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海洋信息化 推进我国智慧海洋发展
2018-12-07刘邦凡
王 燕 ,南 欣 ,刘邦凡
(1.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一、我国海洋信息化与智慧海洋发展
我国在海洋信息化建设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我国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海洋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压力,我国对深海资源的开发能力有待提高,海洋事故、海洋灾害等频发。“智慧地球”的核心三要素是: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是将互联网与物联网相结合,最终目的是给人们提供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智慧的生产生活状态。智慧海洋是从“智慧地球”的概念引申出来的。“智慧海洋”是顺应全球智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互联网+”时代对海洋的智能化开发探索,是海洋工业化和海洋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涉及到军政民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智慧海洋同时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海洋”工程由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提出,目标是形成面向军、政、民各类涉海用户的信息应用服务产品,指导海洋装备的使用与海洋活动的智慧开展[1]。
二、智慧海洋的体系架构梳理
目前,关于智慧海洋的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
一是“一顶一底五横两纵”。这一架构是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提出的[2]。
二是“两网、一平台、一个应用服务群”。这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姜晓轶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潘德炉提出的。该框架以海洋综合立体感知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支撑,构建海洋综合感知网、海洋信息通信网,海洋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海洋智能化应用服务群。并在整个环节中贯穿建立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技术装备体系等[3]。
三是基于人体理论的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方案。李海涛等学者基于人体理论,提出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方案,把智慧海洋中的监测设备看作人体的五官,全面综合感知,进行监测管理;把智慧海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比作人体骨骼,起支撑作用;把智慧海洋中的网络架构比作人体的神经;把智慧决策比作人体的大脑;把智慧海洋中的综合管理比作人体的四肢,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把智慧海洋中的大数据比作人体的细胞[4]。在人体理论的基础上,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方案具体包括构建智慧海洋立体监测网、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智慧海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标准体系与安全体系[5]。
三、我国智慧海洋的发展建议
我国对智慧海洋的研究还属于探索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海洋信息获取技术薄弱、海洋核心装备依赖进口、海洋数据共享与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6]。因此,在建设智慧海洋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7]。建设海洋强国有了国家层面的设计规划,就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政策行动上,出台相关政策,探索适合国情的智慧海洋创新机制,保证智慧海洋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此外,政府层面也要重视对智慧海洋建设的服务、管理、监督力度[8]。
二是依托科研机构,构建智库团队。智慧海洋的建设需要依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智慧海洋也需要先进的传感器和核心技术装备等,我国要提高在科研方面的创新能力,依托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为智慧海洋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库团队,努力在海洋信息、海洋环境、海洋交通、深海科学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以促进我国海洋信息化建设,提升我国经略海洋的能力[9]。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极大,相关海洋建设领域的进入门槛比较高,资金不到位,智慧海洋的建设就难以为继[10],所以要加大对海洋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将海洋产业与海洋金融相融合,可以借鉴PPP的发展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调动民间资本进入海洋产业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