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真菌桑黄袋栽驯化条件试验

2018-12-12

食药用菌 2018年6期
关键词:桑黄菌袋麸皮

姚 竞

(庆元秋平真菌研究所,浙江 庆元 323800)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在我国已有 2 000余年的使用历史,在古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桑黄性寒,味微苦,利五脏,宣肠气,排毒气,主治止血,用于崩漏带下;活血,用于症瘕积聚;化饮,用于癖饮;和胃止泻,用于脾虚、泄泻。日本文献(川村清一)记载,桑黄能治疗偏瘫一类的中风病、腹痛、淋病,又可用于利尿、健胃、止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黄具抗肿瘤、保肝、降血糖等作用,还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抗氧化天然药物。桑黄功效成分主要有酚类、三萜和黄酮类物质。多酚类物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还原作用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分化。

由于桑黄野生资源稀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驯化栽培研究成为热点。我们以袋栽(混合培养基)形式进行驯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兹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桑黄(鲍氏层孔菌)菌株引自广东省(据悉从加拿大引进),引来时系冷藏,常温下(约20 ℃)活化4天,挑取斜面底端部位作分离点,培养7天后取表现最佳者再做3次复壮操作培养,得到纯正的菌种。

1.2 培养基配方试验

设3个培养基配方,分别为①桑枝麸皮培养基:桑枝木屑(粗三分之二,细三分之一)78%,麸皮(小麦红皮麸皮)20%,砂糖1%,碳酸钙1%;②杂木屑麸皮培养基:杂木屑78%,麸皮20%,砂糖1%,碳酸钙1%;③杂木屑玉米粉培养基:杂木屑83%,玉米粉15%,砂糖1%,碳酸钙1%。含水量均为55%。每个配方备料150袋。栽培袋规格为15×28(cm),每袋装干料重200 g。

1.3 料袋制作时间试验

设置3个料袋制作时间,分别为9月、11月和次年1月,每处理150个料袋,观察各处理菌袋出黄(菇)的差异。

1.4 菌袋割口时间试验

4月25日菌袋埋土,具体操作为:成熟菌袋用小刀割去袋底1 cm高的塑料袋部分,并将菌袋埋至潮湿但不粘手的畦中,埋土限裸露部分(图1)。5月20日左右进入出黄期(根据野生桑黄子实体发生季节)。菌袋割口,在菌袋肩下3~4 cm处用小刀割一个三角形口,边长约1.5 cm,使桑黄长出。设3个时间:埋土前20天;埋土前10天;即割口即埋土。观察桑黄子实体的形成。每处理150袋。

图1 桑黄菌袋埋土

1.5 菌袋割口深度试验

菌袋割口后,用小刀挖去穴内部分培养基(菌丝混合物),观察此操作对出黄的影响。试验设 1 cm,0.5 cm,0 cm(未挖)3个割口深度,每处理150个菌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培养基的发菌表现

在相同的条件下,各配方培养基都能正常发菌。在有散射光或黑暗的条件下,菌袋发透数日后表面颜色均呈一致。配方①与配方②发菌速度快于配方③,这可能与玉米粉是迟效性氮源有关。较显著的差异是菌袋变黄(色)的速度:配方①是菌丝蔓延之处即变黄(色),用放大镜细看,菌丝的末梢带黄(色);而配方②和配方③是菌丝前端1~1.5 cm白色,后逐渐变成黄色(表1)。

表1 不同菌袋培养基的桑黄发菌差异

2.2 菌袋不同制作时间与出黄的关系

9月上旬制作的菌袋全部出黄,子实体鲜黄色,生长正常。11月上旬制作的有35袋出黄,约占全部菌袋的20%,子实体偏小,长至青枣大小时子实体下侧开始转成黄褐色,表面分泌淡红茶色水珠,之后生长缓慢,至整个子实体转成黄褐色后不再长大。1月上旬制作的菌袋均未出黄,整个割口布满无色水珠,气生菌丝生长旺盛。

2.3 割口时间与出黄的关系

埋土前20天割口的,割口后第3天所有菌袋割口中新长出的菌丝顶端出现 2~3滴呈半粒米大小略为红茶色的水珠,至第 8~9天,整个割口被厚约4 mm的菌被覆盖,至第14天,菌被满穴,向袋外伸展,正常肥大,至埋土时大部分菌袋都已正常长出子实体。埋土前 10天割口的,割口后第 3天,割口内菌丝生长旺盛,没有水珠,至第 8~9天,割口内被厚约2 mm的菌被覆盖,埋土后有一半菌袋正常长出子实体,其余的一直保持原状,以至最后烂掉。即割口即埋土的,埋土后割口内和割口周边0.5 cm处有一圈很快变成黄色,割口内布满无色水珠,约一周后水珠消失,未形成菌被,未长出子实体。

2.4 割口深度与出黄的关系

割口深1 cm组,割口内四周形成菌被,底部未形成,正常形成子实体的120包;切口深0.5 cm组,整个割口长满菌被,之后全部正常形成子实体;不切口(0 cm)组,全部没有形成菌被,当然也未形成子实体。

3 讨 论

3.1 桑黄菌丝抗性弱,菌袋底部割开埋入熟地极易染菌,要求使用较为干净的田底土壤做畦。

3.2 桑黄子实体生长肥大过程中要使用大棚,保持较稳定的温湿度,较大的温湿度变化会造成子实体由鲜黄色很快变成深黄色,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止。

3.3 桑黄子实体极易遭害虫侵食,遭侵食的子实体表面出现黑线纹,影响商品价值,要求保持出黄场所及周边环境干净,辅以抓捕害虫。

3.4 桑黄第一潮采摘后菌袋收缩不明显,尚较硬,说明袋中还有养料供给第二潮生长。但我们采取菌袋休养后进行变温、浸水等物理刺激,均未见长出第二潮子实体,其中原因有待今后探索。

猜你喜欢

桑黄菌袋麸皮
《桑黄》一书简介
麸皮掺假咋识别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桑黄纤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麸皮价格为何再次上涨?
固定菌袋插杆
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工艺研究
五种小麦麸皮烷基酚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初步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