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2018-12-08陈晓智马志桦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国际金融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用风险信贷

文/陈晓智 马志桦,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国际金融学院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简单的概念出发我们就能够想到是银行发放贷款可能遇到的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也一般出在贷款业务,所以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多。服务范围越来越丰富。信用风险也有刚开始的贷款业务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信贷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多,比如担保业务,承兑业务、贴现业务等。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

当前的银行信贷风险,即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受到微观部门的影响。因此授信要经过多个环节,如调查、审查、审批、签约、记帐、授信、检查与检测等诸多环节,可能一些小的环节出现了漏洞,就可导致借贷资产的损失。所以风险事件是针对银行自己来说的,指没料到的事物造成的资产损失,对银行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把信贷风险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不同。

1.1 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市场利率,汇率,以及信贷资产价格的波动导致的银行信贷风险。它包括信贷资产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2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而给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和客户签订合同时的固定利率和市场利率的波动差异所造成。

1.3 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市场的波动所造成,商业银行一般通过货币互换、掉期、远期合约等来规避汇率风险。

1.4 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是指银行的信贷资产由于通货膨胀而造成实际价值缩水的情况,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对债权人不利,而对债务人有利。

1.5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贷款人未按约定时间归还贷款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一般是通过合约的形式来完成的。

1.6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自身信贷管理系统的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操作风险与银行直接相关,是从比较微观的角度来说的。操作风险具有很大的威胁性。由于贷前调查、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发生失误都会给贷款本息的收回造成风险,此外,银行在贷款行业结构、期限结构上的缺陷也会对银行的信贷资产经营造成影响,而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风险。

1.7 合规性风险。合规性风险是指银行没有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而带来的资产损失。这种风险与国家的有关规定相悖,因此具有很大的违法性,所以较少见到。

1.8 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导致金融资产收益的损失。银行的信贷市场并不是公开的市场。所以具有很大影响。信贷资产波动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损失。也会反映在其负债表上,并波及信贷资产的收益。

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2.1 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淡薄

在我国当前尚未形成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信贷风险管理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在国际市场上,通常评判银行经营的好坏,主要看银行是否能够长期稳定的经营。市场价值是否稳定增长。然而在我国,评判商业银行经营好坏主要通过看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并不注重盈利情况,也缺乏对银行信用管理水平的评断。这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与信贷管理水平出现了严重的隔离。

2.2 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康的信用社会体系

我国当前的信用社会体系还不完善,许多企业缺乏信用意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水平较低,不利于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当前很多人认为单纯运用财务因素分析难免会有不精确性。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对监管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提出要在最低资本要求的情况下对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内部评级法,从而使资本充足率和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这种新的形势给国内的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国内银行已经积极的采取行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评级法的要求转变机制,从而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的步伐。

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外部环境

完善我国信贷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既包括完善我国政府政策环境,也包括完善我国的外部信用体系。政府政策环境可以使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自己的经营服务。解除政府的隐性担保,给商业银行充足的自主经营权。完善我国的外部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不断地完善我国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慢慢通过量化管理的方式进行评估企业信用。进而使商业银行对是否发放贷款进行准确的评价,为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创造了条件。

3.2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可以通过三点进行,第一,建立可靠的贷款风险信息系统。信息的收集对于信贷风险评估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建立应主要包括三个系统。即客户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系统、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第二,建立有效的审批流程策略。审查部门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部门,对风险的评估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大审查部门准确度的建设,通过定量分析客户的财政状况,定性分析审批的流程。从而归纳整理制定出可供其他信贷员效仿的确切定性标准;第三,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信用风险信贷
油气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方法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