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观察
2018-12-12陈笑露
陈笑露
(义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浙江 义乌 322000)
功能性子宫出血作为妇科中常见的客人,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诱发,常出现于青春期及围绝经期的女性。临床表现常常以患者月经周期不一致,经量多为主。根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病率呈递增趋势,致使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干扰[1]。基于此,本院就收治62例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2例在2017年2月~2018年7月接受本院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参照组患者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18.88±2.32)岁,患病时间2.54~16.87个月,平均(11.22±6.54)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18.69±2.37)岁,患病时间2.46~16.79个月,平均(11.24±6.49)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性治疗,给予患者己烯雌酚(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5307,规格:0.5mg)治疗,睡前服用,0.5mg/d,之后根据患者病情最多服用1mg/d,连续服用20d[2]。观察组:妈富隆(Organon Ireland Ltd.,注册证号H20120041,规格:0.15mg)治疗,初始服用剂量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0.15mg,患者止血后每隔三天服用,2次/d,每次0.15mg直到患者阴道出血彻底停止后继续服用3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月经量及时间恢复正常,出血天数不超过7天视为显效;患者出血量明显改善,月经量及时间仅比原来减少,出血天数不超过10天视为有效;未达成以上标准视为无效。
不良反应:对于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头痛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并由x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表示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0.32%,不良反应发生率6.45%,参照组则是67.74%和29.03%,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n(%)]
3 讨 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近两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而因该疾病诱发主因是下丘脑-卵巢间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衡、患者子宫内膜止血机制关系具有密切。另外该疾病多发于青春期女性患者,由于此阶段女性的下丘脑及垂体调节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形成正负反馈系统,影响到患者的周期性调节功能的发挥,进而引发病变闭锁卵泡。因此,本院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妈富隆治疗,取得显著成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参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常规治疗中的己烯雌酚作为人工合成雌激素类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对于患者激素失衡诱发的功能性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使用后由于青春期女性患者宫颈和阴道腺病发生率高的因素,致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现象,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3]。而妈富隆作为一种女性避孕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对患者排卵作用抑制和宫颈粘液改变,让女性患者止血。另外妈富隆成分中包含炔雌醇和去氧孕烯,前者有利于帮助患者修复子宫内膜,后者可抑制患者月经量,加上该药物不良反应少的优势,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有利于将不良反应降到最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