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道癌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2-13陈正海王罗筛汪性展杨兆东

当代医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食道癌病患胸腔镜

陈正海,王罗筛,汪性展,杨兆东

(淮安市肿瘤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

胸骨后疼痛、进行性吞咽梗阻以及闷胀等都是食道癌的 主症[1],本病乃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病理基础为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病变,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本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仅排在胃癌之后,可占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的2%[2]。目前,手术切除乃本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则在25%~41%的范围之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因具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创伤小与并发症少等特点,受到了诸多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对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两种不同的术式在食道癌中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接诊的食道癌病患40例,都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符合食道癌诊断标准[3],并于术前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5.26±7.13)岁;病灶位于胸中段者,13例;位于胸上、下段者,7例;腺癌者,1例;鳞癌者,19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5.19±7.06)岁;病灶位于胸中段者,14例;位于胸上、下段者,6例;腺癌者,2例;鳞癌者,18例。两组病灶位置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麻醉禁忌证者;心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不耐受手术者;凝血机制障碍者;全身感染者;未获得知情同意者;依从性较差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试验组采取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疗法,详细如下:协助取左侧卧位,予以单肺通气。选择右侧腋下第5肋间作小切口,长度约为5~10 cm,然后再按要求将胸腔镜缓慢置入。仔细探查患者的肿瘤位置,明确肿瘤可切除后,对纵膈胸膜进行纵行剖开。充分游离食管后,将食管规范化的提起,同时利用超声刀对胸段食管进行游离,向上到胸膜顶直到膈肌食管裂孔部位。将隆突以及纵膈等部位的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扫,然后再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予以双肺通气。作上腹正中切口,并对胃进行充分的游离,然后再彻底清扫胃左和胃周血管旁的淋巴结。于胃大弯以及胃大弯中间作平行曲线,直到胃底部为止。对胃底、贲门和胃小弯组织进行部分切除,使之形成和食管缝合的管状胃。于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作切口,长度约为3.5 cm,并对颈段食管进行充分的游离。从切口将胸段食管以及管状胃缓慢拉出,然后再对颈段食管进行有效的离断,使之和管状胃相互吻合。对照组采取传统三切口食管根治术疗法,详细如下:左侧卧位,并予以单肺通气。选择右胸第4肋间后外侧作切口,然后再对胸段食管进行规范化的游离。待对纵膈以及隆突部位的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扫之后,再协助取仰卧位,予以双肺通气,本组管状胃的制作和食管吻合的方式均与试验组相同。

1.4 评价指标 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与肺炎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同时对各组的住院时间作出比较。参考QLQ-C30(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标准[4],对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评价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为(170.29±13.25)min,明显比对照组的(207.31±17.26)min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比较明显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分析表Table1 Two groups of operation indicators analysis table

2.2 住院时间评价 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为(8.12±0.56)d,对照组为(10.04±0.51)d。经比较,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64,P<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 试验组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占总比例的5.0%;对照组5例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占总比例的25.0%。相比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分析表[n(%)]Table2 Two sets of complications analysis table[n(%)]

2.4 生活质量评价 试验组术后的QLQ-C30评分为(87.51±4.96)分,对照组为(70.25±5.84)分。综合分析后发现,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4 2,P<0.05)。

3 讨论

现阶段,食道癌在我国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类疾病。主要是由管鳞状上皮亦或者是腺上皮异常增生所引发[5],当疾病恶化时,增生症状会逐渐发生癌变,但这一过程比较长。手术是食道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有助于抑制患者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的三切口食管根治术都是食道癌病患的一种常用治疗术式[6],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但手术创伤大,预后效果差,术后病情恢复慢,并发症发生风险高。相关研究表明[7],在采取传统三切口食管根治术疗法对食道癌病患进行治疗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其机体功能,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达到了39.29%。由此可见,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并不高。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乃比较现代化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手术用时短以及预后效果好等特点,在现阶段已被广泛应用于食道癌病患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相比较于传统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比如:①有助于减少术后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②能缩短患者术后病情康复所需的时间;③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④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钟惠铃等[8]的研究表明,接受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28例食道癌病患,其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14%(2/28),明显比接受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28例病患低(39.29%),并且前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都明显比后者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比后者低。

本研究中,试验组采取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疗法,对照组采取了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疗法。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选择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食道癌病患进行施治,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食道癌病患胸腔镜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药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