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大学的围墙:“威斯康星理念”研究
2018-12-07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是“威斯康星理念”的最早倡导者和践行者,威斯康星大学所确立的“威斯康星理念”及其办学实践,不仅是大学社会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正式产生的标志。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州大学为州服务,大学与州政府之间形成密切的伙伴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威斯康星理念”也可以作为“大学为社会服务理念”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者对这个学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但是,对“威斯康星理念”的整体性和全方位探讨,还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一本相关的专著进行集中研究。《超越大学的围墙:“威斯康星理念”研究》是一本集中阐释、细致梳理和详实论述“威斯康星理念”问题的著作。
《超越大学的围墙:“威斯康星理念”研究》一书,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尤其是英文资料的梳理、分析,基于历史回顾和现实观照两大维度,从“威斯康星理念”的思想内涵、实践模式、成因分析、影响及新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迪与推动等几个方面,对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服务活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和阐述,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肇始和确立过程,揭示了“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质内涵和影响效应。
第一章集中阐述了“威斯康星理念”的发展过程,指出 “威斯康星理念”的核心要义是:州大学是州“精神进步的资源”“州大学是州共同体的福祉”“州大学要适应人民的需求”“州大学必须要服务于州”。
第二章集中梳理和介绍了“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践模式,即威斯康星大学所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的具体样态。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服务活动主要沿着三条路径展开:第一是“大学教育推广部”的社会服务活动;第二是大学农业院系的社会服务活动;第三是大学教授专家们帮助制定和完善州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大学教授专家们在州的各个委员会中担任职务,行使管理职能,从事专家资政活动。
第三章是对“威斯康星理念”的成因分析。指出“威斯康星理念”的出现,是美国社会变革的必然诉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威斯康星理念”诞生的宏大历史背景。“威斯康星理念”的出现,是对高等教育领域自身发生变化的及时呼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变化,是促使“威斯康星理念”生成的土壤,同时,也是威斯康星州内进步主义运动蓬勃兴起、乳业大州经济发展对专家学术援助的呼唤、多元的民众文化底蕴等独特环境因素共同催发的必然结果。
第四章集中阐述“威斯康星理念”的影响及新发展。指出“威斯康星理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被誉为“一场民主的实验”。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更是巨大的,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强化了高等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起到了典范引领、功能定位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以及进入21世纪以后,“威斯康星理念”获得了新发展,在服务内涵和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第五章集中阐述了“威斯康星理念”对我国大学社会服务的启迪与推动。指出其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主要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在20世纪20-30年代,发挥主要作用的人物有蔡元培和陶履恭,典型的大学社会服务形式是北京大学“校役学校”的开办和“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成立及其开展的活动等。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威斯康星理念”的影响更是全方位体现在大学对政府的服务,“协同创新”中政府的智囊与伙伴;大学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助力经济腾飞;大学对社会的文化教育服务,即文化提升和教育反哺。
《超越大学的围墙:“威斯康星理念”研究》一书无论是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还是对教育史领域的学术研究,都具有拓宽论题研究的广度、深化问题研究的深度、提供更为详实丰厚的理论诠释、丰厚理论积贮之意义,同时对新时期大学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也具有有益的启示。
本书由杨艳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