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时间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2018-12-13高炳宏孟志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训练量赛艇

高 欢, 高炳宏, 孟志军

(1.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竞技体育研究一中心,上海 200030;2.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赛艇比赛距离为2 km,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全身70%以上的肌肉被动员。高水平赛艇运动员对有氧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1],经测算,赛艇项目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有氧代谢供能占70%~87%[2-3]。对赛艇运动员而言,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氧能力尤为重要。基于此,高原训练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赛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青睐。研究表明,高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红细胞数量和总血红蛋白质量[4-5],增加毛细血管密度、骨骼肌线粒体数量和缓冲乳酸能力[6],还可以提高运动时的肺通气、换气能力[7]。上述生理作用的改善均有助于机体有氧能力的提高。实践表明,高原训练不仅可以改善亚极量负荷的运动表现[8],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无氧代谢能力[9]。部分运动员借助高原训练大幅提高了专项运动能力,获得了奥运会金牌[10]。

高原训练的最佳持续时间一直以来没有定论。研究表明,持续3周1 800 m海拔高度下的高原训练可使总血红蛋白质量或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11-12],这可能是持续3~4周中等海拔高度高原训练较多的原因之一[11-17];国内学者亦认为一次高原训练以4~6周为宜[18-19]。更长时间的高原训练较少见,顾虑之一是担心过长时间的高原低氧暴露会导致体质量下降、骨骼肌丢失[20-21],也不利于回到平原后的适应[19]。超过6周的高原训练的效果如何,目前还鲜有报道。本文拟通过对优秀赛艇运动员为期8周的高原冬训前、后运动的能力进行分析,探索8周长时间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其他运动项目运动员运用该训练模式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上海市男子赛艇队优秀运动员17名,其中,国家级健将4人,国家一级运动员13人。研究对象的训练年限为(6.82±3.17)年,身高为(193.85±4.11)cm,年龄为(22.24±3.44)岁,体质量为(93.71±6.15)kg。

1.2主要训练内容本次训练在海拔近2 300 m的云南省会泽县高原训练基地进行,共持续8周,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训练内容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每7 d为1个训练周,每个训练周结束后调整休息1.5 d;每个训练周包含2个小周期,每个小周期结束后调整休息半天。第1阶段的4周训练结束后,即第5周为调整周,训练量减少约20%;第8周的后3天为下高原前的减量调整周,训练量减少约30%。高原训练过程中每个阶段均穿插一定比例中高强度的有氧训练内容,第2阶段高强度有氧训练量更大。8周高原训练过程中的主要训练内容如表1所示。高原训练结束后第1周的前半周为调整训练期,训练量大幅减少;第1周的后半周和第2周安排2~3次无氧阈强度和最大摄氧量强度课。

表1 赛艇运动员8周高原训练的主要内容Table 1 Main training contents of rowers during eight-week altitude training

1.3测试指标与方法

1.3.1 最大摄氧量 跑步和赛艇测功仪准备活动15 min,适当拉伸,活动关节,休息15 min后进行赛艇测功仪(ConceptⅡ)多级递增负荷测试,每级2 min,每级间无间歇,起始负荷为2 min/500 m,速度逐级提高5 s。完成最后一级测试后,全力冲刺至力竭。教练员、科研人员在旁边监督、鼓励。要求被试全程佩戴便携式心肺功能测试仪(Cosmed k4b2),以Breath by breath法采集摄氧量、CO2呼出量、通气量等各项数据。

1.3.2 测功仪六级递增负荷测试 以测功仪或慢跑的形式做准备活动15 min,休息15 min,其间适当补水。之后,开始6级测试,每级总距离为1 km,每级间歇1 min;起始负荷为2 min/500 m,速度逐级提高5 s;每级结束后取20 μL指尖血测试血乳酸浓度(YSI-1500血乳酸仪)。教练员进行记录及监督,运动员测试时尽量保持每级速度恒定。

1.3.3 测功仪2 km最大能力测试 测试前先慢跑和测功仪准备活动15 min。准备活动完成后,适当饮水,休息放松15 min后开始测试,要求运动员尽全力完成。教练员记录2 km的平均功率和总成绩。

1.3.4 体质量、体脂率和血红蛋白等指标测试 训练周调整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采前臂静脉血,采用Beckman COULTER AC T10血球仪测定血红蛋白浓度Hgb,试剂由Beckman公司提供;采用TCS150电子台秤称量体质量;采用皮脂卡钳(SK-101)测量上臂(肱三头肌肌腹)、肩胛下缘皮脂厚度(mm)。然后根据长岭晋吉公式[22](成年男性)计算体密度:D=1.091 3-0.001 6×(上臂皮脂厚度+肩胛下缘皮脂厚度)。根据Brozek公式[23]估算体脂率:体脂率=(4.570/D-4.142)×100%。

1.4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为配对t检验(双尾),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为P<0.05,极显著性水平为P<0.01,0.05

2 研究结果

经过8周高原训练后:①运动员体质量较高原训练前未发生显著变化,而体脂率显著降低(表2);②高原训练后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表3);③与高原训练前比较,下高原后第1周,测功仪2 km成绩平均提高约2 s(表3);下高原后第3周t2 km显著提高,平均提高幅度达5 s(表3);④测功仪六级递增负荷测试表明,W2和W4在下高原后第1周仅略有提高,未发生显著改变;但在下高原后第3周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W4较高原训练前显著改善(表3)。

表2 高原训练前后运动员体质量、体脂、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Table 2 Change of body mass, body fat percent and bloo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rowers pre- and post- altitude training

表3 高原训练前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变化Table 3 Change of exercise performance of rowers pre- and post- altitude training

3 分析与讨论

由以上可知:以中低强度有氧耐力训练为主的8周长时间高原训练可显著改善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水平和专项最大运动能力;体脂率显著下降的同时,体质量并未发生显著改变,提示瘦体质量增加,身体组成得到改善;下高原后第3周,t2 km、W4显著提高,提高的幅度较下高原后第1周更大,提示下高原后第3周运动员可能会表现出较好的竞技状态。

高原训练的效果与高原训练中的内容紧密相关。赛艇项目对有氧耐力有很高的要求。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报道指出,在当时东德国家赛艇队的日常训练中,低强度有氧训练占较大比例,即使是赛前训练阶段,有氧训练所占比例也高达55%[24]。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艇项目上取得2块金牌的德国队,在整个年度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低强度有氧训练的比例基本都保持在95%;在赛前训练阶段,水上专项训练比例提高,低强度有氧训练的强度降低,但接近或超最大摄氧量强度训练会增加至约5%[25]。血乳酸浓度(Bla)是反映运动强度的经典指标。调查发现:国际水平的优秀赛艇运动员在赛季准备阶段90%的训练内容为低强度有氧训练(Bla<2 mmol·L-1);即使是在赛前,75%的训练内容仍是低强度有氧训练(Bla<2 mmol·L-1)[24,26]。Steinacker[26]建议,在准备阶段的大强度训练(Bla>6.5 mmol·L-1)不应超过总训练量的10%,赛前阶段则应增加至25%。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优秀赛艇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十分注重基础有氧训练,同时对赛前的大强度训练亦很重视,训练中对于无氧阈强度至最大摄氧量强度间的强度则较少涉及[24,27-28],两极化特征明显。本次高原训练第1阶段以打基础的低强度有氧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为主,穿插少量无氧阈强度训练内容;第2阶段仍以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但无氧阈强度训练量有所增加;整个高原训练过程中基本未涉及最大摄氧量以上的大强度训练内容,训练模式与上述研究相近。本次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无严重伤病发生,体质量基本无变化,但体脂率降低;高原训练后最大摄氧量、W4和t2 km均显著改善,训练效果较好,再一次证实了该训练模式的有效性。

对于高原训练后何时会出现最佳竞技状态,目前尚存有争议。有研究认为下高原后的第2~7天会表现出较好的竞技状态,但也有研究认为下高原后的第10~25天状态最好[29-30]。一项单样本调查研究观察到,竞走运动员和马拉松运动员分别在下高原后的第10天、第3天改写了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并且都在随后的奥运会中获得金牌(下高原后第21天、第26天)[10]。该研究提示,下高原后的最佳竞技状态似乎可以维持2~3周时间,而不仅仅是在某几天。Chapman等[29]指出,高原训练结束后应进行2~3周的平原训练,且必须安排一些高质量的大强度训练课,以帮助运动员对平原训练适应后再去参赛。由此可见,下高原后竞技状态高峰的出现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与下高原后训练内容的安排密切相关。本次实验在下高原调整2~3天后的2周时间内安排了一些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强度课次,训练量较高原训练时也有所降低,有助于运动员在下高原后形成竞技状态高峰。因而,下高原第3周W2、W4和t2 km大幅度改善,部分运动员的t2 km甚至突破了历史最好成绩,表现出更好的竞技状态。

4 结束语

以中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的8周长时间高原训练可显著提升赛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水平和专项最大运动能力,但未对体质量造成显著影响。与下高原后第1周相比,运动员在下高原后第3周表现出更好的竞技状态。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训练量赛艇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