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分析

2018-12-07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2期
关键词:肠系膜阿奇腹痛

212004江苏省镇江市七里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临床发病率较高[1]。收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86例,观察其临床治疗方法及干预效果,以期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86例,支原体抗体二项均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查结果显示lgG+、lgM+阳性,胸片检查见肺纹理增多、增粗、有小斑点样增高模糊影。体征: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性啰音。行超声腹腔检查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淋巴结长径>1.0 cm,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感染后出现咽痛、发热、腹痛等症状,本研究已获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14个月~15岁,平均年龄(8.97±2.34)个月;病程3 d~2个月,平均病程(15.48±6.74)个月;合并症:腹痛53例,腹泻17例,呕吐12例,咳嗽8例。

影像学检查:全胸片显示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有小斑点样增高模糊影,两肺门未见明显增大、增浓,纵隔未见明显增宽。心影大小、形态可,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临床综合干预治疗:①药物治疗:取注射用阿奇霉素10 mg/(kg·d)加5%葡萄糖稀释至1 g/L缓慢静脉滴注,每次静脉滴注时间≥1 h,治疗5~7 d。②物理疗法:采用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前核对患儿姓名、床号等信息,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选取疼痛部位,接通电源指示灯为“绿灯亮”即仪器正常启动,打开电极贴片及中药贴片,将中药贴片放入止水圈内,并贴于皮肤,启动开关,指示灯呈“红灯闪”,设定治疗时间20~30 min,强度1~4级,具体强度根据患儿自身耐受程度进行调节。治疗结束,关机,关闭电源,整理患儿衣服和床单,3~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治疗后腹痛、发热、咳嗽、咽部充血等症状改善情况及彩超检查结果判定治疗效果。①痊愈:治疗3 d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彩超检查显示肿大淋巴结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彩超检查显示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彩超检查显示肿大淋巴结有缩小趋势;④无效:临床症状、肿大淋巴结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痊愈54例(62.79%),显效20例(23.26%),有效7例(8.14%),无效5例,未出现病情恶化加重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9%(81/86),全部患儿均康复出院。86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经过综合干预治疗,腹痛、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 d后复查超声检查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回缩,疗程结束后继续复查超声检查显示大部分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消失或明显缩小。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儿科常见疾病,季节交替时节是本病的高发期。其发病机制为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菌随血液或淋巴循环达到远端淋巴腺体,使其产生炎性反应,炎性渗出对腹膜形成刺激从而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2-3]。由于儿童肠系膜淋巴结比较丰富,故发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概率较高,而且首发症状以右下腹腹痛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可发生转移或疼痛面积增大,极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相比之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疼痛较轻,压痛点不固定,疼痛辐射范围较大,无急性阑尾炎典型的反跳痛[4-5]。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主要病原体,该病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可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也可累及其他脏器系统。肺炎支原体的终端结构PI蛋白能够对人体细胞膜产生破坏作用,抵制机体免疫细胞攻击,引起细胞免疫局部损害[6]。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病因、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人们对本病治疗有了更深的认识。

表1 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对比[n(%)]

本研究发现采取综合干预疗法是改善患儿病情的关键,而且需要以阿奇霉素为首发药物,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的常用药物,虽然抗感染作用较好,但是并不能消除患儿体内已经形成的损伤及免疫紊乱,因而也无法彻底改善患儿临床症状[7],在患者全身给药的基础上给予局部超声药物导入,能够发挥协同治疗、增强疗效、缩短疗程的作用,该方法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小儿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都有一定疗效,具有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再生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禁止将治疗电极放在心前区,以免发生意外。

总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需要首选阿奇霉素治疗,并联合其他方法积极开展综合干预治疗,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肠系膜阿奇腹痛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阿奇,出发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