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辩证分析
2018-12-07王斌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文/王斌,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现阶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到位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金融资本脱实向虚依然存在,如产能过剩行业占用大量信贷资源,金融机构热衷于“垒大户”,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供血不足”等。这既有金融自身的原因,也有实体经济的原因,需要辩证分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1 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目前,我国各类金融市场齐全,“一委”和“一行两会”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目前,我国仍以银行业为主导,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接近90%,这与欧美国家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金融发展模式完全不同。中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我国金融体系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
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必须深化银行业改革、强化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目前,银行在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中占支配地位,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过程中,通常处于利益分配格局的被动方。因此,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方向,要打造有助于企业融资的银行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尤其在实体经济低迷和下行期,银行要发挥逆周期功效,帮助企业过难关。
第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金融业必须要不断发展成熟完善,以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是分行业的,金融业也是分层次的。作为市场,只有投融资双方都在市场有所发展且满足双方的需要才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这是市场基本规律。目前我国除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外,已经有新三板市场和区域股权市场,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仍不成熟。目前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的症结,在于金融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不高。
第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实体经济企业必须规范经营,彻底放弃“等、靠、要”思想。要让实体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发挥作用,遵循金融市场运行规则,及时披露企业信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部分实体企业的经营困难,有的是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双重压力影响,有的与企业经营能力与战略有关,有的则与国内外竞争优势殆尽有关,当然也可能与相关金融市场如股市、信贷等资本协助的缺乏有关,不能单从金融市场中找原因。
2 聚焦本根主业,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互荣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取决于金融市场自身的完善,资金市场供求结构的优化,政府和社会的监督职责的加强;取决于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基础上,在金融产品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也取决于实体企业本身合理利用金融市场规则,运用金融机构优势,做大做强的经营能力。
第一,守住本根,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一要抓住金融风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二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首先,要提高银、证、保、信各业的监管标准和监管质量,统一监管政策,减少监管套利,弥补监管真空等。其次,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各部门间政策协同、信息互通,努力做到金融监管全覆盖。
第二,做优主业,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金融是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强做大做优服务本业是金融业发展壮大之道。一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要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在供给侧更加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价值。直接融资要补短板,更加注重发展股权融资,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间接融资要调结构,加快完成国有大型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完善中长期融资制度,满足准公益性产品和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二要审慎创新、稳健发展。创新是推动金融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但创新必须依法合规。金融业要扎根于服务实体经济,围绕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进行创新;要规范运行,着力解决好自身在内控管理、资产管理、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等方面不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三,创新驱动,壮大做优提升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一方面,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往往诞生于实体经济领域;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充分发展,虚拟经济也将难以健康发展,甚至会出现因为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而危害整个发展的情形。一要继续扩大制造业总规模。虽然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已高于美国,但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不到美国的1/3。中国实体经济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言,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壮大的潜力巨大。二要加快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仍有一些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和国内需求空间的释放。只有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做优实体经济,才能激发和释放国内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三要适应新技术革命蓄势待发的大趋势。目前,以互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和发展,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兴起。实体经济只有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提升创造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开辟新市场、研发新技术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欧阳佳乐,王杰:以金融体制改革促实体经济发展[J].时代金融;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