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重症监护模式在神经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2018-12-11张凤侠米艳娟卜文静耿晓静王芳芳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监护科室重症

张 雁,张凤侠,米艳娟,卜文静,耿晓静,王芳芳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神经重症作为新兴的神经病学亚专科,融合了神经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任务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高质量的医学监护与救治,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最基本单元[1]。为了明确诊断或实施最佳的治疗措施,神经重症患者不可避免的存在院内转运,但院内转运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传统的危重患者转运工作往往由实习医生、护士及护工负责,他们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经验少、应急能力差,容易导致不可预期的后果,从而引发医患纠纷。我院于2017年8月成立了NICU,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进行神经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现将应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前后的转运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转运的危重病人74例为对照组,年龄48~76岁;2017年8月-2018年7月转运的危重病人86例为实验组,年龄50~77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入选病人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在20分以上,且需要进行院内转运。

2 转运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转运,实验组在传统转运方式的基础上应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进行转运。

2.1 移动重症监护模式的建立 移动神经重症监护系统包括三个组分,人员、设备和流程。人员包括专业的神经重症医生和重症专科护士,负责评估患者病情,携带患者所需要的急救物品,联系相关人员及制定转运计划。设备包括专业的供氧系统、急救药物、转运呼吸机、除颤监护仪、注射泵、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装置等,且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其他设备[2]。流程根据《神经重症病房危重患者转运制度》,结合患者病情、转运目的、距离、可能的转运时间等经医护共同协商制定。

2.2 移动重症监护模式的应用 医务人员要做好转运物品的保养及维护工作,每日进行检查,确保急救设备工作状态正常、急救药物齐全,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做好转运前、转运中及转运后处理工作。

2.2.1 转运前准备:

2.2.1.1 医生准备内容:详细评估患者病情,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转运[3]。医生记录患者情况及变化,同时需要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他们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压增高,再出血,剧烈烦躁,意识障碍,脑疝)、循环系统(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系统(低氧血症,分泌物阻塞,剧烈咳嗽)、消化系统(上消化道出血)等可能出现的风险。患者出现意外后确保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抢救。主管医生负责与相关科室联系,并下达医嘱。

2.2.1.2 责任护士准备内容:⑴病人准备。①意识清醒者做好解释工作,昏迷者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充分了解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②充分清理患者呼吸道、口腔、鼻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呼吸道阻塞引起的脑缺氧;有人工气道者,检查人工气道是否固定牢靠以防滑脱。③躁动患者加用床档,适当肢体约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控制患者烦躁,减少颅内压增高的危险因素。④检查患者各种管路,包括引流管、胃管、尿管等,观察各种管路是否连接紧密和通畅并妥善固定,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和舒适。⑤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及护理记录单。⑵物品准备:根据病情和转运时间准备氧气袋或氧气瓶、便携式转运监护仪等,机械通气者准备转运呼吸机和简易人工呼吸囊,以及准备转运注射泵、约束带、便携式吸痰器、吸痰管及吸痰用的物品等。⑶药品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携带不同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洛贝林、可拉明、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并评估注射泵药量,保证转运过程药量充足。⑷相关联系工作:以最快的速度电话联系电梯及相应科室,做好相关准备。

2.2.2 转运中的检测与治疗: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尽可能保证原有治疗护理措施的连续性,及时、安全地检查或转科。重点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深度及频率变化,各种管路是否通畅,药物的泵入速度是否正确及患者的反应。

2.2.3 到达后的交接:与接收科室认真查看交接患者,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分别交接,做到详细无遗漏,有关记录和物品应逐项交接并签名。病情稳定者,和接收科室人员一起将患者移至接收科室病床,固定各种引流装置,并保持引流通畅;病情不稳定者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搬动。

2.3 评价方法 转运结束后,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填写患者不良事件记录单;转运后的第二天由专人使用调查表调查患者或家属对相关科室的满意度及科室纠纷情况。

2.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转运方法调查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比较 [例(%)

4 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为危重患者,临床对此类患者的重视程度也较高,在对他们进行检查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院内转运的概率相对较高[4-5],但目前我国神经重症患者的转运还缺乏固定模式。我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移动重症监护模式,由专业的医护工作人员配备相应的物品及仪器设备,由神经重症医生负责,重症医生、护士各司其职,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转运流程。结果显示,应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的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移动重症监护模式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转运人员的转运水平及应急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整合医院的力量构建标准化、专业化的转运团队,从而提高危急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在转运前,医务人员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及转运风险,做好急救处理和准备,如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等[6];在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做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并及时满足患者需求。

总之,在神经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应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能有效较少不良事件和科室纠纷,提高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从而为神经重症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监护科室重症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