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2018-12-11赵明宏

黑河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预设课程改革

赵明宏

[摘要 ]“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现时生成的超过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充分预设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催化剂,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成了无根的苗、无线的风筝。生成是预设的新生命,是课堂的生命体现,没有生成,课堂便是一潭静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的课堂因预设而存在,因生成而精彩。

[关键词]预设;生成;课程改革

一、预设是课堂的生命之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教学,而是要精心预设,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没有高质量的预设,也就不可能产生十分精彩的生成。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不但要强调预设,更要改进预设,预设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样的预设是以学生为本、因学而教的预设。教师的预设尽管不可能谋到课堂上的“一丝一毫”,但可以细一点、全一点、精一点、巧一点,能动地为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预设出多种“绿色通道”,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性、成效性。

1.高质量的预设需要准确把握教材,更要关注学生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实质,挖掘教材中能引发学生思考并对学生发展有效的信息。同时,要注意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可能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时刻都在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要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预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便结合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有针对性地活用教材,彰显教者个性,体现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

2.要“块块”,不求“线条”

教学预设不应成为一维的、死板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立体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教学设计时,不妨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充分考虑可能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设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考虑解决的应对策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临“危”而不乱,课堂上得心应手。

3.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对教学进行预设时,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的余地和自己建构的空间,从而,使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也就是说,不要让预设的教学内容把四十分钟塞得满满的,如果塞得太满,教师难免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时间,忽视或较少关注学生的表现,使教学变得程序化,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弹性灵活的时间安排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沉着、冷静地思考、倾听,大胆地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

二、生成是课堂的生命体现

新课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教学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師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当我们把教学活动看作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时,一节课就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轨道行进,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一种课程开发的意识,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鲜活的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从而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1. 开发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1)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包括有价值的问题和偏离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2)学生解决问题时突然出现的“闪光点”或错误见解;(3)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曾听过特级教师魏洁老师教学“认识乘法”这节课,当魏老师出示第一个例子(例题的图把兔子画成三组,每2只站在一起为一组,把鸡画成4组,每3只在一起吃食为一组,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子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 相加和4个3 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意义作准备)。学生回答出连加算式后,魏老师刚打算出示另外的例子帮助学生充分感知连加算式的特征,有学生举手说:我还有别的方法,魏老师心里明白这个学生要说的方法肯定是乘法,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充分感知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征,如果这时就认识乘法,显然不深刻,如果老师对这位学生的行为置之不理,那么,势必会打击该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这位学生是不负责的,此时就显示出了魏老师的教学机智:请坐下,停一会我一定会让你把想法说出来的。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感知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征。在引出“乘法”的时机成熟之时,魏老师这时说话了:刚才是哪位同学说还有别的方法的,请给大家讲一讲。那位同学满怀信心、兴趣盎然地讲了起来。魏老师“延迟处理”的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示出了处理生成性资源的高超技术。

对于其他的生成性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及时作出解释或引导”“分组讨论与争辩”等方式加以解决。只要我们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为教学的“亮点”。

2.关注生成,不可偏离教学整体目标。关注生成决不等同于随波逐流地组织教学,而是教师在教学整体目标全盘调控下采取决策性教学,是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把握,并在教学全过程中以“形散而神不散”的方式存在。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课堂生成,教师均应将整体目标的有效达成作为决策原则,由此选择生成之后的教学走向,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选择有效的生成。曾听过一节“圆的周长”的课,在探索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许多同学想到了用圆片在尺上滚、用线“捆”圆再量线长等方法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正当学生积极探索之时,一位学生说出了圆周率,并说圆周率是祖冲之发现的,教师就讲起了祖冲之用内切圆求圆周率的方法,花了很长时间,学生听得糊里糊涂。显然教师的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得不偿失。对于偏离整体目标的生成性资源,我们应当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作出理智地舍弃,使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被生成所困,生成才能为教师有效使用。

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 课程的创造不可能 “无”中生“有”, 只能“有”中生“有”。课前的预设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预设与生成是互补关系,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互补包容。同时,预设和生成也遵循对立与统一的基本规律,着力预设是教师的职责。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中,预设和生成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徐丽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田多虎.小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5.

3.彭进秋.生本教育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7,(5).

4.张考杰.几何图形装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预设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