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2018-12-07潘引弟
潘引弟
摘 要: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严谨的特点。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新阶段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依然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人类的不断探究不仅发展了生物科学,也启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实验探究。
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每一个重要发现都是科学家长期实验探究的结果。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未来生物学的发展也主要依赖于探究过程的进一步深入。正是基于以上这些认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实验,足以见得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只有教师设计的探究实验简便易行、符合学生特点又不失其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更大胆的尝试实验探究。
一、加强实验课堂纪律教育,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向学生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自觉遵守实验守则的重要性,不到下课时间,不准擅自离开实验室。这些都是做好实验并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总之,要让学生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
要充分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实验是一门操作课,在上课时很容易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仪器的损坏,溶液污染、材料处理不当等,这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干扰课堂秩序,影响组织教学。为了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指导学生实验应该按照认真备课—准备检查—预做—完善备课—再准备,对那些因学生操作不当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实验步骤,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每堂实验教学任务。
二、多练习,巩固新学会的实验技能
教师巡回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错误。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就是教一点,学一点,再教一点再练习一点,由部分到整体,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一个即教、即学、即练的教学过程。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能够取得满意的实验教学效果。
要通过做验证实验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教师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之后进行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为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同一样的单子叶植物遮光叶片和不遮光叶片作脱绿处理,用“滴加碘液”的方法加以检验。若叶片变成蓝色,说明叶片中含有淀粉。反之,则说明叶片中不含有淀粉。这样,通过演示,学生巩固了已初步掌握的知识,并加深了印象,进而巩固已学知识。
要教育学生节省实验材料,关心爱护教学仪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实验仪器的购买与使用往往受到学校经费的限制。由此,在制定分组实验计划时,教师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对全程教学中所需要的实验材料有一个全盘的计划和安排,及时加以采集,购买或培养。同时,为了保证实验课有充足的、合适的实验材料,还可以向条件好的学校租借或交换器材,并灵活地把一些实验提前或推后进行,以实现资源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对实验中的仪器设备和药品,教师必须预先做好准备,分发到实验桌上,尽量让学生不离开座位就能完成实验,减少人员走动,给组织分组实验带来方便。同时在实验中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和节约实验材料。
三、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观察、实践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优势,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培养学生创新观察能力。要创造条件、改进实验,开齐开好所有的学生分组实验,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调整分组实验的时间,改新课后的验证性实验为新课中的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训练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大胆怀疑精神,营造创新气氛
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氛围,要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提出异议,形成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对学生的异议要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例如我在处理生物基础训练和实验报告中的练习题的时候,我有总是有意识的把几个选择题或者是填空题的答案说错了,有些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部分学生交头接耳,终于有的学生站起来陈述了他的想法:答案是错误的。对于学生的这些表现,我首先要求全班同学为他的大胆的怀疑精神而鼓掌,并希望全体同学以这些勤学好问的同学为榜样,不要迷信老师、课本或者是标准答案,要勇于质疑。对于学生好奇心,我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为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学生如何去“学科学”“爱科学”,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科学”,即通过实验探究去發展科学,去认识自然界的未知领域。这样通过学生动手,使他们能学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素质,还能使他们亲自体验到探索自然界的快乐,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的理想和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