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2018-12-13徐先凤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徐先凤

【摘 要】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爱上语文学科的学习,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各种素养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会逐渐显现出雏形,所以,在小学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切实上好一堂语文课,帮助学生提升学科能力。那么,在具体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具体的实践呢?以下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将语文学科当成外语来学,从基础开始落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语文学科的教学当成国语的教学,更应该从外语的角度去教学。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的了解只停留在拼音上,而我们的汉字又是表意文字,所以很多的时候,低年级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拼音到文字的转换,更不要提写句子了,很多的学生都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书写。一篇看图写话常常缺头缺尾,断句断的位置不对,缺少标点符号等等,这类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都作为最基本的学生该具备的素养,并不会给学生进行过多地讲解,但这正是学生该阶段的学习所缺乏的东西,是需要学习的部分。举例说这样一句学生写的话:今天我跟着爸爸、和妈妈和我去公园玩。很明显这是一个病句,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并不会发现这是一个有问题的句子,因为这是依照学生自己的说话习惯造出来的一个句子,所以在没有经过教师的引导性教学之前,学生潜移默化地将日常中的用语放入了语文学科任务中。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从基础开始落实,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大到句子结构问题,都要帮助学生把知识点落实下来。

二、习惯学习,培养学生关联性学习方式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相互关联的学习习惯,不仅让学生学到语文学科的知识,还可以将语文学科的掌握的能力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以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学习为例,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不能只顾着自己讲,必须要培养起学生的自读能力,引导学生去自己提取出文章中关键内容,并可以总结和概括出关键信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对于数学学科的解答题不能做好,这都是由于语文学科的这一基础没有打好造成的,学生不能够自主读题,平常学习的知识内容都是教师总结好了然后传授给学生,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锻炼去获得这些东西,那么在其他学科需要运用到的时候自然也就不能运用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这一关联,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能力,自己读题,自己提取,自己总结,获得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各个学科的学习服务。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好根本引导,帮助学生的基础性知识的完善,提升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自己去看文本,提取知识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蓝利俏. 浅淡小学语文教学[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8(2).

[2] 王颖. 小学语文教学刍议[J]. 读与写,2018(2).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