音程,如第1-6小节左手声部的核心和弦是A大三和弦附加六度音构成。
尾声部分第66小节,可看作是A的属九和弦附加增四度、大六度的附加音和弦。
3.其他和弦
乐曲开始部分,右手声部具有背景层次意义的一系列和弦,用模式三写成。这些和弦列构成的基本出发点是各和弦音在模式中间隔的音级数。
第1-6小节的右手声部和弦均由模式三中每隔3,2个音级摘取一音构成。而在左手声部可看作是围绕A附加音和弦的装饰性和弦,这些和弦在模式范围内间隔音级数的选择是比较自由的,有隔1,2音或隔2,1音构成,起到了色彩绚丽的连接、填充式的作用。
第7小节除开始的附加音和弦之外,是在模式二中隔2音取一个音构成。第16小节,左右手声部各和弦音为间隔2,1音摘取为主构成。最后一小节,是模式三的自我纵向叠置所产生的形式。
(二)和声的组合关系
如在第一小节以F-降B-D和弦为中心,呈对称结构,第一个和弦明确了调式调性(A大调),其他和弦则是相互对称,且这组和弦中共出现了9个不同和弦,除降B-E-#G、D-#G-C、#F-C-E外,其他均为大三和弦四六结构平行进行。
第16小节和弦是建立在模式六的反向平行运动,且每个和弦低音之间相差的半音数为2、2、1、1。
第41-43小节,两端和弦E-#F-B-D与中间高八度的和弦紧密联系使之构成了对称性的和声进行(不可逆进行)。
A部分左手声部开始即是建立在A大调属音E上附加音的和弦,是1-6小节的核心强调和弦。G-C-D和弦的低音可看作是属和弦的三音。在纵向上与之相对应的#F-C-E和弦在音高上无重复音,之后的#F-#D的低音线条在此低音上构建的和弦可看作是E的上下辅助音和弦,而这两个和弦与上方对应的和弦的音则完整的包括了模式二中的八个音。
梅西安的和声连接较为自由,在本首乐曲中,和弦低音间的进行多为大二度、增四度的进行,而在两个相邻的和弦之间所包含的音又会有较大的不同,进而寻求色彩上的变化发展与统一。
四、结语
梅西安的《第五钢琴前奏曲》从曲式结构、音高组织、节奏节拍布局等方面体现了作曲家巧妙的安排及独特的思维创意。通过对各种音高材料的使用、相互组合、发展变化,使整首作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浑然一体。梅西安对于有限移位模式、节奏变值、曲式构成等作曲技法的运用在20世纪起到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研究梅西安的作品时,需要把握其内在写作目的,体会梅西安独具匠心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吸收借鉴,以期对自己的创作实践有所启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