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初中语文教研教改落地开花
2018-12-07周玥
周玥
摘 要:教研教改要立足实际,育人育心需放眼未来。农村初中语文也应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强化教研意识,以教改为动力,以教研为生命,推进语文教育创新,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教研体系,推进语文教学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教研教改;初中语文;农村
当前农村初中教研仍是“重教轻研”,甚至是“只教不研”。农村初中教改仍是“黄沙”未“淘尽”,“见金”仍不多。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依然在旧观念上徘徊不定,农村初中语文教研教改之路,任重而道远。鉴于此,本人推荐两点农村初中语文教研教改的拙见,与大家共勉
一、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形成教研成果
由于广大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理念的相对滞后,教研组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教研组对教研活动的不重视,普遍存在缺少计划性、有效性、规范性等问题,如何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特点和有限条件规范教研活动,如何提升农村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成为提升语文学科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课题。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校本研究主要从校情出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现代教育要求语文教师不仅是“教书匠”,更要做“教科匠”,学做一个学者型、研究性教师。校本教研强调“问题解决式”改革,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改进、解决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升教学效率。语文教师是语文校本教研的主体,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身份、研究者的眼光,分析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发现具有“典型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对自己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自觉地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吸收现代教育理念,对积累的經验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改进,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语文校本教研关注点在于备课、教学、反思、考题。研究自身备课的安排与问题,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研究自身的教学安排和教学预设是否合理,学生主动性是否充分发挥;研究“改”的艺术,研究以改促学、以改促悟的方法;研究考点、题型,但缺乏对考纲的深入研究。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日常的校本教研潜力,时刻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要走进身边同事的课堂教学,坚持反思、取长补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探索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做一名有思想、会探究、懂创新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工作者。
二、开拓创新农村初中语文教改之路
在新课标、新导向、新教材、新理念的教改下,加大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的改革力度,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废弃传统的教学套路、更换新理念、启用新教法、激活新思维、善导新学法,方能开拓创新农村初中语文教改之路。
(一)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无定法,关键在于能否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诸多方面,能够产生较大的联动效应,如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学生的基础水平等方面的改革与转变,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多法并举、多格共存,才是发展的动力。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求多,应该综合考虑学生、教学的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的优化组合。
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课堂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启发诱导,多用疑问性、开拓性、发散性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可积极尝试案例教学、合作式、项目式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自主探究性地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积极尝试信息技术、合理运用教学设备补充拓展教学,营造直观、宽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创思维。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融入创新教育,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二)评价方式的改革
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没有评价,而是没有基于设计的评价。作业、测验等评价方式主要是检测教师所教的技能,而不是用于检测学生应知和能做的东西。语文的教学评价不应是一次性的评估,应将教学评价带入教学中。首先,在教学伊始要评估学生的起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目标期待学生会产生哪些行为变化;然后选择评价任务、制定评价标准;接着设计教学,怎样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最后评价学生,利用学生的表现证据确定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和修订。
综上,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中,发现解决新问题,改进当前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课堂改革,唤醒语文课堂的生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彩玲.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语文教师工作热情[J].科技经济导刊,2017(30):122.
[2]丛丽荣.语文教改与教师职业素养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0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