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学生视角的地理备考”
2018-12-07宁夏党喜奎
宁夏 党喜奎
长期以来,地理备考往往从学科出发,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学生视角,思考地理备考,常有下列问题:学什么?如何学?怎么考?学会了吗?也就是确定学习对象、选择学习方法、参与学习评价、实施有效的反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对象是指地理原理、规律和事实,困惑学生学习的变量是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学生认为“我学会了”,但参与考试评价后却发现,“我还不会”,陷入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博弈的两难境界,出现地理备考中的“高原期”现象。下文以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为例,分析这种矛盾现象发生的原因,探索学与教的一般途径。
【案例】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从夏至日到冬至日,白昼由最长变最短,黑夜由最短变最长。南半球相反。
一、学会了吗
经过长期的学习,学生都会思索“我学会了吗?”这是主观目标。相同的回答“我学会了!”不同学生的含义有明显的差异。
譬如,甲同学(我国,下文相同)认为:知道自己家乡附近地区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昼长是由夏至日到冬至日逐渐变短。该同学能理解并复述规律,就认为学会了,实际仅仅掌握了知识,完成了知识和技能目标。
乙同学(我国,下文相同)认为:通过比较我国某地区年内昼夜长短变化的事实,就能归纳出该地区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从夏至日到冬至日昼变短,夜变长。该同学不仅理解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也理解了规律的生成方式和过程。完成了过程和方法目标。
丙同学(我国,下文相同)不仅知道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而且会运用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分析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还能推断极昼区、赤道等特殊区域昼夜长短的变化,学会了运用规律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能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对解决该类问题有了科学的认识和体验,达到了三维目标的最高层次。
由此看来,学习的反馈判断存在差异,反映出学生预期目标不同的层次性。
二、如何学
为什么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原理的学习状态判断不同?其实是不同的学习方法途径所致,也就是“我如何学?”的实际思维过程的结果。
对于甲同学来说:课堂听老师描述、例证规律,课后做简单的识记性习题,完成对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的初步理解和记忆,属于被动学习型。
对于乙同学来说:自己思考昼夜长短的变化、理解了老师的论证或演示,课内做笔记,课后做了理解性习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完成对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属于主动学习型。
对于丙同学来说:课前预习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课内参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论证,尝试通过绘图、逻辑推理、归纳演绎规律,课内做笔记,课后做各类巩固习题,进行了适当的反思,能独立演绎规律的生成过程并运用规律判断各类地区的昼夜变化,该同学属于自主学习型。
由于学习方式、方法和实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不同,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不同,学习反馈不同。
三、怎么考
学习过程,实质就是不断的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过程。参与学习评价,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即“怎么考?”具有外部性,就学生来说是客观目标。为保证公平性,学习评价具有统一的标准。差异的主观目标,面对统一的客观目标,必然出现不一致性。
【典例】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
( )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2.在图示月份中
( )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答案】1.A 2.D
在解答上述试题的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困惑和耗时不同。
对于甲同学,由于只能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判断,试题设置南半球的三个地区,采用统计图表的情景方式,脱离熟悉的生活场景;设问突出a、b两月,缺乏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该生往往出现情景、设问信息的“黑屏”!很难正确解答问题。
对于乙同学,由于具备一定的推理演绎方法,解答该题时,关键要能获取a月到b月①②③三地昼长变化信息,①②③三地昼长变化曲线斜率的不同;特别是注意到12时时间节点。南半球三地昼长都远大于12小时,而且从a月到b月,昼长变短,③地区昼长变化幅度最大。
对于丙同学,具备较高的归纳推理和信息解读能力,解答该试题,能快速将a月到b月的时间信息梳理清楚,三地昼长均大于12小时且逐渐变短;能将①②③地的空间信息整合,由于相同日期,①②③三地昼长逐渐变长,所以①②③三地纬度逐渐增高。
四、有效教学的途径
依据解答试题的困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而言,如何进行“再学习”,也就是有效学习,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策略不同。
对于甲类同学,需要思考解决信息“黑屏”问题的途径,加强信息解读能力的训练。基本的途径是:首先,确定自己的薄弱学科领域和问题清单;其次,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熟悉的生活情境转化为陌生的生活和理论情境,注意时间、空间、地理要素等核心信息的变化,归纳推理地理原理和规律;第三,选择合适的试题,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试题中的设问,注意主题词、行为动词、限定词等设问信息的变化,尝试运用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经过持续的变式训练,可有效提高信息解读的能力。
对于乙类同学,需要关注“定量信息的渗透途径”。实际上,绝大多数同学对地理原理往往属于定性的认识,归纳推理基于直观或感性的方式,缺少数据的支撑和定量分析,需提升地理数据的运用能力和定量信息的解读能力。基本的途径是:首先,依据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理论,善于归纳地理事实,发现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够实现生活现象到理论模型的构建;其次,重视地理数据学习,关注地理数据的地理意义;第三,关注地理原理和规律中的数量关系,重视试题情景中定量信息的解读,提升数据信息的解读和运用能力等。
对于丙类同学,需要注意“地理规律和原理的适用范围”。地理规律原理适用范围主要反映在时空尺度等方面,如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南北半球不同,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南北半球也不同,短时间内大气变化取决于气象因素,长时间内大气变化受气候因素的控制等。这种辩证思维能力只能通过解决较为复杂问题去提升。
相同的课堂,相同的规律,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为教师教学提供反思的契机,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
第一,地理规律的教学途径是什么?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老师都会通过多媒体演示、直观观察的方式,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试题,教师应善于设置多样情景,直观的生活情景、多媒体演示情景、统计理论情景等,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数据处理及逻辑推理能力等。
第二,图表技能欠缺的根源在哪儿?部分老师的课堂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语言”信息传输渠道——“君子动口不动手”,缺乏丰富多样图表的支撑。教学和考试评价图表的差异也是造成学生读图技能欠缺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图表载体的选择,设置丰富多样的信息呈现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图表信息的解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