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辐射危害及防护办法探讨
2018-12-07刘凌云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文/刘凌云,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1 前言
1896年初,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 nri Becquerel)在研究铀盐的实验中,偶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的存在,从而让人们有机会认识到了更加微观的世界。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投入到放射性的深入研究当中,并将其广泛应用至医疗、工业、能源、军事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放射性物质也给研究或从事相关放射工作的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危害,很多人都死于白血病或癌症的魔爪之下。例如一生致力于放射性研究,人称“居里夫人”的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lodo wska Curie),就是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死于白血病。随着核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对辐射污染的高度关注。直至今天,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磁环境污染及其潜在的健康威胁也成为了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针对居民日常生活环境的辐射危害研究不仅能够增加公众的科学认知,还可以解除大部分人对于辐射危害的过分担忧,具有非常实际的研究价值。
2 正文
2.1 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辐射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室外电磁环境污染,例如人们住所室外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雷达及信号发射基站等所发射的电磁波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规定严控以上设施的搭建位置和规范,从而减少公众担忧,保障公众健康。事实上,树木或墙壁的吸收屏蔽效果也能很好的减少室外电磁环境对人体的损伤。
二是室内电磁环境污染,包括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科技产品所产生的电磁污染,其中微波炉、电热毯、加湿器等产品的电磁辐射剂量要远远高于其它电器。
2.2 生活中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异同
辐射是指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形态向外传送的现象。辐射能量从放射源向外呈直线放射,通常可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的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穿透能力强,从而能够使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电离,例如宇宙射线、核辐射、医用及工业X射线等。电离辐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同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诸多研究表明,人体在短时间内接受电离辐射的大剂量照射,轻则会导致人体的急性损伤,如头晕、呕吐、皮肤或器官灼伤等现象,重则当场死亡;长时间的低剂量累计照射则可引起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殖能力受损等慢性放射性损伤。目前国家已发布《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文件来规范电离辐射的使用,从而保护公众的安全。因此,在不考虑天然辐射的条件下,除研究或从事相关放射工作的人员及部分患者外,电离辐射在普通公众生活中并不常见。
非电离辐射的波长长、频率低,其能量则不足以使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电离,只能引起粒子震动,从而使得温度上升。可以说,自1821年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以来,电就逐渐被广泛应用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几乎所有的通电物质又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例如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射频辐射和家用电器、电力系统等的低频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中的电磁辐射,是公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电离辐射对人体伤害结果的明显性,电磁辐射对人体损伤情况目前缺乏科学准确的定论,仍然处于由动物实验来推测对人体影响的阶段。例如,我们常常听说的电磁辐射能导致人的记忆功能损伤或手机辐射能影响人体的生殖系统,从而造成不孕不育等说法,都是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鼠进行辐射暴露实验从而推测而出的结论。
不可否认,如果人们长期处于电磁辐射环境、距离辐射源太近或受到强度很大的电磁辐射照射时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伤害通常也并不能直接显现出来,而是通过不断累积来引起身体机能的损伤。因此,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电磁辐射防范措施很有必要。
2.3 防辐射办法
公众防辐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
一是距离防护。切记要远离电离辐射放射源,做到“不碰”也“不看”;家用电器不宜摆放的太过集中;对于不可避免的电磁辐射源要尽量保持适当的距离,睡觉时,尽量将电子设备关机;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过程中,最好站在一米之外的地方。二是时间防护。避免诸多电器同时操作,受照射的时长越短越好。三是屏蔽防护。当如相关研究或从业人员一样不得不接触电离辐射时,应注意做到全身防护,防辐射服和防辐射头盔缺一不可。
公众防辐射最重要的是加强公众科学知识与防范意识普及,不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情况不闻不问或过分担忧,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