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谋变之路
2018-12-07张玉林
张玉林
(贵州思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思南 565100)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金融领域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常态下转变经营理念,调整发展战略,成为同业间面临的新问题。作为在原先的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发展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网点规模、人才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较大型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正是因为“小”,使得其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为此,在银行业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农村商业银行应当要主动适应变化,在坚守传统存贷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中间业务等,不断寻找到新常态下的谋变之路。
一、外部形势分析
2018年是继续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目标,我国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国内经济虽然仍处于下行区间,但经济增长质量正在提高,国内经济积极因素增多,结构性改革提速、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需求水平回稳、企业盈利维持正增长态势。这种转变有助于改变国内资产荒的不利局面,推动资金回流实体经济,为中期经济回暖积蓄能量。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呈“L”型走势,虽有起温迹象,但要真正回暖尚需时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银行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和风险压力持续存在。而党的十九大也再次提出了“金融要回归实体”的口号,为银行业的信贷投放指明了方向。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规模,也加速考验着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
二、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主流矛盾
1.传统业务受到了挑战。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都是在原先的农村信用社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虽然形式上都变成了现代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结构,但是在具体业务上,还是延续了信用社时代以存贷业务为主的业务发展模式。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贷款业务也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负债业务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居民理财的多元化,农村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也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存款规模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贷款业务方面,随着民间金融公司的增加、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以及利率市场化下的同业竞争,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出现滞胀现象。
2.中间业务重视程度不够。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是拉动银行业务发展的“三驾马车”。但目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理念方面观念陈旧,资产及负债业务为主营业务且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诸如理财业务及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发展势头缓慢,中间业务收入所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不足10%,这些业务发展观念及路径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步幅。与此同时,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下的存贷利差越发缩小,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空间收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这个点便落在了中间业务上。
3.对互联网金融的适应能力不够。互联网金融是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创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审时度势,迅速展开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积极研究和探索,并在实战中取得了实效、积累了经验,其中有一些也赢得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机。但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与走在前列的标杆银行的差距还很大,如近年来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将互联网、大数据运用于风险控制、精准营销、产品创新等方面,其取得成效是立竿见影的。对比之下,需要特别引起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关注和警惕的是,在该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尚缺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缺乏独立的建模能力,对已拥有数据的客户,还没有能很好进行深度的挖掘,在同业或跨界合作中,总体看还缺乏话语权,同时线上业务也较为单一。
三、对策思考
1.对症下药解决存款和贷款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存款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适时开发推出一系列理财产品,以解决当前面临的“存款荒”问题。但是在开发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确保理财产品的开发和推出能够在监管部门的批准下进行,一切围绕“合规”这个前提开展;其次,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同业的先进做法,确保在理财产品的内容和利率定价等方面能够赢得客户青睐。贷款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应当要采取积极高效的营销策略和“差异化、特色化”的经营模式,根据自身规模小的特点,在保证目前农户贷款规模健康稳步增长的同时将服务重点放在小微企业、小商户、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职工等群体上,避免和大银行形成同质化竞争,并着力提升服务质效,优化放贷流程,切实建立起获客优势,维护好广大农村市场的客户资源。
2.积极探索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当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虽然涉足中间业务,但基本还是集中在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类中间业务等方面,中间业务对于整体效益的拉动比较有限。而中间业务有着低成本、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优势,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累积大量资本增强竞争力,所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显得至关重要。为此,首先,要转变经营发展理念,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间业务,要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纳入长期发展规划,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实现“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其次,注重培养自身的理财专业人才及科技人才,建立专业的中间业务人才队伍,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中间业务渠道建设,不断优化中间业务服务网络;再次,要积极拓宽中间业务范围,包括代理类中间业务、结算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类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等;最后,要深入市场调研,细分客户资源,加快创新步伐,积极研发符合监管要求和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并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3.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夯实科技建设基础,加快提升借势互联网发展的能力。一是抓好信息科技硬件设施建设,做好数据中心、灾备中心这些信息科技所需的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对业务运行连续性和信息数据安全的保障作用;二是全面掌控最新金融科技,积极探索布局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成较为完备的信息系统以及内外部数据归集、分析和建模的平台,不断强化技术支撑,努力实现科技领先,抓紧新建和优化改造基础业务系统,努力增强发展后劲,打造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数字化战略,举农村商业银行全行之力,切实开展好数据平台项目,全面规范数据治理体系和数据架构体系,充分运用好业务数据和市场数据,发掘信息价值,为业务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数据化支撑;四是鉴于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互联网科技比较薄弱,为此,可以借助一些主流互联网公司的优势,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利用其在获客渠道、推广营销方面比较成熟的经验,来打开开展线上业务的渠道;五是要搭建好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互联网金融的组织架构,全面布局线上存、贷、汇、投、付各类功能,全面推进真正意义上的线上银行建设步伐,并通过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和培养内部人才,解决好关键岗位人才短缺的矛盾。
在银行业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因为底子薄、实力弱,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被大大收窄了。对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利用自身机构小、规模小、灵活度高的优势,不断加强业务创新,提高业务拓展能力,实现新常态下的稳健发展。