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理念下河南企业自主经营创新能力研究

2018-12-12崔玉艳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动力机制

崔玉艳

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在各国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基于创新发展理念视角,以河南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内外动力要素两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就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动力机制实现的障碍,从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培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发展理念;动力机制

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对“双创”予以推动,以实现经济向中高端水平快速发展。河南作为制造业大省,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科学合理,就需要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法宝,它有利于提升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掌握国内外市场发言的主动权。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裕空间,进而实现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动力机制发展概述

1.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并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企业自身的特点:

1.1创新能力薄弱,创新投入不足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的紧迫性。但由于受研发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存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不愿意进行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只是满足于来料加工。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增加R&D;投入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但R&D; 投入总量仍然不足,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创新难的局面。

1.2创新环境亟待改善

良好的环境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保障。然而受社会转型的影响,加上企业资产薄弱、抗风险能力差以及部分企业受“逐利”效应的影响,导致社会上出现不尊重科学、懒于创新、耻于冒险的氛围。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1.3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

河南省自主创新水平虽有较大提升,科研项目、专利发明、研发机构等在逐年增加,但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缓慢。例如,校企、科研院所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通,科技中介服务市场的发展不健全,未能将科研成果信息与企业市场需求信息连接起来,且服务层次单一、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2.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要素分析

2.1外动力要素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强大推动力。近些年来,我省全面落实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不断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通过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加大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此外,政府对科技支持的经费投入也在逐年加大。R&D;经费投入从2010年的约220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约506亿元,占全国R&D;经费的22%。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是科技中介组织发展迅速。在创新体系的构建中,政府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了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如技术要素市场信息网、产品信息发布系统、科技服务中心等,以传递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二是科技投融资力度加大。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保证企业投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机遇。东部、沿海地区及发达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客观上为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机遇。我省可利用产业技术的知识溢出效应,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2内动力要素

企业家要素。企业家素养决定了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创新的决心。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共享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投融资困难,既得利益者的阻挠,造成河南企业家相对较少,且做大做强的就更少。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资本市场大量涌动,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鼓励,河南企业家也开始慢慢涌现。

科技人员要素。科技人员是实施创新的主体,在创新动力机制实现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科技活动人员在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约26.2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约34.7万人,分别居于全国第4位、第5位。同时,企业为增强自身实力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人,高素质的员工和专业的科研队伍构筑了企业的人才小高地,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当前,部分企业依据企业目标,从员工需求出发,制定多元化的自主创新鼓励政策,如,荣誉证书,股权持有,职位升级,弹性工作制等,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赏,以提高企业内部创新的活力。

三、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动力机制实现的障碍

1.内外动力推、拉力不足

政府政策激励不够科学。第一,支持和保护措施不到位,重成果轻投入。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措施过多倾向于大企业,事前支持较少。第二,對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政府的政绩考核与企业的大型科技创新项目成果挂钩,造成政府只注重扩大再生产,铺新摊子,缺乏持续性。

要素市场不完善。我省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力市场配套设施落后、服务意识淡薄、进出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制约了劳动力的跨区域自由流动,使劳动力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化。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有效保障自主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相对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造成许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且违法成本较低,这大大减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挫伤了企业积极性。

2.内动力要素缺损、整合不足

获取利益激励的形式单一。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来激励科技创新人员,但是激励的形式多数是科技奖励与职务技术奖酬相挂钩的一种事后激励,历时时间长,金额有限,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缺乏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企业尚未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如,提倡本位主义,忽视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

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企业家作为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提倡者、决策者和践行者,决定一个企业的创新思路、方向、决心和速度。目前,河南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只是一味的模仿、复制,导致企业的创新活动开展不顺畅。

四、河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动力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扶持力度。一是制定企业自主创新宏观促进政策。例如,对率先进行创新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扶持,允许企业研发投入费用最大比例抵扣。二是政府要不断增加对科研费用投入的比例,并对企业的关键技术预先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三是政府与银行、保险公司联手,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险机制,实现共同投资和风险共担。

2.完善知识产权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措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自媒体、讲座、学术沙龙等方式,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倡导人们自觉遵守。其次,完善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营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科技转化的政策环境,以此来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再次,完善知识产权高级人才引进政策。政府应加大国际高级知识产权人才引进力度,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基础。

3.培育技术交易市场和人才市场

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并将企业信息及时反馈给政府,以利于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自主创新政策。

人才市场是连接企业与个人的中间桥梁。目前,河南人才市场数量较多,但是比较分散、杂乱,人才市场应有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应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制机制,规范人才信息网络,逐步推进功能机制健全的人才市场体系的形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价格杠杆,实现科技人才的能力与价值相统一。

4.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有效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能够最大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因此,企业可通过奖金、奖金+精神奖励、股票期权、期股、利润分享等多种形式的措施,来鼓励员工进行科技创新。也可以通过授予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荣誉称号、典范等方法,对科技人员的创新成绩表示肯定和赞扬。此外,还可采取培训进修和学习深造的机会等方式。

5.培育企业创新文化

企业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精神。培育企业创新文化要首先提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例如,参加MBA和EMBA培训、先进技术成果展、博览会等,接触国内外前沿性科技成果,用战略性的思维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武装头脑。政府也要加大对优秀企业家表彰和物质奖励的宣传,以影响和激发更多的企业家创新的需求和热情。

參考文献:

[1]梁红军.创新驱动河南现代化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9).

[2]王必好.创新驱动发展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3]文玉春.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自主研发、协同创新或技术引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02).

[4]罗运鹏.我国企业创新内部软环境限制因素及改善—兼与日韩企业比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3).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能力动力机制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究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