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外向型企业自主创新的选择

2018-12-08周星童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危机资源

文/周星童

文/周星童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面对危机,只有依靠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走出危机才会更快,由此危机之后的发展也才有可能更为迅速。在对外扩大出口、对内刺激内需消费,促使中国经济向出口、内需两轮驱动均衡发展的转型中,自主创新是外向型企业战胜危机,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

金融危机;外向型企业;自主创新

1 金融危机为企业自主创新带来机遇

危机能使优秀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面对金融危机,一批企业倒闭、被淘汰是很正常的。同时,危机使那些未被有效利用的存量资源和市场空间得以释放,从而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经过危机的洗礼,会出现一批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企业。

危机能够使创新的资源和各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经济发展的各要素和优质创新资源之间的互动将明显地增强。

危机能够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迫切。危机面前,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会受到青睐。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风险并不大,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危机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会使资本更多地投向技术创新,从而落后淘汰,培育一批高附加值、替代能源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危机能够使企业的创新成本显著下降。在金融危机面前,不仅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有所下降,同时还可以低成本的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创新性管理人才,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危机引起的各要素市场的改变,企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相对优质的创新资源。

2 外向型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危机下,市场需求萎缩可能影响自主创新产品供给;资金全面趋紧可能影响自主创新经费投入;自主创新风险放大可能影响自主创新的产出预期;短期救急的迫切性可能影响自主创新的长远部署等不利影响。

外向型企业在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时候,在有效利用危机为创新带来的机遇同时,一定要注意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及自主创新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危机会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创新带来一些挑战,由此会加大创新活动的风险。

金融危机下的自主创新活动,应分类进行管理:一类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创新;另一类是着眼于未来的创新。由于后者创新的投入发生于现在,而产出则只能体现在将来,所以我国外向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企业的自主创新形式,切不可一想到自主创新就想抓到救命稻草一样,一拥而上,这样会让企业得不偿失,未来不可预期。因为,在金融危机下,能够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前提是:生存。

3 应对危机外向型企业自主创新的选择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说,在危机下首先生存下来是关键,行之有效地进行适合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选择,非常重要。

当前中国制造业缺少产品定价权,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企业的缺陷和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就是自主创新,这也是欧美及日韩企业巨头得以压迫中国企业的关键所在。所以,外向型企业若想从危机中成功突围,变劳务输出为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输出,自主创新是必然选择。外向企业的自主创新选择要立足现在把握未来,合理地分配自身的自主创新资源。所谓不改等死改了找死,那些不适应客观实际的不合理的自主创新活动,会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结合目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种自主创新活动的特点,应该合理选择抵御危机的自主创新形式。

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在全球采购体系中,很大部分国际采购商将研发的规模和质量作为选择长期供应商的必备条件。使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更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和具有一定全球话语权的供应商,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追求的目标,为此企业必须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的胆魄和敢于创新的气魄和毅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切实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由此,把世界制造工厂转换为真正的世界创造工厂和创新中心,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迫切问题。

营销和市场的创新。在危机下能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顺势而为是企业能否成为幸存者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说。改变原来的营销策略,重新定位和细分市场是紧密联系全球市场的出口外贸型企业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在金融危机等经济环境不佳的国际市场上,营销和市场创新一方面应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发现未满足点,从基点产品着手,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寻找蓝海的入口。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近年来,经过激烈和残酷的竞争,中国外贸呈现出“西边不亮东边亮”的令人欣慰的格局,对新兴市场的出口份额保持着一定的增长趋势。

管理和机制的创新。尽管经过了多年的深化企业运营机制的改革,我国外贸企业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可以在管理和机制方面苦炼内功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信息系统不完善且不集成,难以实时处理各种信息和科学决策等问题;全面预算体系不完善,财务报告失真,财务监管作用未能有效发挥;高素质人才短缺,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提升;业务模式不尽科学合理,模式与流程未能有效融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尽科学;竞争战略和管控模式不清晰,缺乏可支撑体系和方法;市场分析不深入,缺乏前瞻性预测;生产计划不准,企业资源难以优化配置,等等。这些问题局部或者全部的存在,正是外向型企业在与国际优秀企业竞争进程中发现的差距,和可以下大力气进行管理和机制创新的着力点。

[1]曹媛. OEM向OBM演进的影响因素及对中国外向型企业的政策含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5.

[2]程媛. 金融危机背景下武进区外向型企业的战略转型[D].苏州大学,2013.

[3]许浒.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制造企业的战略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危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
“危机”中的自信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