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辐射服是不是孕妈们的“必需品”

2019-09-18李颖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9年8期
关键词:金属纤维防辐射电离辐射

李颖

说到辐射,大家都不会陌生,听到这个词,相信不少人会带有一丝恐惧。而准妈妈们最担心的就是,辐射会伤害到腹中的胎儿。于是,绝大多数准妈妈在得知自己怀孕后,都会穿上了一件防辐射服。

随着二胎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防辐射概念的深入人心,近几年防辐射服的款式也更加多样,肚兜款、吊带款、背心款……层出不穷。那么,防辐射服真的有用吗?

防辐射服真的有用吗?

防辐射服真的有用吗?这个问题从防辐射服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网友质疑,最严重的一次还要从8年前央视的一档节目说起。

在2011年12月18日,央视播出的《真相调查》节目中,央视记者通过中科院的推荐找到了一家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测的实验室,对一件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的防辐射能力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证实,这种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虽然没有商家宣传的高达99.99%的防辐射能力,但也足够抵挡90%左右的辐射。

如此看来,市面上的防辐射服对于单一来源的辐射还真是有效果的,但问题是现实生活当中辐射源都不是单一的,而且也不是一个方向的。那么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防辐射服还有效果吗?

实验室里,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复杂的辐射环境,专家进行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现实生活中穿着防辐射服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起到防护作用,反而会让防辐射服内的辐射强度变大,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对此,专家的解释是,根据电磁辐射的原理,在不穿防辐射服的情况下,有辐射照射到人体,人体会吸收一小部分,然后把绝大部分的辐射都反射出去。但是如果穿了防辐射服,辐射会从衣服的下端、袖口等所有的缝隙射入,但却无法反射出去,而是在防辐射服内进行多次反射后交会叠加,反而辐射强度增大作用于人体。由此看来,防辐射服穿了比不穿危害更大。

一时间,“穿防輻射服可能是有害的”的说法立刻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协会:结论不具有科学性

随着该档节目的播出,人们对防辐射服真的有用吗的质疑声愈演愈烈,防辐射服行业迎来了低谷。

针对央视曝光的实验结果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质疑,2011年12月22日,上海防电磁辐射协会联合国家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发表声明回应此事,声明中提出防电磁辐射服对屏蔽电磁波是有效的,防电磁辐射服不可能成为电磁波的收集器,消费者不必因为曾经或正在穿着防电磁辐射服有任何恐慌和担忧。

上海防电磁辐射协会在对媒体发表的公开声明中提到,实验室针对防电磁辐射服装做的一个试验,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防电磁辐射服装不但起不了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反而会成为电磁辐射的收集器,加重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这样的一个非标准性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科学性。

央视澄清防辐射服事实真相

面对各项权威机构的质疑后,央视再次针对防辐射服进行了科普实验。2012年,央视10套科普类的栏目《原来如此》中播出了一期名叫《怀孕了到底要不要穿防辐射服》的节目,节目现场进行了有趣的实验,实验是以一个静电离子器的电磁辐射现象开始的,向观众来证明防辐射服真的有用吗?

首先,支持人邀请工作人员拿起一根普通的荧光灯管,接触高压静电离子器后,虽然没有接电,但荧光灯管亮了;其次,主持人拿来市场上购买的知名品牌婧麒防辐射服,罩在静电离子器上后,再把荧光灯管放上去后,荧光灯没有点亮;最后,面对大众观察团的质疑,主持人邀请其中一位观察团将自己的衣服覆盖到离子器上,然后把灯管再次靠近离子器,灯管再次亮起。

节目中称,穿防辐射服,能够防护多辐射源。专家同时表示,家庭环境中的辐射对我们人体是无害的,在家可以不用穿着防辐射服,而在工作环境中,面对多台电脑等,建议穿上防辐射服来保护胎儿的健康。

这期节目所给出的结论是:穿防辐射服,能够防护多辐射源,不会加重辐射。央视此次澄清了防辐射服,说明了此前虽然错判了,但是科学就是科学,从错判到纠正,终归是有个过程的。

防辐射服热度不减

虽然防辐射服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各种质疑,权威机构给出的结论也暧昧不清。但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几家商场和妇婴产品专卖店,发现防辐射服依然是各类母婴产品中热销产品。

记者发现,防辐射服之所以好卖,缘于人们“谈辐射色变”的心态。据商场里一位正在给妻子买防辐射服的张先生说,她的太太在某金融机构工作,座位前后左右都是电脑,自从妻子怀孕了,他们俩都很担心电脑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胎儿构成不良影响。“除了买件防辐射服,我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就当花几百块钱买个心安吧。”

销售人员在推荐过程中为了证明衣服的防辐射的作用,掏出了手机,并用防辐射服包裹起来,来证明防辐射效果。

记者注意到,这些防辐射服的外观与普通衣服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标牌上注明了防辐射等文字说明。从价格来看,这些防辐射服比普通衣服的价格也高出很多。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的几款产品都在四百元左右,价格较低的有一百多元的比较简单的款式,也有上千元做工精细的款式。

在防辐射服的说明书上,生产厂家给出的防辐射原理是:在防辐射的衣服面料里,织进了5%~30%的金属纤维或银纤维,形成一张“网”,能挡住电脑、手机、基站等产生的电磁波,达到防辐射的目的。”

电器辐射危害仍有争论

电磁专家表示,在自然界中,辐射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能量的电离辐射,比如医院的X光或者是核辐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较大,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接触。电离辐射的特点是可以使人体中的分子原子被电离成离子,离子本身的不稳定性易造成人体伤害。所以,专家不建议患者短时间内多次进行X光或CT检查。

在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例如电脑、手机、电磁炉、微波炉等产生的电磁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对于这种电磁辐射,环保局在1988年就制定了相关的标准。相比较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并没有在业界形成共识,还有争议。因为非电离辐射没有电离辐射强度大,只能使人体的分子原子产生震动,震动就会产生热,比如微波炉就是这个原理。

说到防辐射服,有些专家认为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现在市场上的防辐射服是在衣服里面夹了一些金属丝,并没有形成一个防辐射面,辐射完全可以在金属丝之间的空隙来去自由。

至于孕妇担心电磁辐射会导致流产的问题。专家表示,1991年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上的一篇文章就能消除这种疑虑。据该文,国外有研究人员找了几千名女性作为志愿者,其中在他的研究期间,有800多人怀孕了,然后他们追踪了这800多人,看她们怀孕的情况,她们接触显示器的情况,统计她们流产率是多少。最终,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流产率的提高和接触电脑显示器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防辐射服尚无行业标准

据悉,由于防辐射产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所以既不属于医疗器械,也不属于工业产品。防辐射服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也都还处在一个无人监管的空白状态。因此对于市面上热销的防辐射服尽早给出权威的认定,给消费者一个明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防辐射服是利用服装内金属纤维构成的环路产生感生电流,由感生电流产生反向电磁场进行屏蔽。金属良导体可以反射电磁波,即当金属网孔径小于电磁波波长1/4时,则电磁波不能透过金属网。

许多人认为,既然防辐射服是用来屏蔽电磁波的,那就能屏蔽掉手机信号,屏蔽不掉的效果肯定差,这种观点不完全对。电磁波同时具备近区场和远区场两种辐射,主要是以电磁波的波长半径来区分,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近区场辐射,是手机本身发出的电磁波。而防辐射服能屏蔽手机信号,正是屏蔽了手机基站发出的远区场辐射,对手机本身的电磁波辐射根本起不到作用。也就是说,防辐射服能屏蔽手机辐射信号并不能等同于就能防辐射。

猜你喜欢

金属纤维防辐射电离辐射
天然气金属纤维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复合防辐射织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BinNova: 具有独特材料性能的超细金属纤维
天天看手机,吃什么防辐射?
纺织用金属纤维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大型医用设备房防辐射工程估算指标分析
防辐射智能自动跟踪防护帘研制
Akt联合电离辐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自噬和增殖的影响
电离辐射促进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