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改革的独特经验

2018-12-11彭劲松

人民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中国智慧

彭劲松

【摘要】中国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实践经验,在充分反映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精华基础上,体现了对于现代化规律的深层次认识运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改革思维,为认识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中国改革 人类发展 中国智慧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的实践推进,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得出一系列新认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改革为了谁、怎么展开,决定了改革能不能成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源泉和基础。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也是不断适应人民需要、不断改革的社会。改革的发起、落地和不断推进,正是在于尊重人民群众应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人民群众创造性的现实发挥来增强社会活力和动力。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改革才能始终不脱离根本的立场,才能获得最大多数人的参与和支持,才能不断取得实际进展。

当代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于科学把握现代性与人之间的内在关联,寻求正确的方向和归宿。人民是历史的最终创造者,人民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根本方向,把人民放在什么位置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宗旨和生命。很多人类问题的发生演变,与其说是外在的、物质的、财富的异化,不如说是主体的迷失和倒置,是真正创造财富的社会群体在自身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上出现了阻滞,进而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不正常的非均衡态势。无论是当今世界一些国家政权反复更迭的教训,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都表明民心向背不可违背。恢复人之为人、劳动之为劳动、社会之为社会应有的权利和利益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不可偏废的主体性归宿,任何侵蚀这一主体性的做法都得不偿失。

人民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有机统一,不能以人民的抽象性否认其具体性,也不能以其具体性否认抽象性。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真心实意把握、反映和体现人民诉求的改革发展,出台政策措施、战略方案,才能够及时得到人民的认同、拥护和参与,从而以其对现实历史主体的最充分调动带来的综合优化效应而获得历史合理性。当然,人民是由一个个历史个体所组成,但不是某一个历史个体都能想当然成为人民的指称。只有超出具体的个体利益而又解决共性问题的人民总体利益,才能以其广泛性、真实性、长远性而得到历史的发展空间。从这一意义上讲,改革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总是融入了个体的现实利益和总体的普遍利益,但又不能过于现实主义而且不能过于理想主义,不能割裂“森林”和“树木”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中的尺度,使之与生动的现实结合起来,将人民利益见之于价值取向才是成功之道。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应当确立坚守的改革目标

人类社会发展不能无限度无禁区,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会出现边际效应、抵消效应、模糊效应、极化效应,甚至反面效应。发展本位主义、发展至上主义可能意味着不发展、负发展、乱发展。如果不加控制,单一的发展会带来价值的迷失、文化的短板、精神的滞后、秩序的降解,使得发展丧失本来的意义以致得不偿失。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在反思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的合理性问题,试图以种种补救措施来纠正与发展相伴生的一系列问题。从新发展观、增长极限论到宇宙飞船论、可持续发展观,人们树立和推广更加科学全面的发展观,改革变革成为大势所趋。

人是全面性存在物,既有物质追求也有与之紧密相联的精神追求。社会结构包含主体与客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自然、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是有着立体丰富恒常联系的复杂系统,哪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忽视。承认经济的基础决定作用,是为了整体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前提,而不是为了使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简单化、机械化的过程,不是为了将社会的复杂联系图景还原为互不相干的孤立元素,强调发展的整体涵义在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时候,从整体上重思重构经济社会体系、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更是及时而必要。只有把发展方式、发展结构转换到更加协调的步伐,才能解决发展过程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使发展变得更加高质量、高效率。

中国改革的重要经验,从生产力观点来看,既确立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性作用、摒弃了先验的忽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同时逐步深化了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全面认识。抛弃了经济单兵突进,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认识不到前一点,就会偏离发展的重心和基础,改革发展的整体设计就不可能置于科学前提,社会的有序稳定也成为难题;忽视了后一点,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发展不称其为发展,改革不稱其为改革,改革发展会在简单割裂中走向偏颇,甚至出现不少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社会有机构成的恢复不得不需要花费更多的代价和成本。这就充分表明,改革方案的全面性、协调性是不得不充分考虑的重大问题。

发挥市场作用是符合多样社会关系的改革路径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文化和社会事业。深刻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及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律,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现正向促进,改革完善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环节要素,以更加科学客观的方式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是改革的深层依据。显然,这种改革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重新认识,致力于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代社会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在于现实社会关系的丰富性、科学技术的精细化运用,在于社会结构的更加平衡、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公正有效的配置和调动。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社会生产资料的控制、支配和调度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完全驾驭的,更不能只是服务于相互冲突、相互碰撞的个人意志,单一的、纯私有的生产方式是绝对不合理且不可能的发展趋势,而为了强行推进社会化而采取的完全均质化的传统计划经济方式也难以充分调动起社会活力,实现公有制基础上多样化所有方式并存结合的选择就成为必然。与之相适应的分配结构,也只能是按劳分配为基础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人的依赖性到人的独立性再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一个客观的逐步完善融合的过程,有一个市场力量充分合理发挥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观念改变,改革才找到了具体突破推进的众多抓手。

社会化的客观规律要求承认与人交往的自由性、规范性,形成一个立体的、自然的、低成本的市场网络,同时将这个市场网络始终置于社会和政府的监管之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于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尊重社会成员原初的平等性、独立性,这种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市场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是,强大的市场并不能否认政府的应有作用,政府不能越小越好、无限退缩,不能失去控制,市场的影响力往往需要社会的关注、政府的管理。在現代化条件下,这种关注和管理无所不在,付出的精力和资源需要更多更到位。市场化的无序发展在当代已经不是个案,扭转其消极后果只有靠政府的主动适当补位。甚至随着社会化、市场化深入发展,在保持精干高效同时,更要树立政府主动作为的新观念。这并非是对社会活力的阻碍和压制,而是适应社会复杂化、科层化、公开化、规范化的主动选择。当建立一种政府与市场各归其位、各在其位、各用其力的经济社会运行体系时,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一个必然性过程,社会资源的浪费就在无形中大大减少,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社会控制力不会衰减,而是相互适应强化,改革的理想效果就可期待。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改革思维

促使改革规范化、制度化,是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甚至成为常态时,使改革中确认下来的政策措施成为制度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进一步理顺国家与世界、国家与国家、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便成为迫切的任务。这是改革经验的宝贵总结,是对改革内容、改革方式、改革战略的更加科学完整的认识。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命题,也是对于当代人类发展客观趋势的重要把握。

国家治理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改革发展的基石,成为现代民族国家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保持自身优势和传统,吸纳现代化过程中的外部经验教训,使得国家治理能力与国家和人民发展要求更加适应。与此同时,需努力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防范化解国家治理风险的具体形式,这是中国解决自身问题的可靠途径,也是中国对于世界的重要贡献。

当今一些国家乱象纷呈,背后原因很多,但大多与改革思维和方式的选择失误不无关系,与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不健全不无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中国的改革始终坚持必要的战略定力,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基本方向,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不能不顾国情照搬别国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改革,及时坚决地推进,敢于解放思想、突破瓶颈。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选择改革方式,不盲目跟风,迎合某些人的“掌声”。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对改革的主心骨刻骨铭心、毫不动摇。时刻注意分辨各种杂音噪音,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推向难以控制的局面,带来不必要的社会代价。这些对于当今不少国家的改革都是极具对比借用价值的现实镜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内在的改革方式

当今世界依然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协作的重要关口,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当代发展的整体性本质,近些年来,恐怖主义、社会差距、经济危机、文化堕距、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全球治理等全球发展内生的一些问题有所突出。世界力量的分化重组表现明显,世界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力量对比、地缘布局、网络建构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凸显,经济发展陷入长期调整低迷,需要世界各国共同主动应对协作。

开放性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与外部的必要联系中实现自身发展、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经验表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历史的主动选择,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基本国策,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中国的对外开放也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互利共赢,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挑战、共同发展前进。自立于世界之外,逆历史潮流而动,搞贸易保护主义、重走封闭主义之路,是对历史规律的蔑视,是不得人心、也不会得逞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吸收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精华基础上提出的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当今,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给经济全球化赋予了新内涵、新要求。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认识和把握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互动变化,主动创新求变,承担相应责任,着力解决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才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作出更多贡献,切实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中国智慧
当代全球视野中的国学继承与创新
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贾瑞的人物形象
G20杭州峰会的“中国智慧”
G20的“中国智慧”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