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六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对18个常规化学项目的性能评价*

2018-12-13胡江红袁平宗汤雪彪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精密度国家标准

胡江红,袁平宗,汤雪彪,张 伟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100)

1 材料和方法

1.1 室间质评材料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生化EQA冻干粉样品,批号:201711,201712,201713,201714,201715,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操作并上报结果。

1.2 室内质控材料 上海昆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冻干粉质控品,批号为581141。

1.3 偏倚值 采用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生化第一次常规化学EQA汇报数据,本实验室结果与相应5个批号EQA样品靶值的百分差值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1.4 不精密度值 采用本实验室生化组2017年1~12月常规化学的室内质控累积在控变异系数。

1.5 允许总误差 采用卫生行业标准(WS/T403-2012)及国家标准(GB/T20470-2006)规定的允许总误差值。

1.6 绘制西格玛性能验证图[9]西格玛值计算公式:σ=(Tea-|Bias|)/CV,其中各参数均以百分数表示。具体步骤:打开检验医学信息网首页(http://www.clinet.com.cn),进入EQA主界面,点击左侧栏中“标准化的西格玛性能验证”菜单。在项目添加栏目分别填写:项目名称(如K)、允许总误差(TEa)、不精密度(CV)、偏倚(Bias),点击“添加”按钮。此时K项目分析结果就显示在性能图中,当所有项目添加完成后,点击“打印”按钮,性能图将下载到电脑指定位置。本文选取的常规化学项目一共18项,分别为:钾(K)、钠(Na)、氯(Cl)、钙(Ca)、镁(Mg)、血糖(GLU)、尿素(BUN)、尿酸(UA)、肌酐(Cr)、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

1.7 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10]根据公式QGI=bias/(1.5×CV)计算每个检测项目的QGI值,当QGI<0.8时,说明CV值相对较大,检测项的重复性不好;当QGI>1.2时,说明Bias值相对较大,检测项的准确度不好;QGI在0.8~1.2,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不佳。

2 结果

2.1 本实验室常规化学18项检测项目偏倚、不精密度、西格玛值、性能和质量目标指数评估 见表1。

表1 常规化学18个检测项目西格玛值及质量目标指数

当使用国家标准时,只有Cl检测项目σ< 3;AST,ALP项目3≤σ<4;BUN,CRE项目4≤σ<5;LDH项目5≤σ<6;σ≥6的项目有K,Na,Ca,GLU,UA,TP,ALB,TC,TG,ALT,CK和Mg等14个项目,占66.7%。当使用卫生行业标准时,Cl,ALP,AST项目σ< 3;Na,LDH,ALB,BUN,CRE项目3≤σ<4;Ca,CK,GLU项目4≤σ<5;K,Mg,ALT项目5≤σ<6;σ≥6的项目有TP,TC,TG,UA等4项,占22.2%,明显低于采用国家标准规范性能分析结果,可见行业标准规范比国家标准规范要求更高。采用行业标准规范时,σ<6的有14项,占77.8%,其中QGI<0.8的有CK,BUN,CRE,LDH,Na和AST,其CV值相对较大,检测项的重复性不好,精密度需要改进;QGI>1.2的有K,Mg,Ca和ALB,其Bias值相对较大,检测项的准确性不好,准确度需要改进;QGI在0.8~1.2的有ALT,GLU,ALP和Cl,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需要改进。

2.2 西格玛性能验证图 根据国家标准质量规范绘制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及质量控制规则,见图1。根据卫生行业标准质量规范绘制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及质量控制规则,见图2。图中斜线划分区域从右上到左下依次代表“σ<2(不可接受)”、“2≤σ< 3(欠佳)”、“3≤σ< 4(临界)”、“4≤σ<5(良好)”、“5≤σ<6(优秀)”和“σ≥6(世界一流)”[10]。从图1、图2可见,当采用国家标准规范时,只有1项的σ<3,12项σ≥ 6。当采用卫生行业标准规范时,有2项的σ<3,仅有4项σ≥6。

图1 国家标准化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及质量控制规则图 图2 行业标准化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及质量控制规则图

3 讨论

六西格玛管理技术引入实验室质量管理,多个项目分析性能在一张性能图中同时显示,使质量负责人更直观的掌握实验室质量整体水平,对检测项目选择质控规则时可个性化的精准选择,提高质量管控工作[11]。为了达到理想的误差检出率,对于分析性能σ≥6的项目,选择1-3s(N=2)质控方案就可,5≤σ<6项目,选择1-3s/2-2s/R-4s(N=2)质控方案,4≤σ<5的项目,选择1-3s/2-2s/R-4s/4-1s(N=4)质控方案,3≤σ< 4的项目,选择1-3s/2-2s/R-4s/4-1s/8-X(N=4)质控方案,当σ<3时,即便使用再多的质控规则,也可能达不到理想的误差检出率,只能改进检测方法或更新试剂,提高操作者水平[12]。为探究导致检测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计算QGI的方法选择质量改进方案。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σ<6的14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QGI<0.8,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4个项目QGI>1.2,需优先改进准确度,4个项目QGI在0.8~1.2,需同时改进精密度和准确度,因此提高临床检验的精密度是本实验室目前的主要任务。

本文中不精密度采用本实验室长期累积在控的质控数据计算得到的CV,即累积在控CV来作为其不精密度估计,能真实地反映其检测项目的精密度水平。偏倚值是采用卫生部常规生化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考核结果,其质控品是商品冻干质控材料,按照检测方法分组,除去离群值后,将中位数作为靶值,实验室测定结果与靶值间的偏差作为偏倚的估计,获得的偏倚值有一定的局限性。允许误差采用行业标准质量规范及国家标准质量规范,从表1中可看出:采用不同质量规范标准,其TEa相差较大,最终将导致实验室观察到的方法性能不同。行业标准质量规范有较严格的允许总误差性能规范(TEa较小)将得出更小的西格玛,性能较差[13]。我国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是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CLIA’88)制定的,国家标准中的允许总误差(TEa)质量规范基于可达到的标准而不是适当的标准,设定的允许总误差标准较宽,得到的西格玛普遍较高,本研究中18个项目就有12个σ≥6,占66.7%都属世界一流,这样就会评估试验分析性能为好,但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分析性能并非如此,这可能是对试验分析质量虚假的乐观估计[14]。我国卫生行业标准是根据当前可实现的分析质量水平,同时基于个体内和个体间生物学变异而设定,国内行业标准自发布以来,已逐渐显示其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按照行业标准质量规范来评价本实验室18个常规生化项目,其中σ≥6的只有4项,占22.2%,说明本实验室的常规化学项目的检测性能有待提高。

总之,六西格玛管理技术能有效评价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分析性能,可为检测项目设计个性化质量控制方案,有效地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水平。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精密度国家标准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应用NCCLS EP5-A2文件对AU5811全自动生化仪进行精密度性能评价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