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教幼儿学习民俗文化

2018-12-11戴丽艳

黑河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民俗文化幼儿

戴丽艳

[摘要]中班幼儿是整个幼儿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智力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对周围事物非常好奇,喜欢操作与探索,口语发展迅速。此时,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幼儿从小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不仅对于幼儿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幼儿;民俗文化;学习方法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较为稳定的、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是几千年积淀的精髓,是祖先留传给子孙后代最珍贵的遗产,是贡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一、幼儿学习民俗文化的目的

现在我们正处于文化多元的时代,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教师和家长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与日常的实践将深深地影响着幼儿。开展课题研究,是为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幼儿教育之中,可以使幼儿了解当地的风俗、风尚、习惯,让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学会敬老爱幼、与人为善、勤劳善良、诚信友好,并把优秀的民俗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二、幼儿学习民俗文化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四季、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传统游戏等,在这些传统民俗文化里包含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国人,更有义务学习并且懂得传统民俗文化其中的含义。树无根不立,在发展现在的同时更应该了解过去,懂得过去,而这其中最应重视的便是幼儿对传统民俗的学习。幼儿时期培养民俗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提高民族的认识,振奋民族精神,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幼儿的道德、仁爱、礼节,对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学习民俗文化的方法

民俗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游戏等各个方面,涵盖面广,直观、简单,能让幼儿容易接受的方法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

方法1.在班级的环境创设中加入民俗文化元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创设结构合理的儿童化的教育环境,可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事物,获得感受,理解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学到知识。

北方四季分明,季节特征非常明显。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四季为主题,分别展示春、夏、秋、冬的民俗文化内容。如春季,包含着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的民俗活动相当丰富,我们在环境创设时可把“过年”内容融入进来,展示一些直观的春联、福字和福娃拜年等图片,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窗花、灯笼等装饰环境,喜迎新年。同时,北方的春节期间,气候依旧是天寒地冻,我们在环境创设时还加入了冰雪的元素,孩子们亲自动手参与,制作雪人、冰灯、冰雕等装饰幼儿园,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对于“春节”“过年”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方法2.根据传统节日、节气到来时进行适时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如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立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人们的心目中,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冬眠的动物都苏醒了,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而这一天,北方的人们要吃“春饼”。食物是最容易让幼儿接受的,我们利用这一契机开展“吃春饼”教学活动,通过“为什么今天要吃春饼?”向幼儿介绍什么是“立春”,“立春”的含意及我们这里“立春”的风俗,让幼儿初步认识“立春”,了解“立春”。而“立冬”到来时北方人会吃饺子,为什么立冬要吃饺子呢?在北方认为“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人们认为饺子是最好吃的,而且饺子也是北方的特色。因为“吃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在“交”子之时就要吃饺子把交子的含义放在里面,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天大家都要包饺子、吃饺子的缘故了。利用立冬这一天开展包饺子、吃饺子活动,相信孩子在包饺子、吃饺子的同时也会记住“立冬”这个节气。

方法3.把收集到的适合幼儿的民俗文化进行分类,分别融入到“五大领域”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幼儿时期是智能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让孩子从小接触传统民俗文化,使他陶冶性情、健全人格,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我们把民俗文化加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之中,让孩子时时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与影响。

民俗有很多种:

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农业、采掘、养殖、衣、食、住、行、节日、诞生、生日等。

2.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戏、竞技、传说、故事、诗歌、谚语、谜语、俗语等。

我精选一些适合幼儿的传统民俗,也按五大领域进行划分和归类。如传说、故事、诗歌、俗话等,语言性强,表演性较强的,我把它划分到语言领域和艺术领域;游戏、竞技等划分到健康领域;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划分到健康和社会领域;谚语、谜语等可划分到科学领域和语言领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同时,注意在选择内容和预设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过难或过易。

方法4.有效利用当地已有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观看特色民俗表演、艺术展览,参观、交流、参加民俗文化表演等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加深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树,而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就像是大地上的土壤,在这个良好的文化体系基础上,才能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构建起良好的教育体系,保证幼儿人生的健康发展。

我们带领幼儿参观爱辉历史陈列馆,爱辉历史陈列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黑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里的泥塑、蜡像形象生动,孩子们通过服装、生活环境、生产工具等了解家乡历史,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从而萌生爱祖国、爱家乡的好品质。

方法5.设立和创新民俗课程。将传统民俗课程的开发以及利用融入到幼儿教学当中。幼儿的传统民俗的教学应在选择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将传统民俗文化灵活地、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之中为主,在创造传统民俗环境的前提下,让孩子在最大的自由度之中以游戏的方式体验和学习传统民俗文化的知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需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教育的关键核心就是从小的时候抓起,也就是从学前教育抓起。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融合现代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去充实以及丰富幼儿民俗文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创造新的教学形式,来建构符合幼儿教育规律而且具有黑龙江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课程,积极创新,让祖国的未来成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獻:

[1]李汝雯.浅谈民俗文化传承的新时代意义[J].中国地名,2012,(03).

[2]姚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研究”过程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4,(07).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民俗文化幼儿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