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2018-12-13王艳萍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德育教育

王艳萍

【摘 要】 德育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动力。本文简要阐述了几点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对学生德育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教育探究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重要工作之一,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方面的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小学的德育工作是基础中的重中之重,不能忽视。在此谈几点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通过教师自身榜样作用,做学生的表率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低年级小朋友模仿能力特别强,这就要求德育教育既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更要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使学生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源自于自身广博的知识、举止言行、崇高的品德和博爱的心灵。相对于空洞的道德理论说教,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起到更生动、更形象的榜样作用。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各科教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每堂课中。如,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文以载道”,一篇课文、一段文字、一个词句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如在学习《长城和运河》《庐山的云雾》时,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花瓣飘香》的学习中,加入中国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的德育教育。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中进行,我们要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仔细品味其中的思想感情,以达到使学生明白事理,受到教育的目的。

三、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环境对他们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德育氛围,使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国旗、唱国歌之后,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进行校园建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校园建设的更美。在学生动手参与过程中,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

四、重视家庭教育

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离不开儿童在早期所接受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更是家长们的义务。我们应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培养优良的品质。同时,家长也应当重视对小学生是非判断能力的培养,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老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要关注学生在家里的生活情况,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统一。

五、重视网络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影响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社交、学习也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社交工具。但网络信息量大,且覆盖范围广、内容繁杂,各种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暴力游戏对于理解力和判断力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个极具挑战性的考验。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做到文明上网,避免小学生沉溺于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游戏。使学生能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做懂法、依法、守法的好学生。另外,政府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学习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六、寓德育于讲故事和活动中

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一味的给他们灌输大道理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还不深入,更别提您的一些条条框框的大道理。学生们有他们的接受方式,像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学生一听到讲故事,马上就会来精神并安静下来。教师可以充分抓住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为了培养学生守信用,可以给他们讲《捧着空花盆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做人做事一定要守信用。为了让学生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可以给他们讲《王羲之吃墨》的故事。学生会在这些故事中产生共鸣,也会较快接受这些道理。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喜欢活动。如果把活动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德育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开展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活动要因时因人而异,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组织观看有诚信教育内容的影片等。其实道德教育活动的时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开展教育活动,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季,李楠. 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 易连云. 变革与发展 中小学德育专题研究[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