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经济微调下市场供需平衡评价指标系统构建

2018-12-07赵贺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赵贺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而传统的总供需比率和总供需差率已经不能准确衡量我国市场供需平衡程度。本文总结了总供需比率和总供需差率在测定市场供需平衡时存在指标单一、忽略市场结构等问题,基于总供需比率和总供需差率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了以市场供不应求率、供过于求率、供需不平衡率、市场平衡率为核心的市场供需平衡评价指标系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供不应求率 供过于求率 市场平衡率

引言

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市场供需平衡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而我国外需空间不足,内需潜力有限,靠增加投资来改善总需求的方法已行不通,所以我国政府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引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微调之后,我国市场供需平衡程度发生的变化是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利用传统的总供需比率和总供需差率评价市场供需平衡程度过于片面,只注重经济总量,忽略了经济结构。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以市场供不应求率、供过于求率、供需不平衡率、市场平衡率为核心的市场供需平衡评价指标系统,以期为政府测度我国市场平衡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放缓,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我国的政策重心是“稳增长,增效益”,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实行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在6.5%左右的增长速度。在市场供需方面,2015年以来外需不断下降;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国内投资增长速度下降2.2%;国内供给“缺质量,缺个性,缺品牌”,而境外消费连续3年居全球第一;2008年以来的4万亿投资加剧了供给结构失衡。鉴于市场供需不平衡现状,政府不断推进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市场供需平衡的内涵与主要影响因素

(一)市场供需平衡的内涵

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者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供给量高于需求量,商品的市场价格会上升;供给量低于需求量,商品的市场价格会下降。在供给与需求量这两种相对力量的作用下,市场价格稳定在均衡点,此时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二)主要影响因素

价格。价格上升时,市场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时,市场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供不应求。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商品边际成本会减少,获利增加,使生产者扩大规模,增加供给数量,导致市场偏离供需平衡状态。

自然灾害。突发自然灾害会导致食品、服饰等商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供需比率测定市场供需平衡的方法及缺陷

目前,国内外很多文献都利用市场商品总供给量与市场商品总需求量的比值,即供需比率来衡量市场平衡状态。本文用R表示总供需比率,r表示总供需差率,其计算公式如(1)(2)所示:

R=S/D*100% (1)

r=R-100% (2)

由公式(1)(2)可知,当R>1,即r<0时,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状态(S>D);当R=1,即r=0时,市场处于平衡状态(S=D);当R<1,即r<0时,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S

首先,它是一种综合评价指标,注重市场总量,但是忽略了市场结构,市场总量平衡并不代表市场结构平衡。总供需比率(R)和总供需差率(r)评价市场平衡程度的原理在于市场总供需平衡是市场平衡的基础,总额平衡可以促使市场主要商品供需处于平衡状态。瓦尔拉斯(1874)的一般均衡理论指出,市场平衡不仅要求供需总量平衡,而且要求市场结构平衡。只有供需总量平衡,是一种虚假的平衡。

其次,总供需比率(R)和总供需差率(r)的评价方法将不同方向的数值做加权平均得到最终总量,缺乏科学依据。比如,假设供需平衡商品需求量为D1、供给量为S1、供需比率为R1;供不应求商品需求量为D2、供给量为S2、供需比率为R2;供过于求商品需求量为D3、供给量为S3、供需比率为R3,则总供需比(R)如公式(3)(4)所示:

(3)

(4)

由(1)得出了供需平衡R=1;供不应求R<1;供过于求R>1。所以R1=1、R2<1、R3>1,R2越小则R3越大,市場就越不平衡,而公式(3)将R2和R3进行加权平均,使R2和R3相互抵消,所以总供需比率(R)和总供需差率(r)的评价方法不合理。

最后,在现实生活中,R>1、R=0、R<1往往是并存的,测量市场供过于求时,须考虑供不应求的程度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需平衡程度,而总供需比率(R)和总供需差率(r)的评价方法只能反映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中的一个,特别是R=0时无法说明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中的任何一个。

市场供需评价指标系统构建

鉴于总供需比率(R)和总供需差率(r)测定市场供需平衡程度存在的缺陷,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本文重新构建了我国市场供需评价指标系统。

(一)供不应求评价指标

S

(5)

在公式(5)中,供不应求总量W是在市场供给总量中剔除供需平衡量和供过于求量之后所得到的各类供不应求商品的需求量(D2)与供应量(S2)差值的加总。供不应求总量与需求总量的比值得到供不应求率(W1),由于供不应求总量肯定不会高于总需求量,所以0≤W1≤1,W1越大,市场供不应求程度越大,市场越偏离平衡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供给量会受到时间、地区、商品类别的影响,所以对公式(5)加入时间i、地区j、商品类别h三个变量,则ijhS2和ijhD2分别表示商品h于i时间在j地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那么,整个市场的供不应求数量如公式(6)(7)所示:

∑ijhW=∑ijhD2-∑ijhS2 (6)

(7)

由公式(6)(7)可知,(∑ijhD2-∑ijhS2)>0,∑ijhW>0,此时W1>0,即市场在结构和数量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只有(∑ijhD2-∑ijhS2)=0,∑ijhW=0,即W1=0时,市场在数量上和结构上处于平衡状态。

(二)供过于求评价指标

S>D、R>1、r>0时,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利用N表示供过于求总量,N1表示供过于求率,如公式(8)所示,测度整个市场的供过于求程度:

(8)

在公式(8)中,供过于求总量N是在市场供给总量中剔除供需平衡量和供不应求量之后所得到的各类供过于求商品的供应量(S3)与需求量(D3)差值的加总。供过于求总量与需求总量的比值得到供过于求率(N1),N1≥0,N1越大,市场供过于求程度越大,市场越偏离平衡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供给量会受到时间、地区、商品类别的影响,所以对公式(8)加入时间i、地区j、商品类别h三个变量,则ijhS3和ijhD3分别表示商品h于i时间在j地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那么,整个市场的供不应求数量如公式(9)(10)所示:

∑ijhN=∑ijhS3-∑ijhD3 (9)

(10)

由公式(9)(10)可知,(∑ijhD3-∑ijhS3)>0,∑ijhN>0,此时N1>0,即市场在结构和数量上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只有(∑ijhD3-∑ijhS3)=0,∑ijhN=0,即N1=0时,市场在数量上和结构上才处于平衡状态。

(三)供需不平衡总评价指标

供需不平衡包括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种状态,所以对供需不平衡总评价指标的构建要基于供不应求评价指标和供过于求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虽然经济意义不同,但都是供求关系不平衡的表现,所以供需不平衡率(X)等于供不应求率(W1)和供过于求率(N1)之和,即:

(11)

由于0≤W1≤1;0≤N1,所以X1≥0。X1越大,说明市场供需不平衡程度越大,市场偏利平衡状态越远。

(四)供需平衡总评价指标

市场供需平衡率是一种平均化的市场供求平衡程度,构建市场供需平衡评价指标(Y)应该基于供求平衡、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三种市场状态。

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如图1所示,平衡线表示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供不应求线与平衡线之间偏离的角度表示市场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即W1。由图1可以得出:

(12)

(13)

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时,如图2所示,平衡线表示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供过于求线与平衡线之间偏离的角度表示市场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即N1。由图2可以得出:

(14)

(15)

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即处于平衡线上。

市场供需平衡率(Y1)=S1/D1=1

市场供需不平衡率 (16)

所以,综合公式(13)(15)(16),可以得出市场总的供需平衡率(Y),如公式(17)所示:

(17)

其中,A1、A2、A3表示市场需求结构,由公式(12)(14)(16)可知,Y=A(1-X)=A(1-(W1+N1)),0≤Y≤1,当Y=1时,市场处于结构平衡状态;当Y=0时,市场处于非平衡状态;Y距离1越近,市场结构平衡程度越高。

政策建议

(一)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政府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使改革向纵深发展。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市场,要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生产与需求,当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再出台政策调节市场。其次,化解过剩产能,鼓励创新,优化供给体系。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我国必须优化供给体系,淘汰落后产业、产能,发展高端产业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精尖产品的需求。最后,调整结构,引导资本和劳动力向优质、高端产业转移。

(二)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全要素生产效率是总产量与投入的生产要素总量比率。当前我国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能力不足,产品质量差、缺乏创新,所以提高我国供需市场平衡程度的重点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以扩大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对于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依靠市场机制将其淘汰,政府加强对高效企业的帮扶,提高整个产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颜冠鹏,冉启英.供给侧改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制度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2.冯志峰.供给侧结構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3.杨俊峰.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与优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9)

4.王仲君.古典市场均衡理论的意义与当代经济学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5.马国书.互联网经济背后的新市场和新经济学原理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

6.王文杰,许成,崔婷.市场均衡的最优均衡分配算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1)

7.沈玲.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5)

8.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50(2)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