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指导抗战实践中培育起来的延安精神

2018-12-13

军事历史 2018年1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延安抗战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咏“七大”开幕》诗。延安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抗日战争的进程和最终走向。八年抗战期间,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制定的政策、产生的路线方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指导;延安培养锻造出来的干部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延安指出的抗战胜利后的前途和方向,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与希望。在上述工作和革命实践中培育出来的精神与作风,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最生动鲜活的原生形态,成为值得永远弘扬的精神法宝。

一、延安倡导、推动和维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法宝

经过长征,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落脚陕北。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在陕北“立足”,“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4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民族的当前生死存亡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起来,忍辱负重,勇于担当历史重任,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936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斡旋之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全国进入了停止内战、团结御辱的新阶段。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的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延安《解放》第1卷第10期,解放周刊社,1937。8月洛川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这一切工作的动力来源,就是1937年11月4日毛泽东在《新中华报》中指出的“我们的责任”就是“一定要唤醒全国人民全国党派执行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用于挽救危局,战胜日寇”*毛泽东:《我们的责任》,载《新中华报》,1937-11-04。;就是1940年7月中共中央号召的“一切共产党员须知: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

底,才能抗战到底。因此,共产党员要作抗战的模范,也要作团结的模范”,“任何共产党员也不许可不尊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因此,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在抗日原则下团结一切尚能抗日的人,必须反对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卷,759~7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迸发出令日本帝国主义难以想象的无穷伟力,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但是国民党却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对此中国共产党相忍为国、顾全大局,坚定执行毛泽东在纪念抗日战争三周年的文章《团结到底》中强调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兴亡“我们的责任是更大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759页。。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担当,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弱国打败强国的唯一正确的指导路线和法宝始终得以维系。

二、延安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是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走历史必由之路”,而这条道路首要的表现就是举起抗日救亡的大旗,挽救民族危亡于旦夕,坚信“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了,但是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是什么,如何改变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在抗击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再失败与屈辱,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洛川召开,毛泽东在军事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发动全国军队、全国民众参加”的全面抗战路线,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牵制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主要是战略配合),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红军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山地。这为八路军开赴前线进行有效抗战提出了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洛川会议还提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引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抗日的外交政策;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改良人民生活;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抗日的民族团结。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成为全国人民团结的旗帜。1938年5月至6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讲演《论持久战》,他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以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447页。为根据,针对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的错误言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根据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着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日的意志。

《论持久战》不仅使许多人认识到了赢得战争胜利的方法和道路,而且超越了党派之争,在国民党内广为流传,使许多人了解了战争胜利后中国可能的出路,以及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论持久战》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它一直都是我军军事理论的基本教材之一,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

三、延安锻造的人才干部是抗日战争中无数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毛泽东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毛泽东选集》,第1卷,277页。,“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毛泽东选集》,第2卷,526页。。为了培养抗日人才干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及周边地区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行政学院、军事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民族学院等30余所干部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抗大从1936年6月至抗战胜利,延安总校共办了8期,培养干部3.1万余人。陕北公学先后培养了1.3万余名革命干部,其中80%奔赴敌人后方去从事抗日工作,有的直接领导游击战,有的做了县长。延安大学培养优秀干部1万多人,马列学院约八九百人,中国女子大学近2000名妇女干部,安吴堡青训班1.2万余名青年干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000余人,边区党校3700多人,鲁迅艺术学院685人。自然科学院前后约有500余人入学,在延安时期约230人毕业分配工作。*谭虎娃:《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1~1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这些干部,在延安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起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成为其开展抗日斗争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基础。这些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在接受了抗战知识的教育后又走向了五湖四海,同时也把抗战的理论和方法传播到了五湖四海,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了五湖四海。这些干部能深入实际,做最艰苦的工作,他们具有着毛泽东所讲的“冬夏长青,不怕刮风下雪,严寒之中也毅然屹立”的松树的原则性,和“插到哪里都能活,一到春天枝长叶茂,随风飘扬,十分可爱”的柳树的灵活性,他们成为抗日战争中无数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如在马列学院学习过的宋平在回忆文章中指出,马列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我们当时年青的一批干部严肃认真地读了点马列的书,使我们在政治理论和思想方面打下了初步基础,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帮助极大,特别是对于我们在思想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回忆张闻天》编辑组编:《回忆张闻天》,149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四、延安给中国人民指出的是一条光明的道路和一个光明的中国之命运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这两个可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未来走向的政党,根据自己不同的阶级属性,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抗战胜利后的前途和方向。

在繁华的重庆都市里,国民党给的前途和方向是:“只有国民党才能救中国”,这样的中国是“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封建的法西斯专政,有的是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有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的是中国始终处于帝国主义的压制和剥削之下。1940年3月,马寅初在重庆向国民党陆军大学将官班发表演说。他说,现在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上下应该同心同德,共赴国难,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但是,现在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上等人”既不出钱,也不出力,还要囤积居奇,高抬物价,从中牟利,发国难财。还有一种“上上等人”,依靠他们的权势,从事外汇投机,顷刻之间就获巨利,存到国外,大发起国难财。他愤怒地指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参见彭华:《马寅初全传》,40~41页,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马寅初的演讲,将所谓的“上上等人”的国民党大老爷们不顾国家、民族的危亡大发国难财的形象跃然于眼前。

在偏远的延安城里,中国共产党给出的前途和方向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毛泽东选集》,第3卷,1027页。,“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1051页。,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是不仅仅停留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还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进入人类美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去。据曾任延安市委书记的张汉武回忆,1944年5月,毛泽东把他找来询问,说听说西川侯家沟的妇女不能生孩子,群众很着急,并告诉他请中央医院派人把水化验一下。张汉武说:“好是好,这种小事只怕医院不干。”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对于共产党人来讲,群众的疾苦可绝不是什么小事。”后来,经过中央医院的化验,果然是村子里的水含有导致妇女不孕的物质,经过改水处理,问题得以解决。*《群众的疾苦绝不是小事》,延安革命纪念馆。一个掌管百万党员、百万军队的党的领袖,在日理万机中,心里依然惦记着一个村庄老百姓的生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本。两个命运,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和人民民主的光明的中国之命运摆在了人民的面前。人民大众的选择,是用最纯真的语言唱出了《东方红》《绣金匾》这样歌颂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袖的歌曲,是给党的领袖毛泽东送来“人民救星”的牌匾,是有识之士在精心考察对比下发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感慨。

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上解答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前途和命运的疑惑,寻得了一条民族复兴、人民解放的光明大道,从而使得延安成为革命的、和平民主的圣地,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成为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奔赴的城市,成为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

五、延安培育的精神和作风是中华民族抗日精神生动、鲜活的原生形态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与局部执政中,发扬井冈山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和作风,培育形成为崇高理想而英勇奋斗的抗大精神、实事求是的整风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最终升华为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精神和作风的鼓舞之下,共产党人在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不屈不挠,突围重重困境,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而且这种精神和作风战胜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成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源头。

延安精神之所以成为抗日精神生动、鲜活的原生形态。首先,延安精神是科学的,即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延安时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最主要表现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尤其是中国社会的特殊规律,由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其次,延安精神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从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界定,到毛泽东给延安平剧院题词“推陈出新”,再到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在佳县题词“与时并进”,这里面都体现着这一思想。正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培育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才实现了全党指导思想的伟大创新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才实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再次,延安精神是充分自信的,是开放的。1941年6月17日,胡乔木在为《解放日报》撰写的《国民党缺少什么》的社论中,严厉批评国民党最缺少的是民族的信心,呼吁国民党“坚决提高民族信心,坚决贯彻民族独立战争”*胡乔木:《国民党缺少什么》,载《解放日报》,1941-06-17。。而中国共产党在“左”倾错误理论指引下,丧失了90%的苏区,100%的城市,来到落后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但是解放人民、振兴民族的理想信念一直永存。不管是1940年陕甘宁边区经济危机中毛泽东提出的大生产运动,还是“三三制”政权建设,抑或是1947年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延安时中共中央坚决留在陕北不东渡黄河,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而这种自信理论上来自于其开放性,实践上来源于其人民性。最后,延安精神是以人民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延安精神本质上来讲就是为人民服务,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的“为谁服务,如何服务”,到1942年底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提到的“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再到1944年9月8日毛泽东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最后到1945年七大上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前面加了“全心全意”,以及七大会场上打出的标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都体现着这一思想。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中最鲜明、最生动,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延安精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法宝,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弘扬。它不仅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成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精神纽带;它不仅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精神产物,而且也引领着时代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反映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正气,也必然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延安抗战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