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投资率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分析

2018-12-08马家瑶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官员政府经济

文/马家瑶

我国高投资率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分析

文/马家瑶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我国投资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投资率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了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投资率;成因;影响

1 引言

投资率,又称资本形成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进入21实际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投资率也在不断上升。改革之初,我国投资率维持在35%左右,到进入21世纪以后迅速超过40%,近年来外国投资率已经达到50%以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我国这一高水平的投资率与投资增长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投资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长期实施“赶超”战略,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投资驱动特征。本文在现存的研究基础上,以我国持续增长并一直维持在高水平的投资率为出发点,探究我国高投资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

2 我国高投资率的成因

2.1 消费需求不足因素

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对我国经济而言,扩大内需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我国的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的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0%降低十几个百分点到如今的不到50%,我国的消费需求显然不能满足我国对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对外出口有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投资率的形成,以高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

2.2 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的收入分配格局影响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呈现政府与企业部门占比逐年上升,而居民部门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政府和企业部门是投资的主题,在总投资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其投资比例远远大于居民部门,所以这一收入分配格局的出现为政府与企业部门干预投资提供了条件,使政府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成为可能。

2.3 城市化进程是投资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同时城市区也在不断向外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免需要加大投资予以支撑。政府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建设,加大城建和住房等方面的建设。在城市化初期,伴随着城市人口比例与城市面积的不断上升,为容纳新增加的城市人口,会引起城建和住房投资建设方面的资本投入,另外还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满足新进入城市的居民就业需求,投资率不断在上升。

2.4 地方官员竞争引起的高投资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所谓政治集权是指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权利都集中在上一级党委手中。经济分权, 是指上一级政府不断地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下一级政府。经济分权决定了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多的资源追求地方的经济利益。而对个地方官员考核及提拔势必需要与其所管辖地方的经济增长所联系。而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依靠投资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势必又是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所以,我国的这种地方竞争与地方官员考核与选拔方式就促进了我国高投资率的形成。

3 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可否认。无论是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起飞”理论,还是“大推进”理论,都表明了政府主导推动的快速增长的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下我国过分依赖高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我们不得不对我国现如今的高投资率进行反思。以下就是高投资率产生的几个不利于我国长期发展的影响:

3.1 投资效率低下

投资效率是指投资收入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由资本使用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同时决定。而短时期内技术进步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同时,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大部分是因为投资数量增加而非资本配置的改善。所以过高的投资率会使资本利用率降低,边际收益递减,是投资效率降低。

3.2 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提升

高投资率势必需要有高储蓄率来支持。居民将收入大部分用来储蓄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地方官员之间的竞争机制也会使各地过分追求高投资率,而投资的扩大势必会对消费需求存在挤出效应。所以我国现阶段的高投资率不利于扩大内需,逐渐减少对高投资的过分依赖,向需求与投资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容易造成过分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陷阱。

3.3 固定资产投资率居高不下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抑制效应

一定时期内,在总投资两既定的情况下,对房地产、公共建设、工业、制造业等方面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加会对创新与研发方面的投资产生挤出作用。且在我国地方竞争与官员激励机制下,加大研发投入虽然长期效用较好,但是在官员任期有限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会更加倾向于加大投资这一具有短期效应的选择,以此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所以,我国这种高投资率会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抑制效应。

4 结论与建议

我国高投资率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过分依赖投资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对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这些问题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我国应避免政府对投资的过度干预,减轻我国经济增长对高投资的过度依赖,转而以调节收入结构促进消费需求,使投资和需求相互协调,促进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1]杨飞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高投资率问题探讨》[J],金融与经济,2014(7).

[2]朱汉清:《中国高投资率的制度根源——基于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研究,2011(4).

[3]邵传林,王丽萍:《高投资率、制度环境质量与创新驱动发展》[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理论与探索版,2016(3).

[4]邓光耀,张忠杰:《城市化、中国各省投资率的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6(12).

马家瑶(1997-)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

猜你喜欢

官员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官员在读什么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