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原则与策略

2018-12-13王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原则小学数学

王君

【摘 要】 新课改之后,对于数学这门抽象性较强的课程而言,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原则与策略,期望能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积极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原则

新课改之后,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老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教学,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关注焦点。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新课改之后,需要老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性,以生为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明确教学引导、组织与参与教学作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2. 兴趣原则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教学,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短故事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放松学生的心情,并给他们设计出创新性较强的习题,不断感受数学课程的魅力所在。

3. 提问原则

小学数学老师想要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的,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强化,频繁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与思路拓展中,寻找多种解决问题途径。长期以往,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学生的认知及理解能力能得到逐步提升,思维的广度得到拓展,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分析

1. 注重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中需有意识给学生预留表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并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见解,让其在团队中获得认同感。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此时老师需要给予理性分析与指导,找出可取部分进行肯定,鼓励与表扬学生的想法,提升其学习自信,让学生具有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

2. 加强对学生潜力的激发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着手教学,运用创新的情境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融入到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他们较为认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直观的参与生活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善于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思路。

3. 注重对教学体系的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创新教学体系。首先要采取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并行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学中要明确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提出多样的答案,不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内容需围绕教学重难点挖掘创新素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与学习范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毋庸置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简单的,更不是随意的,需要在坚持主体性、兴趣性与提问性原则的基础上,从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激發与挖掘学生的潜力及创新教学体系三大视角着手,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

[2] 张斌. 问题意识培养模式在数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3).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原则小学数学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