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止不良社会思潮侵蚀青年学生

2018-12-11翟志强

人民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校园文化建设

翟志强

【摘要】一些社会思潮理论基础薄弱、观点偏颇甚至极端、问题分析不精准、解决路径不合理甚至谬误,如任由其在高校发展,将严重冲击和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对社会思潮进行理智分析、理论鉴别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回避、不可或缺的前置性和基础性工作,高校师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

【关键词】社会思潮 校园文化建设 价值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民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大量涌现,我国思想领域呈现出多元并存、流派纷呈、彼此冲突转化、消长取代的文化景观。它们在反思和批判社会问题,启蒙、开拓人們思路,推动社会变革和创新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直接或间接企图弱化甚至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妄图引起思想混乱的不良社会思潮。高校是知识分子和大学生集中的地方,社会思潮借助发达的传媒技术在高校的传播变得极其便捷和高效,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变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社会思潮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思想潮流

社会思潮通常指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倾向,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社会问题的转化和新的社会思潮的产生而具有变化性。一种社会思潮从其产生,到广大受众的出现,再到转变为一种广泛的现实运动,再到被新的社会思潮所取代,有其演进的历程,并使其具有更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社会思潮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为了发现和评判社会问题。当一种社会问题被很好地解决而顺应民意时,社会思潮则会通过肯定和颂扬的方式进行表达。能否敏锐反映社会问题、准确表达民众的期望和诉求,是一种社会思潮能否产生和存在的先决条件。

社会思潮并不满足于对社会现实的单纯反映,也不会止步于对社会问题的评判。它内在蕴含着特定阶级阶层在特定时代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而外在表现为某种价值主张。同一时期针对同一社会问题的各种社会思潮,除了在某些具体主张方面存在类似和交叠的情况外,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斗争无不表现为价值取向之间的争论。

社会思潮的影响力达到尽可能广泛的地域、空间和行业领域,发展成为一股较大的文化力量,从而具备动员社会民众、促进社会改造的特点。社会思潮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某种社会问题的理论思考,某种价值取向的继承、认同或否定,发挥引导效应和鼓动效应,影响和争取尽可能多的受众,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他们将思想主张转化为一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舆论共识。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认清社会思潮本身的认识局限,包括其内在的破坏性因素

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时代变化,确定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一些时事热点问题,大多是社会思潮所关注和反映的时代现实问题,它们深受学生关心,却不乏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地带,甚至认识误区。高校客观分析社会思潮,积极应对社会思潮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是理解时代发展进程,确定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指向的题中之义。关注社会思潮所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方法,这既是高校理论创新的现实资源,也是高校发挥理论优势,引领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需分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将社会思潮引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疑可以对学生产生直接的教育效果。但是必须看到社会思潮本身的认识局限,甚至其内在的破坏性因素。一些社会思潮存在理论基础薄弱、问题分析不精准、解决路径不合理甚至谬误的缺陷。例如,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重估历史、还原真相的旗号,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以及“历史终结论”等。这些谬论如任由其在高校发展,将严重冲击和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主流,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甚至激发学生产生非理性激情,引发群体事件,给高校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对社会思潮进行理智分析、理论鉴别和理性选择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回避、不可或缺的前置性和基础性工作。

当下,有些社会思潮存在着反映社会现实不客观全面,观点偏颇,甚至极端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社会思潮借助学生认知特点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如披上时尚潮流的外衣贩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权思想。而青年学生对于这类思潮缺乏正确的分析方法,很难透过这些错误思潮的表象洞悉其本质。如不加分析地在校园鼓吹和宣传这些思潮,则会侵蚀校园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理论自觉,理智分析社会思潮的社会根源,充分辨析其双重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既能抵御不良思潮的侵蚀,更为校园文化建设寻求新的发展理论和精神力量。

将社会思潮转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要注重三个“相结合”

高校批判各类不良社会思潮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高校的价值引领作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

首先,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当下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批判相结合。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将社会思潮置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语境和脉络中进行分析、转化。提高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生根发芽、落地开花,结出丰硕果实。

其次,将注重历史继承性和体现时代思想性相结合。一种社会思潮总有其思想源流,分析其源流,可以更为全面认识、深刻把握一种社会思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其对待社会思潮不是简单肯定或否定,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表层现象的简单描述上,而是要真正认清其价值主张和实践取向。这就离不开对社会思潮的“前世今生”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它的根本价值诉求,更好地理解其时代局限性。

最后,将理论研究的深刻性和宣传教育的生动性有机结合。高校对社会思潮展开深入研究的发展理路是向纵深方向,向理论化、系统化发展,未必适合高校大多数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关注兴趣。因此,需要将社会思潮中有益的教育内容转化为直观化、形象化的形式,渗透或内含于已有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中,营造稳定和谐、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给青年学生以积极影响、感染和熏陶。

此外,高校在将社会思潮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创新引入途径。一是可以邀请学有专长的学者对新出现的社会思潮进行主题讲座,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认清一些思潮的本质,有效规避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发挥进步思潮的理论力量;二是鼓励学生以一种进步思潮的学习和传播为核心内容组建理论社团,提升学生理论水平,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扩大进步思潮的影响力;三是可以将社会思潮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和丰富性。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校园文化建设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