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分类分批扶贫的实现路径研究
2018-12-10董潘敏龚娜何思涵
董潘敏 龚娜 何思涵
摘要:原有的粗放式扶贫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扶贫进程,精准扶贫战略的出现是必然的。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缓解贫富差距,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落实分类分批扶贫的理念。文章通过贫困测度模型分析贫困影响因子,并对此进行分类治理和分批治理,以此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贫困;精准扶贫;贫困测度;分类分批
新时期的贫困问题依然突出,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没有解决。精准扶贫战略在实践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境,不过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分类分批扶贫的研究得到建议。因此,进行研究分类分批扶贫对完善我国精准扶贫的政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改善现有粗放式扶贫政策,丰富精准扶贫理论,有助于促进扶贫对象更好得到帮助脱贫,减少现有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快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一、分类分批扶贫的基本理论
国内外充足的反贫困理论为精准扶贫政策下的分类分批扶贫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贫困成因(涓滴效应)和贫困治理理论(参与式与利贫式减贫理论)这两个方面论证。
(一)贫困成因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郝希曼于1958年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系统论述了“极化——涓滴效应”理论,指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导致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涓滴理论提倡者认为想富有的人减税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虽然这种针对特定群体的减税政策被认为不会很快的见效而是需要很多人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涓滴”后可以获得结果。在我国有和涓滴理论效应相类似的理论,那就是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虽然这个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也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了减贫效果不是很好。
(二)贫困治理理论
贫困治理理论主要是由参与式扶贫理念和利贫式减贫理念构成。其中,参与式扶贫理念最早由美国教授提出的,认为发展对象不仅要自身发展还要参加监督与检测的环节。参与式扶贫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参与”和“赋权”也就是要做到“赋权于民”。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决策方法,把整个参与式的理念贯彻在整个扶贫过程中,由贫困者自身状况决定建立什么扶贫项目,政府只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利贫式减贫理念则和参与式理念观点相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方法,需要政府十分看重贫困者利益才能保证扶贫政策合理合法出台,才能对解决贫困有相当大的帮助。不过这种理念需要上位者在开始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对利贫式减贫理念的运用对我国想要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具有伟大的借鉴意义。
二、分类分批扶贫的实证研究
认为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口因素和政策因素。并对这四个因素进行量化整理,选取了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人力资本、财政金融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这几个方面分析致贫原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虽然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投入,但是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依旧是比不上行政村。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主观认为导致自身贫困的原因主要分为5大类,分别是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人力资源、财政金融和公共服务。其中认为导致自身贫困原因为自然禀赋的占最多数,其次为经济基础,再次为人力资源,然后是公共服务,最后是金融财政。因为自然禀赋不好进行深度测量,只能实现广度分析,而自然禀赋差的地方只能实现移民搬迁安置,没有更好的举措促进当地贫困人口脱贫。
三、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精准扶贫的资金投入较高
精准识别的成本比较高,想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就需要建立健全建档立卡工作,完善贫困户的所有信息。这就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去进行这个工作,我国主要是由驻村干部去进行信息的完善的,但是这不是原有驻村干部的工作,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所以有些驻村干部就会敷衍了事。这就需要对此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防止驻村干部不积极工作,导致贫困对象信息收集不合理。不过建立监督机制极大地加重了精准识别的成本。第二是原有的贫困对象舍不得“脱帽”,进行了数据上的弄虚作假,即使已经脱贫却还占据着贫困位置,导致了资金的浪费。
(二)精准识别工作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
因为需要收集贫困信息,农村居民如果觉得自己当上贫困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会虚报信息争当贫困对象。如果很多人争当贫困对象就会产生矛盾,而且农村是熟人社会,如果虚报信息被定义为贫困对象使真正的贫困者无法脱贫,两者之间就会有很大的矛盾,影响村内团结和安宁。当然也有可能是两者经济状况差不多另外一个人却可以得到贫困扶持,会营造出不公平的社会环境,破坏社会和谐。
(三)信息部分失真和有效性不足
首先,信息失真可能是驻村干部在收集贫困人员的消极工作,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贫困对象的界定也存在偏差。也有可能是农村对于贫困的信息不能很好的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或是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存在了疏忽。其次,现有对贫困对象的统计模板只有简单的致贫原因的分类,但是贫困却是一个动态性的多样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具体的跟进措施也是会导致贫困对象帮扶措施不合理。
四、贫困地区分类分批扶贫实现路径优化
想要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除了有效的针对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着重掌握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结合前期的贫困测度结果,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还要针对现有的扶贫政策,也就是精准扶贫政策制定出反贫困战略的目标,并在此战略目标下寻找最优、有效的分类分批扶贫的实现路径。
(一)贫困地区分类分批扶贫分类治理
1. 实现绝对贫困的治理
要实现贫困地区分类分批扶贫的分类治理,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收入测量体系和评估体系可以精准识别出真正的贫困者,然后根据贫困原因进行对贫困户的分类。本文中的绝对贫困主要是指那些先天的障碍或是后天的经历或者是独居老人、夫妇等生活没有希望的家庭,部分喪失或者全部丧失劳动力。还有就是气候多变、灾害频发、自然环境恶劣且生态能力脆弱导致农业不发达,无法建立其他经济产业的地区。由于生态脆弱,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水平的低下和不稳定,还导致了国家对当地基本设施建设或者公共服务建设政策的难以实施,不好通过政策去缓解贫困。针对此类贫困的分类方式,其中主要就可以通过“低保政策”以及民政政策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说社区照顾和生态环境建设,实在不行还可以进行移民搬迁。
2. 实现暂时性贫困的治理
本文中的暂时性贫困是指家中有因生病处于治疗中的病人,不过痊愈后可以恢复劳动力继续工作,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家庭突出意外情况导致个人或家庭无法负担医疗费用和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此外,因为教育致贫也是这种贫困类型,在子女受教育期间家人即使劳动也无法支付教育费用或是其他生活支出,不过等到家中子女毕业工作就可以获得收入,弥补家庭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就可以摆脱贫困。
而暂时性贫困可以进行大病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补贴政策缓解。当然对于这种类型的贫困,重点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借助体系或是综合保障体系,缓解贫困压力。
3. 重点支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家庭治理
重点支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家庭治理主要是包括了脱贫技能短缺型和发展机会欠缺型。这两种类型导致的贫困特点都是贫困户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拥有良好的劳动力,可以通过自身劳动保障个人或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脱贫技能短缺型这类贫困户主要是因为自身没有可以拿得出手或应对工作的基本技能,所以不能从事技术行业工作只能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这种脱贫技能短缺型的贫困人口占总得贫困人口的较大比例。不过这种类型的贫困人口是可以通过技能培训之类的措施进行脱贫帮扶的,且也不容易返贫,因此我认为要先快速解决这部分的贫困人口。而后者也就是发展机会欠缺型,虽然已经具备了某种工作技能,在某方面有一特长,但是收入还是比较低,无法负担家庭费用,所以他们只是缺少一定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对扶贫资源的优化,给予相应的机会,实现脱贫。
(二)贫困地区分类分批扶贫分批治理
1. “低保政策”和救助兜底一批
政府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确定公民为贫困对象且无法维持最低生活需要时,由国家或社会按照法定标准向贫困对象提供经济援助。“低保政策兜底”的主要是暂时性贫困对象,因为意外生病或者意外事故而不能负担基本生活需求的。也是以往粗放式扶贫政策中的“五保户”和“低保户”对象。“低保政策”和救助标准当然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提高而提高还要和物价进行挂钩。所以针对分类分批扶贫对象如果是因病致贫的话,可以通过“低保政策”进行兜底。此外现有的医疗保障救助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贫困人口的需求,需要提高贫困人口的医疗补贴和重大疾病医疗报销比例等方面的待遇,以实现政策减贫的目标。
2.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
移民搬迁安置主要是针对自然禀赋较低地区的贫困人口,这类贫困户的生存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其实也就是自然禀赋值比较低,并且这些地区不再具备基本的生产和发展条件。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贫困人口数量就需要进行移民搬迁,当然移民搬迁安置也不是随意进行的迁徙,需要政府积极落实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工作,建立健全移民搬迁安置流程,科学合理的规划搬迁地址,可以在搬迁地址建立主导性的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减少因生态问题或是不能通过产业建设脱贫的贫困人口数量。在对贫困人口实行异地搬迁后,政府还需要加强后续工作,合理规划搬迁选址内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地资源配置。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搬迁后选址的经济建设,促进贫困人口脱贫。
3. 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
在实施分类分批扶贫建设过程中,因为产业扶贫机制决定了区域的贫困程度,所以产业扶贫是非常重要的。想要通过分类分批扶贫的实现路径优化,对生产和就业产业进行改善,首先,政府需要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基础建设中就要充分发挥政府力量,但是产业扶贫中还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可过于干预。其次,要建立产业和贫困户的联结机制,拒绝产生扶富不扶贫的现象。应该根据贫困地区适合的产业偏向,建立当地的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对象致富脱离贫困,减少贫困人口。最后,要建立产业扶贫生态评估机制。建议对产业扶贫项目尤其是农林项目实行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的生态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科学的进行农林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06).
[2]贺东航,牛宗岭.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11).
[3]郑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02).
[4]莫光辉.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2).
[5]陳辉,张全红.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贫困精准识别及精准扶贫对策——以粤北山区为例[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03).
[6]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