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8-12-11崔亚娟
崔亚娟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其科研能力的高低与其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有重要联系。如今,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与以往相比,虽然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对高校科研管理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深入分析了高校科研管理的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006-02
毫无疑问,在国家的自主创新体系中,高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除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之外,更是培养高技术前沿人才和开展基础研究的主阵地,其肩负着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重要责任。高校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与高校的建设工作有着直接联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潜力和优势。如今,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意识到这一背景,从而准确把握高校科研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并对其提出指导性意见,认真落实和协调科研任务,制定高校科研规划。高校科研管理必须要充分认识当下的新形势,牢牢跟住时代的脚步,紧密结合国家的现实需求,对自身做出相应调整。所以,高校管理者应该更为重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长足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了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现存问题,探讨了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策略,以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让高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高素质科研人才。
一、高校科研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由于深受传统管理模式束缚,仍旧沿用着较为落后的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首先,重视管理而忽视了服务。高校目前的科研管理人员,因为尚未意识到科研管理的重要性,依旧采用教条式的管理,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整个科研管理过程,都显得比较机械。同时,由于科研管理人员还没有形成应有的服务意识,所以并未将完善的服务主动提供给科研人员。其次为重数量轻质量。就目前而言,众多高校对科研实施的都是量化考核管理,在评价教师时,主要关注的就是其科研项目数量、科研成果、论文数量以及经费数量。这种考核标准,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激发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就长远来看,长期采用这种量化考核方式,极有可能导致教师片面追求科研数量,过于功利,容易造成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研究,降低产出投入比,在此情况下,许多教师研究的课题和实际严重脱离,不具备现实意义。再次是转化意识淡薄。当前许多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都还未形成市场意识,不重视对自身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都已经出台了和知识产权有关的激励政策,明显提高了专利申请率。然而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将专利申请当作一项评价指标,并未真正对其进行有实际意义的转化,使科研成果仅限于学术层面,缺少实际产出和应用,和市场需求严重不符。最后是尚未形成高度的知识产权意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形成强烈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并未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不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当遭遇侵权行为时,才会意识到需要保护知识产权。除此之外,很多高校也没有认识到科研人员的频繁流动,可能会使学校流失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
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还没有制定完备的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首先,很多高校在开展科研项目时,都只重视申请过程而忽视了管理过程。不少高校都把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奖项当做科研工作的核心,在评价教师学术水平时,也将其科研项目的数量和使用经费的数额当作重要指标,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将科研重点放在了项目的申报上。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高校都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事务大多是由科研管理部门监管的。在部分高校中,甚至缺少专职管理人员,也并未形成周密、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注重保护科研成果,造成科研重复、侵权现象频发。上述现象的存在,致使高校的众多知识产权流失。
(三)科研管理队伍水平不高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科研工作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与此同时,水平较低的科研管理人才队伍也与日益发展的科研工作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因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没有适时革新自身的管理观念,将科研管理简单地划入普通行政事务管理之中,并未意识到科研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致使科研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较为低下。管理人员素质不佳,造成了恶性循环,不但无法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更不能顺利开展科研工作。高校缺少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才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科研管理人員的管理观念过于落后、陈旧,并未形成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意识到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服务意识不足,缺少足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没有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迅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知识体系单一,对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缺少了解。
(四)经费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还没有适用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通常来说,各高校都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许多高校为了取得更多的科研项目,对经费管理较为宽松,科研经费使用也大多采用主持人负责制。科研管理部门将课题争取、成果鉴定及申报作为工作重点,不重视项目经费的去向。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全校的经费管理负责,科研经费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从实际情况来说,在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时通常只关注收支核算,并不关注经费的实际使用。甚至有很多课题负责人认为,经费完全是自己争取来的,自己应该对经费的使用享有绝对控制权,在使用经费时表现得较为随意。因为缺少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造成了科研经费管理的许多漏洞。首先,没有合理的经费预算编制,因为项目负责人尚未形成高度的法律意识,没有深刻认识到执行预算的重要性致使编制经费预算缺乏合理性,难以获得良好效益。其次,经费使用较为随意,课题负责人在使用经费时全凭个人意愿,未严格按照预算来使用经费,这也是科研腐败的一大重要诱因。最后,结题不结账,高校的很多科研项目在结题后仍会剩余一些经费,但学校并没有回收这些经费,而是允许负责人继续使用这些经费,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混乱。
二、改进高校科研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服务观念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为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观念,推动学校科研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应该对科研环境进行进一步优化,将更加优良的创新环境提供给科研工作者。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给予科研工作创新的空间,并对其科研工作给予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其次,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树立高度的市场观念,引导科研人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科研选题依据,增加科研成果的实用性。
(二)深化科研改革,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在衡量一所高校综合竞争力时,经常会将其科研水平作为重要参考,人才竞争更是科研竞争的关键。对用人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创设优良的科研环境,以留住更多的科研人才。应该对青年科研人才进行更多的业务培训,不断拓宽这类人才的知识面,不断提高青年人才的科研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科研成果全过程管理
高校科研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高校科研管理是一项服务工作,而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对于提高科研管理服务质量大有裨益。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管理队伍做好充足准备。
三、总结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为此,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要意识到科研管理的现存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升科研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姚虎,张晓妮,等.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5,28(6):31-32.
[2]岳鹏.高校科研管理与档案管理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J].机电兵船档案,2015,(3):39-40.
[3]杨海平.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