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课程改革研究

2018-12-08

新商务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工程

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课程的改革思路

建筑工程专业是为了各建筑工地工程的顺利实施培养大批的专业人士而开设的。而一项工程的合格与否,不仅关涉到前期的各项施工准备、中期施工过程的能否顺利进行,还涉及到后期的施工验收。后期的施工验收时对前期所有工作进行检验,这项工作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搞校在对该专业学生在工程验收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上都做了很多的努力。而对“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这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也是高校努力的一部分。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并未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进行教学,而是将这一部分的知识融入到相关的学科中,如大部分的内容在“项目管理”课程中得以体现,同时在“工程测量”和“合同管理”等课程中也有涉及。这样夹杂在各学科中,在学习时难免会遗漏或忽略。

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课程的讲授

2.1 课程结构层次应清晰

本课程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以下简称“统一标准”)及其配套的各专业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涉及较多的专业,各专业的施工技术各不相同,需要有自己的专业验收标准来进行验收。各专业之间的统一和协调,最终完成的最终验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掌握“统一标准”与各职业的接受规范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大部分项目的单位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即单元工程、工程、支部和支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项目质量验收的分工,然后审核批次的验收,使结构层次清晰。

2.2 结合工程实际,重点突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较多,不需要教,结合目前常用的工程重点,重点,让学生使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消化。例如,建筑工程专业不应在建筑电气部件、电梯部件等方面进行教学,具体结构的分师应以教学为主。例如,在细分工程和细分项目中重复了“统一标准”的内容,没有必要重复。

每个检验批的验收内容也比较多,如果范范讲授时,学生恰恰记不住多少,应该就重点条文详细解释,其它一概而过。我讲课过程中,有些项目允许偏差值根本不讲,我告诉学生我也记不住,而有些主控项目偏差值则需要当时记住,比如砖砌体的轴线位置偏移允许误差为10mm,当时记住之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偏差值也是这个数值,问题就解决了。

2.3 语言浅显易懂

建筑工程工程质量验收的内容属于规范条文,专业术语比较多,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教师如果应用工程语言解释,对初涉该领域的学生来说这些工程语言无异于一个新的知识点,不能解释已有问题,反而增加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参考工程实际案例和学生身边事件,利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2.4 明确学习目的

这门课的内容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编写,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检查,监督公司督察工作,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参与验收的相关人员还需要知道这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期待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5 灵活的授课方法

本课程讲授的专业规范,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在一节课之后,学生会在教师的催眠曲中睡着了。以我的讲课经验,现有的条件可以尽可能的满足,接下来是对教学的访问,最后是讨论的方法。例如,混凝土灌注桩试验验收,实际的培训方法不能进行,教学时间和施工现场不同步,所以应该采用课堂教学。我第一次审查建筑材料课程内容,让学生记住具体的属性,具体属性包括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和最后这类内容,即混凝土的强度作为一个主项目检验、混凝土坍落度的一般项目检验。然后回顾了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比较不同桩基施工的不同关键点,并对其验收项目和方法进行了说明。

2.6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通过以上教师对这门课的讲授技巧的介绍,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这远远不够,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课程讲的再好,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教师应具有亲和力,良好的师生感情,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学生自觉地愿意上这门课,从而建立起一种友好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课堂语言应掌握规范性、逻辑性、动机性、形象性、启发性、趣味性和韵律性等特征。它具体的发音、发音清晰、规范;叙事是理性的、连贯的、逻辑性的。真正的话语,真诚而感人,是鼓舞人心的;对人体的描摹,画面生动,具有形象性;它具有启发性和启发性。这个比喻新颖、生动、有趣、有趣。强,弱,快,慢,有节奏。教师在课堂上掌握课堂语言,适当增加肢体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适当的提问与举例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若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使平淡的一堂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的提出必须经过备课时提前设计。讲新课之前的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突出重点难点而有意设的提问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

3 结束语

教育的改革是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改变而服务的,而课程改革则是服务于教育改革。这样才能使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才能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工作进行更好的结合。

猜你喜欢

混凝土建筑工程工程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